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的出现是一种现象,是人体整体生理变化的一个部分的结果,它的出现标志着女性生殖生理功能的初步成熟,具备了孕育的基本条件。月经的产生是肾气、天癸、冲任、脏腑、气血协同作用于子宫,使之能够定期藏泻。《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说明了肾气旺盛,天癸产生,任脉与冲脉旺盛,各方面相互协调,然后才能产生月经,并且具有生育的能力。年至“七七”,冲任虚衰,天癸渐竭,则月经停止来潮,其生殖能力也随之丧失。通过这段经文可以看出,主管生殖生理活动全过程的主要脏腑是“肾”(先天),起主要辅助作用的脏腑是“胃与脾”(后天),起具体反应作用的是“胞宫”(子宫),起联系及调节脏腑与胞宫的通道是经络中的“冲任”二脉,促进胞宫之所以能反应出有月经与孕育功能的主要物质是“天癸”。在女性一生当中,“肾”与“胃”的盛衰,“冲任”的通、盛、衰、少,“天癸”的至与竭,而使女性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而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
肾气包涵肾阴和肾阳两个方面。肾阴是肾阳的物质基础,肾阳是肾阴的功能表现,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动力。《内经》中所言“女子七岁肾气盛”,就逐渐由幼女向青春期转化,而这种转化的基本动力是由先天之肾的精气与后天贮藏在肾的精气相互作用的结果,二者缺一不可,而以先天之肾的精气为主要,二者相互支持,相互转化。现代研究表明,女子从7岁开始内分泌腺开始活动,促进了性的分化及趋向成熟。女子到14岁以后便进入了青春期,此时“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三七”以后即“肾气平均”。“四七”则是“身体盛壮”的时期,该年龄阶段是生育的最佳时期。而年龄到35岁以后就开始出现“阳明脉衰”,其生育的能力也逐渐减弱,生育质量也逐渐降低,这一点上已被大量的事实所证实。“六七”则“三阳脉衰”,“七七”则“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从壮年逐渐转向了老年,月经即将闭止,生育能力也随之丧失。女子从月经开始来潮至月经闭止,整个生理阶段都主要取决于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