入地金牛(别名蔓椒、猪椒、彘椒、豨椒、狗椒、金椒、金牛公、两边针、山椒、上山虎、花椒刺、胡椒竻、出山虎、入山虎、马药、下山虎、金牛母、双背针、光叶花椒、鸟不踏、猫公刺、山胡椒、叶下穿针、崖椒、鸟踏刺、双面针、黄根、鱼壳刺、藤椒。),辛;苦;微温;小毒,祛风通络;胜湿止痛;消肿解毒。主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跌打骨折;疝痛;咽喉肿痛;胃疼;蛔劂腹痛;牙痛;疮痈瘰疬;烫伤。小编整理出含有入地金牛的处方共111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60共60个。
处方1、疮疖汤处方生地15g,甘草9g,白蔹9g,土茯苓15g,入地金牛6g,甘菊9g,苦参6g,土兔冬6g,地肤子9g。
功能主治疮疖。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
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处方2、莽草散处方莽草1分,猪椒根皮半两。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牙齿虫蚀,蛀孔疼痛,不能食,面肿。
用法用量以浆水2中盏,煎10余沸,去滓,热含冷吐。
摘录《圣惠》卷三十四
处方3、桂枝汤处方桂枝3两,芎藭3两,独活3两,牛膝3两,薯蓣3两,甘草3两,附子2两,防风4两,茯苓4两,天雄4两,茵芋4两,杜仲4两,白术4两,蒴藋根4两,干姜5两,大枣40枚,踯躅1升,猪椒叶1升,根皮1升。
功能主治肝虚寒,卒然瘖哑不声,踞坐不得,面目青黑,四肢缓弱,遗失便利,宿风所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酒4斗,渍7日。每服4合,1日2次,加至五6合。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肝虚卒犯疠风,面青肢缓乃肝之本病;至于瘖哑、便失,又为肾脏气衰不能统摄上下之兆。方用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3方萃聚于一,方谓峻矣;犹恐肾中真阳式微,不能焕发脾气,乃以干姜易生姜,佐术、附以温水、土二脏,且合成甘、姜、苓、术以祛肾着之邪;犹恐附子之力不逮,更需天雄统摄茵芋、踯躅、蒴藋、猪椒戮力并攻;犹恐茵芋等药过烈,因以大枣和之;其独活、防风、芎藭、薯蓣、杜仲、牛膝虽药中卑伍,然无老成无以约制强悍,克济刚柔之用;用酒渍者,酒能活络行经,彻内外而搜逐风毒之气也。
摘录《千金》卷八
处方4、虎骨浸酒处方虎胫骨5两(涂酥,多令黄),羚羊角屑1两,酸枣仁1两(微炒),猪椒根1两,五加皮2两,枳实1两(麸炒微黄),丹参1两,芎䓖1两,桂心1两,地骨皮1两,生干地黄1两。
制法上锉细,用生绢袋盛。以清酒1斗5升浸7日。
功能主治肝劳,肢节疼痛,筋脉挛缩。
用法用量每于食前暖饮1盏。
摘录《圣惠》卷二十六
处方5、虎骨酒处方虎骨1升(炙焦碎如雀头),丹参8两,干地黄7两,地骨皮4两,干姜4两,芎䓖4两,猪椒根5两,白术5两,五加皮5两,枳实5两。
功能主治肝虚寒劳损,口苦,关节骨疼痛,筋挛缩,烦闷。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绢袋盛。以酒4斗,浸4日,初服6-7合,渐加至1升,1日2次。
各家论述肝主筋,肾主骨,肝劳而至筋挛骨疼,风寒在下;口苦烦闷,风热在上也。虎骨、猪椒、芎䓖内搜筋骨之风;干姜、白术、五加下追关节之痛;地黄、地骨上清烦扰之热;枳实、丹参中散瘀滞之血也。
摘录《千金》卷十一
处方6、五加皮酒处方五加皮 枳刺(炒)猪椒皮根 丹参各250克 川芎 干姜(炮)各150克 白鲜皮 秦椒(去目、合口者,炒出汗)木通 天雄(炮,去皮、脐)甘草(炙)各120克 薏苡仁240克 火麻仁2.25千克 官桂(去粗皮)当归(切,焙)各90克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以夹绢袋盛,用酒浸之,春夏三四宿,秋冬六七宿。
功能主治治筋痹。情绪悲哀,面色苍白,四肢筋脉拘挛,腹中转痛。
用法用量温服适量,渐加之,以知为度。
摘录《奇效良方》卷三十八
处方7、翻风散处方轻粉1钱,山椒末2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手掌及软骨高起,不痛不脓,无寒热者。
用法用量水调涂。
摘录《接骨图说》
处方8、黑药处方干过腊鱼霜2钱,山椒(为霜)2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打扑损伤。
用法用量温酒送下。
摘录《接骨图说》
处方9、莽草散处方莽草半两,山椒皮1握。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牙齿虫蚀,有蛀孔。
用法用量每用3钱,以酒、水各半盏,煎至5-7沸,去滓,热含冷吐。
摘录《圣惠》卷三十四
处方10、白蛇汤处方当归、川芎、芍药、甘草、大黄、白蛇(酒浸,少炙)、黄芩、肉桂、桂枝、槟榔、山椒、丁子、茯苓、人参(用俗称萨摩小人参者)、青木香各等分(一方加威灵仙、萍蓬根、没药、乳香)。
功能主治杨梅结毒,痼疾废病。
用法用量加生姜2片,水煎服。7日后又用加味四物汤、祛毒煎。
摘录《霉疠新书》
处方11、麻黄饮处方石蚕1两,海风藤1两,秦艽1两,地苏木1两,麻黄1两,五加皮1两,熟地8两,下山虎8两。
功能主治痛风。
用法用量上用好酒1大壶,煮1大炷香,出火毒,每次量情温服,至第4日须任情一醉。用后以愈风汤洗浴,发表出汗1次,汗后以粥补之。再服数日,又表1次,务要表3-4次为妙。
注意避风。
摘录《疡医大全》卷二十八
处方12、漏风汤处方黄耆6钱,甘草1钱,防风2钱,麻黄根2钱,桂枝2钱。
功能主治醉后当风,不论冬夏,额上常有汗出。
摘录《嵩崖尊生》卷八
处方13、膏药处方香油1斤,野大黄根半斤。
制法煎枯,去滓,入黄丹6两,熬成膏。
功能主治一切寒凉腰气,筋骨流痰。
用法用量摊贴之。
摘录《奇方类编》卷下
处方14、搐鼻散处方麻黄根5分,苦丁香5分,红豆10粒,羌活2钱,连翘2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阴湿挟痰之头重。
用法用量鼻吸之。
摘录《嵩崖尊生》卷六
处方15、碧云散处方麻黄根1两,归身1钱,乳香少许,麝香少许。
制法将当归、麻黄为粗末,炒黑色,入乳、麝,研极细。
功能主治目外障。
用法用量噙化,搐入鼻中。
摘录《医学纲目》卷十三
处方16、黑神散处方麻黄根4两(烧尽烟,存性,7分),盆消2两(水少许化开,蘸一遍,水尽为度),自然铜2两(烧红,小便蘸),诃子肉半两,雄黄2两,红豆1钱,没药1两,乳香1两,萝卜子1两,良姜1钱,马兜铃2两(去隔)。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目赤疼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噙水,鼻内搐之。
摘录《医方类聚》卷七十引《医林方》
处方17、麻黄蛇床子粉处方麻黄根31g,蛇床子31g,牡蛎31g,炉甘石31g,干姜31g。
制法上为细粉。
功能主治多汗症,痱子,荨麻疹。
用法用量外扑。
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处方18、麻黄根散别名麻黄根汤
处方麻黄根半两,当归(锉,微炒)半两,黄耆(锉)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牡蛎粉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产后虚汗不止,身热发渴,惊悸不安。
用法用量麻黄根汤(《万氏女科》卷三)。
摘录《圣惠》卷七十八
处方19、麻黄散别名麻黄根散
处方麻黄根3分,故扇(烧屑)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盗汗,虚汗。
用法用量麻黄根散(《圣济总录》卷十三)。
摘录《外台》卷十三引《古今录验》
处方20、硫黄散处方麻黄根末半两,硫黄半两(细研),米粉1分。
制法上研令匀。
功能主治虚劳,阴湿生疮。
用法用量每用如粉涂之。
摘录《普济方》卷三○一
处方21、黄耆散处方黄耆(去苗,细锉)1两,牡蛎(烧,研如粉)1两,麻黄根1两,知母(锉,炼干)1两,人参1两。
制法上为细末,研令极细。
功能主治久疟,四肢虚汗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未发前用河水煎小麦汤调下,未愈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处方22、黄耆汤处方黄耆(锉)1两,麻黄根2两,牡蛎粉3两,人参1分,地骨皮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虚劳盗汗不止,及阳虚自汗。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大枣1枚(擘),煎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九
处方23、麻黄丸处方麻黄根2分,石膏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人汗劳不止。
用法用量大人服如小豆3丸,每日3次,小儿以意增损。
摘录《医心方》卷十三引《效验方》
处方24、黄耆汤处方黄耆(去芦,蜜水炙)1两半,白茯苓1两(去皮),熟地黄1两(酒蒸),肉桂1两(不见火),天门冬1两(去心),麻黄根1两,龙骨1两,五味子半两,小麦半两(炒),防风半两(去芦),当归半两(去芦,酒浸),甘草(炙)半两。
功能主治喜怒惊恐,房室虚劳,致阴阳偏虚,或发厥自汗,或盗汗不止。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发厥自汗,加熟附子;发热自汗,加石斛。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五九引《济生》
处方25、寒水石散处方寒水石、芒消、滑石、石膏、赤石脂、青木香、大黄、甘草、黄芩、防风、芎䓖、麻黄根各等分。
功能主治小儿身体壮热,不能服药。
用法用量上合治下筛,以粉1升,药屑3合相和,复以筛筛之,以粉儿身,1日3次。
摘录《千金》卷五
处方26、麻黄根散处方麻黄根1两,牡蛎粉1两,黄耆2两(锉),人参1两(去芦头),枸杞子1两,麦门冬3分(去心),白龙骨1两,白茯苓1两,熟干地黄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虚劳盗汗,口干心烦,不欲饮食,四肢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九
处方27、调卫止汗汤处方炙耆1钱,麻黄根1钱,当归1钱,人参随症加减,防风3分,桂枝5分,炙甘草5分,枣2个。
功能主治产后汗出不止。
用法用量水煎服。汗多而渴,加麦冬、五味。
摘录《胎产秘书》卷下
处方28、调胃参耆汤处方人参3钱,生黄耆2钱,当归2钱,桂枝4分,防风3分,麻黄根(因麻黄发汗,根止汗,宜用根)5分。
功能主治产后心慌无主,濈濈汗出,形色又脱,汗多亡阳者。
用法用量上加黑枣1个,用水1盏半,煎至7分,食远热服。口渴,加麦冬1钱5分,五味子9粒;有痰,加橘红4分;虚脱,手足冷,加熟附子5分,黑姜4分,牡蛎1钱。
摘录《产宝》
处方29、粉汗方处方牡蛎半斤(烧,研如粉),麻黄根1两(捣罗为末)。
功能主治盗汗,腠理开疏。
用法用量2味同拌匀,寝寐中有汗处,使人敷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处方30、除热粉处方寒水石(碎)、芒消、滑石(碎)、石膏(碎)、赤石脂(碎)、木香、大黄(锉)、甘草(锉)、黄芩(去黑心)、防风(去叉)、芎藭、麻黄根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以蛤粉1升,药末3合,相和,再筛。
功能主治小孩胃热,身体微黄。
用法用量粉儿,每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四
处方31、敷身香粉处方粟米1斗(作粉),青木香2两,麻黄根2两,附子(炮)2两,甘松香2两,藿香2两,零陵香2两,牡蛎2两。
制法上为末,绢袋盛。
功能主治香身。
用法用量浴后敷身。
摘录《普济方》卷二六八
处方32、粉汗散处方麻黄根1两,牡蛎1两(烧赤),龙骨半两,赤石脂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汗出过多。
用法用量盛以绢袋,如扑粉扑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二十
处方33、麻黄散处方麻黄根1分(焙),麦麸半两(炒黄黑色)。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胃热盗汗,及衣厚伤温汗出。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至1钱,猪耳煎汤调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引《吉氏家传》
处方34、黄耆汤处方黄耆(锉)2两,人参2两,麻黄根3两,牡蛎(煅赤)3两,枸杞根白皮2两半,龙骨4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风虚多汗,夜卧尤甚,床席衣被尽湿。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大枣1枚(擘破),同煎,去滓,取6分,空心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三
处方35、黄连汤处方黄连1两,麻黄根1两,甘草1两,狼牙1两,羌活1两,桑枝1两,白矾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背疮毒肿,焮烂疼痛。
用法用量每用2两,加葱白5茎,以水5升,煎至2升,去滓,用软帛趁热揾药水更番淋搨患处,水冷即止。
摘录《圣惠》卷六十二
处方36、麻黄根散处方麻黄根1两半,雷丸1两半,牡蛎(火煅过)1两半,甘草(炙)1两,干姜(炮)半两,粱米半升。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盗汗。
用法用量以粉儿身体及头。甚验。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处方37、麻黄根汤处方麻黄根1钱半,知母1钱半,槟榔1钱半,三棱(煨)1钱半,蓬术(煨)1钱半,半夏3钱,白芷1钱,贝母5分,常山1钱,甘草1钱。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小儿疟疾盗汗,寒热进退。
用法用量方中白芷用量原缺。
摘录《袖珍小儿》卷六
处方38、麻黄根汤处方人参2钱,当归2钱,黄耆1钱半(炙),白术1钱(炒),桂枝5分,麻黄根1钱,粉草5分(炒),牡蛎(研)少许,浮麦1大撮。
功能主治产后虚汗不止。
用法用量虚脱汗多,手足冷,加黑姜4分,熟附子1片;渴,加麦冬1钱,五味子10粒;肥白人产后多汗,加竹沥1盏、姜汁半匙,以清痰火;血块不落,加熟地3钱;恶风寒,加防风5分,桂枝5分。
摘录《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卷上
处方39、麻黄根汤处方麻黄根1两,黄耆1两(锉),五味子半两,牡蛎2两(烧为粉),甘草3分(炙微赤),龙骨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虚汗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二
处方40、麻黄散处方人参、茯苓、黄耆(蜜炙)、龙骨、牡蛎(煅)、麻黄根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盗汗日久,口干烦渴,消瘦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半盏,加生姜、大枣,煎至3分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
处方41、浮麦散处方人参2钱,当归1钱5分,熟地黄1钱5分,麻黄根5分,黄连(酒炒)5分,浮小麦1撮。
功能主治产后阳虚盗汗。
用法用量水1钟半,煎7分服。
摘录《竹林女科》卷三
处方42、黄耆散处方黄耆1两半(锉),麻黄根(锉)1两半,牡蛎(烧)2两,知母(焙)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后,虚汗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浓煎小麦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处方43、黄耆汤处方黄耆2钱2分,当归1钱2分,生地1钱5分,天门冬1钱5分,麦门冬1钱,五味子7分,防风5分,白茯苓1钱5分,麻黄根1钱,甘草8分,浮小麦1撮(炒)。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元气虚弱自汗。风伤于卫,令人善病风厥,漉漉然汗出。
用法用量《增补内经拾遗》有熟地黄。
摘录《古今医鉴》卷七
处方44、麻黄根汤处方麻黄根(锉)、牡蛎(煅)、黄耆(锉)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虚劳盗汗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加葱白3寸,同煎至半盏,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九
处方45、麻黄根散处方麻黄根半两,败蒲灰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黄耆(锉)半两,龙骨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盗汗不止,咽喉多干,心神烦热。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
处方46、茯苓汤处方白茯苓(去黑皮,锉)1两,人参1两,白术1两,麻黄根(锉)1两,肉苁蓉(切,焙)1两,五味子(炒)1两,甘草(炙,锉)1两,牡蛎(烧)1两,芍药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后汗出不止,渐觉虚劣。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处方47、麻黄根汤处方麻黄根2两,牡蛎(烧赤)1两半,黄耆(锉)1两,人参1两,龙骨1两,枸杞根皮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虚汗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半,加大枣2枚(擘破),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四
处方48、麻黄根散别名麻黄根散粉
处方麻黄根2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牡蛎2两(烧为粉)。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风虚汗出不止。大虚汗出欲死,或自汗不止。
用法用量麻黄根散粉(《圣济总录》卷十三)。
摘录《圣惠》卷二十三
处方49、麻黄根粉处方麻黄根3两,石硫黄3两,米粉5合。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肾劳热,阴囊生疮。
用法用量安絮如常用粉法搭疮上,粉湿更搭之。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囊生湿疮,皆不洁污渍之故。故用麻黄根祛风逐湿,硫黄涤垢散邪,《本经》治妇人阴蚀与之同类,米粉益胃以助生肌。
摘录《千金》卷十九
处方50、粉汗散处方牡蛎(煅)2两,麻黄根(炒)1两,赤石脂1两,糯米1两,龙脑1钱,麝香少许。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睡中遍身盗汗。
用法用量用生绵绢包药,扑有盗汗出处。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
处方51、麻黄宣肺散别名麻黄宣肺酒
处方麻黄3两,麻黄根3两。
功能主治酒皶鼻。
用法用量麻黄宣肺酒(《金鉴》卷六十五)。
摘录《外科大成》卷三
处方52、桂枝参耆煎处方桂枝2钱,太子参2钱,生耆2钱,白芍2钱,白术2钱,新会皮8分,炙甘草5分,浮小麦5钱,麻黄根3钱(醋炒)。
功能主治止汗固脱。主伤寒过汗、误汗,自汗不止、气脱者。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引卢氏方
处方53、麻黄散处方乳香、没药、黄柏、麻黄根、万年灰(即陈石灰)、水龙骨各等分。
功能主治漏蹄风。
用法用量上为末掺之,贴夹纸膏收毒水。
摘录《疡医大全》卷二十八
处方54、粉散处方麻黄根3两,防风2两,干姜2两,细辛2两,白蔹1两。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大病后,身体虚肿汗出。
用法用量以粢粉5升,熬令黄,合和以粉身。
摘录《外台》卷二十三引《延年秘录》
处方55、粉散处方牡蛎(煅)3分,乌头(烧)3分,麻黄根3分,石膏1分,真朱2分,麝半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尔朱丹,及一切丹。
用法用量粢米粉2升,和散微炒,绢袋盛粉,遍身丹有疮汁,粉之愈;麻油涂后粉立愈。
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五引《婴孺方》
处方56、和血表邪汤处方熟地2钱,当归2钱,川芎1钱半,麻黄根1钱半,桂枝1钱半,羌活1钱半,防己1钱半,秦艽1钱半,干葛1钱,薄荷1钱,陈皮1钱,槟榔1钱。
功能主治酒伤肝,病发周身麻胀,四肢筋痛,手足拘挛难伸,麻木不仁,捏不知痛,或头疼痛,或腹坚硬,二便胀塞不利,脉迟缓,四肢厥逆。
用法用量有汗不取,无汗发汗。
摘录《点点经》卷四
处方57、参麦汤处方麻黄根、牡蛎、浮小麦、黄耆、人参、麦冬、川芎、赤芍、生地、当归、甘草、陈皮、香附、防风、丹皮、葱白。
功能主治产后阴虚于内,阳气独盛于外,汗出不止者。
各家论述汗多亡阳,卫败也;血去亡阴,荣竭也。产后去血多,已亡阴矣,加于汗出不止,重亡其阳,是阴阳俱失,荣卫两伤。治宜峻补其血,血盛则阳有所附,阴阳和则阳自能卫于外,阴自能敛于内,汗不止而自止矣。人参、麦冬安神养血,配四物,丹皮使阴不内虚,麻根、牡蛎、小麦、黄耆止汗固表,配人参、甘草使阳不至独盛、防风、葱白佐黄耆而行表,陈皮、香附佐人参而益气。汗止而阴血自固,阴血生而阳有所附,又何亡阳之虑哉?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
处方58、当归六黄汤处方当归2钱,熟地2钱,生地1钱,黄连1钱,黄芩1钱,黄柏1钱,黄耆(生)3钱,防风1钱,麻黄根1钱,浮麦1钱。
功能主治阴虚盗汗。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寒温条辨》卷五
处方59、杜仲散处方杜仲1两(去粗皮,炙微黄,锉),牡蛎1两半(烧为粉),麻黄根1两半,白术3分,白茯苓3分,黄耆1两(锉),白芍药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人参3分(去芦头),肉苁蓉1两(酒浸1宿,刮去皴皮,炙干)。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后虚羸,夜多盗汗,口干心躁。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惠》卷十四
处方60、柏子仁丸处方新柏子仁(研)2两,半夏曲2两,牡蛎(甘锅子内火煅,用醋淬7次,焙)1两,人参(去芦)1两,麻黄根(慢火炙,拭去汗)1两,吴白术1两,五味子(拣)1两,净麸半两(慢火炒)。
制法上为末,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戢阳气,止盗汗,进饮食,退经络热。主阴虚盗汗。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心米饮送下,1日2次。得效减1服,好愈即住。作散调亦可。
各家论述《医方集解》:心血虚则睡而汗出,柏子仁味甘辛平,养心宁神为君;牡蛎、麦麸咸凉,清燥收脱为臣;五味酸敛涩收,半夏和胃燥湿为佐;麻黄根专主肌表,引参术以固正气为使。
摘录《本事》卷六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