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甘、微苦,平。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小编整理出含有人参的处方共8991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4321~4380共60个。
处方1、和胃汤处方人参1钱半,黄连6分(土炒),当归1钱,黄芩7分(土炒),白芍药1钱(酒炒),茯神1钱,石菖蒲5分,神曲7分,半夏7分,枳实(麸炒)4分,红花3分,苏子1钱5分。
功能主治噎膈。
用法用量用陈壁土研细,搅入长流水,澄清后煎药,入姜计、白蜜少许,童便1-2匙,和服。
摘录《古今医彻》卷二
处方2、附子理中汤处方白术1钱5分,干姜8分,人参2钱,白茯苓(去皮)3钱,砂仁1钱,厚朴(姜汁炒)8分,苍术1钱5分(米泔浸,炒),熟附子8分,甘草(炙)8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泄泻,肚腹疼痛,四肢厥冷。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处方3、补气化暑丹处方人参2钱,茯苓3钱,白术3钱,麦冬3钱,香薷1钱,砂仁1粒,陈皮3分,炮姜3分,神曲3分。
功能主治冬月偶开笥箱以取棉衣,觉有一裹热气冲鼻,须臾烦渴呕吐,洒洒恶寒,翕翕发热,恶食喜水,大便欲去不去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六
处方4、厚肠丸处方人参(去芦)2两,白术(炒)2两,厚朴(去粗皮,姜制,炒)2两,丁香(不见火)2两,荜茇2两,红豆2两,诃子肉(煨)2两,附子(炮,去皮脐)2两,肉豆蔻(面裹煨)2两,神曲(炒)2两,缩砂仁2两,麦糵(炒)2两,白豆蔻2两,良姜(炒)2两,槟榔4两,胡椒4两,荜澄茄4两,白芍药4两,陈皮(去白,洗)4两,甘草(炙)4两,干姜(炮)4两,肉桂5两(去粗皮,不见火),白茯苓(去皮)1两,当归(去芦)1两。
制法上为细末,稀饧为丸,每2两作10丸。
功能主治肠胃虚寒,不能克消水谷,大腑飧泄。
用法用量每服1丸或2丸,嚼细,白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七
处方5、参归生化汤处方川芎1钱半,当归2钱,炙草5分,人参2钱,黄耆1钱半,肉桂5分,马蹄香2钱。
功能主治产后恶露流于腰臂足关节之处,或漫肿,或结块,久则肿起作痛,肢体倦怠。
用法用量内服。
摘录《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卷下
处方6、夺命丹处方人参(去芦)5钱,南星(姜制)5钱,半夏(炮)5钱,独活5钱,荆芥穗5钱,远志肉5钱,川芎5钱,酸枣仁(炒)5钱,白附子(炒)5钱,川白芷5钱,桔梗5钱,甘草5钱,石菖蒲5钱,白茯苓3钱,白术3钱,天麻(炮)3钱,全蝎(去毒)3钱,防风(去芦)3钱,羌活3钱,茯神3钱,川乌(炮,去皮)3钱,僵蚕(炒)3钱,细辛(去叶)3钱,蝉蜕14个(去泥),辰砂1钱,雄黄1钱,麝香1钱,金箔20片,银箔30片(五味乳钵研)。
制法上为细末,以生姜汁打面糊为丸,如芡实大,以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急慢惊风,胎风风痫,客忤物忤,目睛斜视,痰壅搐掣等证。
用法用量每服半丸或1丸,用金银、薄荷汤化下,不拘时候。
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处方7、降心汤处方人参半两,远志(姜淹,取肉,焙)半两,当归半两,川芎半两,熟地黄半两,白茯苓半两,黄耆(蜜炙)半两,北五味子半两,甘草(微炙)半两,天花粉1两。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心火上炎,肾水不济,烦渴引饮,气血日消。
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大枣煎,食前服。
摘录《直指》卷十七
处方8、百合汤处方柴胡(去芦)1钱,人参(去芦)5分,黄芩1钱,甘草5分,知母(去粗)8分,百合1钱2分,陈皮(去白)1钱,生地黄7分。
功能主治暑病已愈而触犯者。
用法用量水1钟,加生姜3片,捶碎,醋煮鳖甲,煎之温服。渴,加天花粉;胸中烦热,加山栀;有微头疼,加羌活、川芎;呕吐,入姜汁炒半夏;胸闷,加枳壳、桔梗;食复者,加枳实、黄连,甚重大便实,加大黄;胸中虚烦,加竹茹、竹叶;愈后干呕、错语失神、呻吟、睡不安,加黄连、犀角;咳喘,加杏仁;心中惊惕为血少,加当归、茯神、远志;虚汗,加黄耆;脾虚,加白术;腹如雷鸣,加煨生姜;劳复时热不除,加葶苈、乌梅、生姜、生姜汁。
摘录《伤暑全书》卷下
处方9、补正逐邪汤处方白术5钱,薏仁5钱,人参1钱,桂枝3分,茯苓1两,白芥子3钱。
功能主治风寒湿痹,胸背。
用法用量水煎服。2剂轻,10剂愈。
摘录《辨证录》卷二
处方10、还睛补肝丸处方白术、细辛(去苗叶)、当归(切,焙)、决明子(微炒)、芎䓖、白茯苓(去黑皮)、羌活(去芦头)、五味子、人参、菊花、防风(去叉)、地骨皮、苦参、玄参、甘草(炙,锉)、车前子(微炒)、桂(去粗皮)、黄芩(去黑心)、青葙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虚两目昏暗,冲风泪下。
用法用量每服30丸,加至40丸,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处方11、补暖厚朴丸别名厚朴丸
处方厚朴半斤,(去粗皮,生姜半斤,青卅枣4两,水3升,同煮水尽为度,去生姜、枣,锉细,焙),附子(水浸7日,炮裂,去皮脐)4两,桂(去粗皮)4两,白术(米泔浸3日,切,焙)4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2两,人参2两,赤茯苓(去黑皮)2两,甘草(炙)1两。
制法上为味,蒸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虚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厚朴丸(《普济方》卷二十)。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四
处方12、参苓白术散处方人参、白术(去芦)、茯苓(去皮)、山药(炒)、砂仁(研)、藿香、陈皮、干姜(炒)、莲肉(去心皮)、诃子(煨)、肉蔻(煨、去油)、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气虚泄泻。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东医宝鉴·内景篇》引作“参苓莲术散”。呕哕恶心,加半夏、乌梅;元气虚脱,昏倦,加黄耆、升麻少许,去砂仁、藿香;饱闷,加厚朴,去肉蔻、诃子;小水短涩,加木通、车前,去干姜;泻甚不止,加炒苍术、乌梅、熟附子少许。
摘录《回春》卷三
处方13、金莲种子方处方附子(生用,去脐)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半,杜仲(去皮,炒去丝)3钱,桂心3钱,秦艽3钱,防风3钱,干姜1钱(生用),牛膝1钱,砂仁1钱,细辛1钱,人参2钱,何首乌2钱,菟丝子1钱,益母草2钱,大黑豆2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黄豆大。
功能主治种子。
用法用量每服30丸,茶酒送下。
摘录《鲁府禁方》卷三
处方14、苁蓉丸处方苁蓉(酒浸)1两,熟地黄1两,白茯苓1两,菟丝子(制)1两,附子(炮)1两,当归(炒)1两,白石英(研)1两,五味子1两,禹余粮(制,研)1两,人参半两,乌贼鱼骨(去甲)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胸胁支满,闻腥臊气吐血,目眩不能饮食,泄血不已,日久血枯。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酒送下,米汤亦可,空心、日中、临卧各1次。
摘录《普济方》卷三一九
处方15、参杏膏处方人参、阿胶(炒)、杏仁(麸炒)、款冬花、五味子、甘草、诃子(炮,去核)、贝母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练蜜为丸,如鸡头实大。
功能主治小儿久新咳嗽气急,恶心有痰,不食,咯血。
用法用量3岁1丸,白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七引《全婴方》
处方16、还原再造丹处方首产男胎紫河车1具(先用竹刀刮去血,新汲水洗净,炙干,再用甘草8两,人参5钱煎水3碗,慢火煎至1碗,将河车放瓷器内收干,即将瓷器封好,外用黄泥固济,入炭火煅红,冷定,取出如乌金纸色收贮。每用1钱),朱砂4钱,珍珠2钱,大冰片1分,真琥珀2钱,滴乳石3分(煅)。
制法上药各为细末,再研匀,老米饭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杨梅结毒恶疮,烂去鼻准,并烂脱阳物。
用法用量每服3分,用土茯苓4两煎汤送下。服至1月,鼻长如旧矣,但必须先刻成一端正细木鼻子式,外以黄蜡熔化,浇木鼻上,俟微干,即将蜡鼻取起用火供微烊,即粘在土星处,待1月药完,鼻自生矣。如阳物烂去,亦如此。
摘录《疡科遗编》卷下
处方17、空青丸处方空青半两(别研,飞过),决明子(炒)2两,菟丝子(酒浸,别捣为末)2两,茺蔚子1两,五味子(炒)1两,细辛(去苗叶)1两,蔓荆实1两,柏子仁(别研)1两,防风(去叉)1两,蒺藜子(炒,去角)1两,枸杞子1两,石龙芮1两,人参1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细末,入空青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眼目昏暗,渐变内障。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以竹叶汤送下,1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二
处方18、补肺人参散别名补肺人参汤、人参汤
处方人参1两(去芦头),紫菀半两(洗去苗土),鹿角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黄耆1两(锉),桂心1两,花紫苏茎叶3分,白术3分,五味子半两,熟干地黄1两,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干姜半两(炮裂,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脏气虚,咳嗽少气,言语声嘶,吃食全少,日渐羸瘦。
用法用量补肺人参汤(《圣济总录》卷六十六)、人参汤(《普济方》卷一六一)。
摘录《圣惠》卷六
处方19、赤茯苓散处方赤茯苓1两,白术1两,麦门冬(去心)1两,人参(去芦头)1两,黄耆(锉)1两,半夏半两(汤浸7遍去滑)。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10月,伤寒烦热,吐逆,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一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处方20、和中汤处方人参、当归、枳壳、甘草、木通。
功能主治痘后患痢,用黄连解毒汤后,脓血尽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片玉痘疹》卷十二
处方21、补气汤处方黄耆3两(去芦,蜜水炙),人参半两,甘草(炙)半两,麦门冬1两(汤浸,去心),苦桔梗(去芦,炒)1两。
功能主治补气以养肺。主肺虚少气自汗。
用法用量原书治上证,须与益荣丹配合使用。
摘录《瑞竹堂方》卷一
处方22、参苓白术丸处方人参1钱,白术1钱,白茯苓1钱,甘草1钱,山药1钱,白扁豆1钱,桔梗1钱,薏米1钱,莲肉1钱。
制法上为末。神曲糊丸。
功能主治小儿疳症。因脾胃久虚,不能运转,以荣其气,或胎中受毒,脏腑血少,以致手足极细,项小骨高,尻削体瘦,若前丁奚、哺露之症者。
用法用量原书治上证,加归身一钱五分,川芎七分。
摘录《片玉心书》卷五
处方23、大半夏丸处方半夏2两(为末,生姜汁作饼,曝干),木香1钱,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钱,丁香1钱,人参3分,草豆蔻(去皮)3枚,槟榔(锉)3枚。
制法上为末,用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止逆温胃。主留饮,宿食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生姜、大枣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四
处方24、当归汤处方当归2两,人参2两,桂心2两,黄芩2两,甘草2两,芍药2两,芒消2两,大黄4两,生姜3两,泽泻3两。
功能主治留饮宿食不消,腹中积聚。
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取3升,分3服。
注意忌生葱、海藻、菘菜。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中气式微不能输运,而致癖积留着,水道不利,故用参、甘、归、芍平调血气,消、黄、姜、桂攻理痰积,黄芩、泽泻分利支河水道,而通蕴阻之热也。
摘录《千金》卷十八
处方25、百合饮处方百合1分,人参1分半,豉(熬)半合,粳米(淘)半合,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薤白(切)5茎,生姜(切)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伤寒后脾胃有余热,气满不能食。
用法用量以水5盏,煎至2盏半,去滓,食后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二
处方26、参黄丹处方人参1两,胡黄连1两,天竺黄半两(研),干蝎21个(微炒),天浆子2-7个(干者,微炒)(以上6味为细末,次入下药),青黛1分,朱砂1分,龙脑1钱(并细研)。
制法上件一处拌匀,炼蜜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惊疳夹热,夜卧惊悸。
用法用量每服10粒,人参汤送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三引张涣方
处方27、豆蔻汤处方肉豆蔻(去壳)1分,赤茯苓(去黑皮)1分,高良姜1分,附子(炮裂,去皮脐)1分,草豆蔻(去皮)1分,藿香1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人参1两,桂(去粗皮)半两,槟榔1枚。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脾积痞气,攻注腰背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半,加大枣5枚(劈),生姜1分(切碎),煎至8分,去滓热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一
处方28、地黄汤别名生地黄汤、黄耆汤
处方生地黄1两,芍药1两,升麻1两,木通1两,甘草(炙)1两,大黄(锉,微炒)1两,知母1两,人参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当归(焙)1两,黄芩(去黑心)1两半,黄耆1两半,小麦半升,栝楼根2两,前胡(去芦头)1两半。
制法如麻豆。
功能主治痈疽,虚热大渴。乳石发动。
用法用量生地黄汤、黄耆汤(原书卷一八三)。如小便不利,除木通;大热,加人参。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一
处方29、附子散处方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桂心3分,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白术3分,人参1两(去芦头),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白茯苓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虚劳,四肢逆冷,心神烦躁,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1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三十
处方30、厚朴汤处方厚朴4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人参4两(去芦头),陈橘皮2两(汤浸,去白瓤),甘草1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胃虚弱,胸膈气滞,吐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用煎成小麦汁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下白豆蔻丸。
摘录《圣惠》卷五
处方31、补筋丸处方五加皮1两,蛇床子1两,好沉香1两,丁香1两,川牛膝1两,白云苓1两,白莲蕊1两,肉苁蓉1两,菟丝子1两,当归(酒洗)1两,熟地黄1两,牡丹皮1两,宣木瓜1两,怀山药8钱,人参3钱,广木香3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跌仆踒闪,筋翻筋挛,筋胀筋粗,筋聚骨错,血脉壅滞,宣肿青紫疼痛。
用法用量每丸重3钱,用好无灰酒送下。
摘录《金鉴》卷八十九
处方32、百中饮别名大百中饮
处方土茯苓(上好物)170钱,杜仲2钱8分,甘草1钱8分,黄连1钱4分,槟榔1钱,人参1钱,牛膝1钱,大黄(坚实者)1钱,肉桂1钱,黄芩1钱,沉香(上好品)1钱,川芎1钱。
功能主治下疳海疮,其它一切湿毒,积年不愈,或头面腐溃,或鼻柱陷塌,已成废痼者。
用法用量大百中饮(《汉药神效方》卷十)。
摘录《霉疠新书》
处方33、补浆汤处方淫羊藿3分(多则发痒),人参8分,穿山甲(土炒)3分,黄耆1钱半,枸杞子1钱,川芎5分,当归8分,甘草5分,木香2分,白术(土炒)6分,山楂8分,陈皮5分,官桂3厘,黄豆30粒,笋尖3个(1方有白芷、防风)。
功能主治痘灰白不起壮,或浆清。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糯米,水煎服。
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处方34、附子理苓汤处方附子(炮)1钱5分,干姜(炮)1钱,甘草(炙)5分,人参(去芦)1钱,白术(炒)1钱,猪苓1钱,赤茯苓(去皮)1钱,泽泻1钱,官桂1钱。
功能主治伤寒5-7日,传入三阴,大便自利,四肢厥冷,脐腹疼痛,小便不利作渴。
用法用量以水2钟,加生姜3片,煎8分,食前服。
摘录《内经拾遗》卷二
处方35、芦荟散处方芦荟(研)半分,龙骨半分,雄黄(研)半分,麝香(研)半分,胡黄连1分,青黛(研)1分,木香1分,丁香1分,牛黄(研)1分,天竺黄1分,熊胆(研)1分,干蝎(炒)1分,腻粉(研)1分,丹砂(研)1分,犀角(镑)1分,附子(炮裂,去皮脐)1分,人参1分,沉香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慢惊风,胸膈痰涎,咽喉壅塞,身体壮热,筋脉拘急,时或发渴。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匕,薄荷汤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
处方36、补脾丸处方人参1两,白术1两,茯苓1两,炙粉草1两,白芍(酒炒)1两,黄耆(蜜炙)1两,陈皮1两,当归身1两,山药1两,莲肉1两,神曲5钱,肉桂2钱5分。
制法上为末,荷叶水煮粳米糊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脾虚。
用法用量米饮送下。
摘录《幼科发挥》卷三
处方37、柏子仁丸处方新柏子仁(研)2两,半夏曲2两,牡蛎(甘锅子内火煅,用醋淬7次,焙)1两,人参(去芦)1两,麻黄根(慢火炙,拭去汗)1两,吴白术1两,五味子(拣)1两,净麸半两(慢火炒)。
制法上为末,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戢阳气,止盗汗,进饮食,退经络热。主阴虚盗汗。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心米饮送下,1日2次。得效减1服,好愈即住。作散调亦可。
各家论述《医方集解》:心血虚则睡而汗出,柏子仁味甘辛平,养心宁神为君;牡蛎、麦麸咸凉,清燥收脱为臣;五味酸敛涩收,半夏和胃燥湿为佐;麻黄根专主肌表,引参术以固正气为使。
摘录《本事》卷六
处方38、虎犀丹处方虎睛1对(微炒),犀角8钱,羚羊角8钱,麦门冬5钱(去心),生地1两(酒洗),胆星2两,黄连(姜汁炒)1两,山栀仁(姜汁炒)2两,贝母1两,远志(甘草汁浸,去骨)1两5钱,石菖蒲1两,明天麻1两,枣仁1两(炒),辰砂(水飞,为衣)1两,麝香2钱,甘草(炙)5钱,金箔10片,当归(酒洗)2两,人参1两5钱,茯神(去木)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七情所伤,心神惑乱异常,怔忡惊悸及痫证。
用法用量《玉案》有半夏,无贝母、当归。用法为:每服三钱。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二
处方39、参归升麻汤处方人参(去芦)、当归、生地黄、赤茯苓(去皮)、猪苓、泽泻、山栀、枳壳(去瓤)、牛膝(去芦,酒洗)、黄柏(酒,炒)、知母(酒炒)各等分,升麻少许,甘草减半。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虚人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加灯心1团,水煎,空心服。
摘录《回春》卷四
处方40、沉香大补丸处方黄柏4两(酒浸,炒褐色),知母1两半(酒浸,焙),熟地黄(酒浸)2两,芍药1两,陈皮(去白)1两,牛膝(酒浸)1两,锁阳,(酒浸)1两,当归(酒浸)1两,败龟板(酥,炙)2两,虎胫骨(酥炙)7钱半,山茱萸(肉)1两,山药1两,沉香1两,白茯苓1两,牡丹皮1两,杜仲(酥炙)1两,泽泻1两,大茴香1两,人参2两。
制法上为细末,以酒煮黑羊羔肉熬为膏,去骨,内加猪脊髓二付,再加火熬,和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益元气,轻身健体,调和五脏,通泰血脉,种子延年。主下焦虚弱。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空心以好酒送下,干物压之。
摘录《直指·附遗》卷九
处方41、参苓白术散处方人参1两,茯苓(蒸)2两,山药(炒)2钱,苡仁(炒)2钱,扁豆(炒)2钱,莲肉(去心,炒)2钱,砂仁1两,神曲(炒黑)5钱,甘草(炒)5钱,白术4两(陈土炒),陈皮1两(微炒)。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健脾养胃。主痈疽脾虚者。
用法用量每用3钱,开水送下。
摘录《医学心悟》卷六
处方42、鸡鸣丸处方知母(酒炒)、贝母(炒)、陈皮(去白)、桑白皮(蜜炒)、款冬花、旋覆花、天门冬、麦门冬、人参、葶苈子(炒)、桔梗、杏仁(麸炒)、半夏(姜制)、阿胶珠、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喘嗽。
用法用量以乌梅汤或生姜汤化下1丸。
摘录《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五引《中朝方》
处方43、防风当归饮子别名防风当归饮
处方防风1两,当归1两,大黄1两,柴胡1两,人参1两,黄芩1两,甘草1两(炙),芍药1两,滑石6两。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宣通气血,调顺饮食,泻心肝之阳,补脾肾之阴。主脾肾真阴损虚,肝心风热郁甚,阳胜阴衰,邪气上逆,上实下虚,怯弱不耐;或表热而身热恶寒;或里热而燥热烦渴;或邪热半在表,半在里,进退出入不已,而为寒热往来;或表多则恶寒,里多则发热;或表之阳分正气与邪相助,并甚于里,蓄热极深而外无阳气,里热极甚,阳极似阴而寒战,腹满,烦渴者;或里之阴分正气反助邪气并甚于表,则燥热烦渴而汗出也;或邪热壅塞者;或烦热痛者;或热结极甚,阳气不通而反觉冷痛;或中外热郁烦躁甚,喜凉畏热者;或热极闭寒不得宣通,阳极似阴,中外喜热而反畏寒者;或燥热烦渴者;或湿热极甚而腹满不渴者;或一切风热壅滞,头目昏眩,暗风眼黑,偏正头痛,口干鼻塞,耳鸣耳聋,咽嗌不利;或目赤肿痛,口疮舌痹;或上气痰嗽,心胁郁痞,肠胃燥涩,便溺淋秘;或是皮肤瘙痒,手足麻痹;又或筋脉拘急,肢体倦怠;或浑身肌肉跳动,心忪惊悸;或口眼喎[音 wāi]斜,语言謇涩;或狂妄昏惑,健忘失志;及或肠胃燥热,怫郁而饥,不欲食,或湿热内余而消谷善饥,然能食而反瘦弱;或误服燥热毒药,及妄食热物过多而耗损脾肾,则风热郁甚而多有如此,不必全见也。
用法用量防风当归饮(《医学入门》卷七)。方中“防风”原脱,据《袖珍方》补。《杂病源流犀烛》有赤苓,无黄芩。
各家论述《丹溪心法附余》:大黄泻阳明之湿热从大便出,滑石降三焦之妄火从小便出,黄芩以凉膈,柴胡以解肌,防风以清头目,人参、甘草以补气,当归、芍药以补血,无半味辛香燥热之谬药也。
摘录《宣明论》卷十二
处方44、当归胶艾汤处方川芎8分,当归8分,白茯苓8分,白术8分,人参8分,杜仲8分,阿胶8分,北艾8分,熟大黄8分,伏龙肝8分,甘草3分。
功能主治劳损冲任,胎被触动,腰腹痛,经渗漏。
摘录《穷乡便方》
处方45、附子续命汤处方麻黄(去节)1两,人参1两,黄芩1两,芍药1两,防己1两,桂枝1两,川芎1两,防风1两半,附子1两,杏仁1两,甘草4两,干姜1两。
制法上除附子、杏仁外,共为粗末,后入二味令匀。
功能主治太阳经中风,无汗身凉。
用法用量原书治上证,宜针隐白穴。
摘录《保命集》卷中
处方46、附子散处方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蜣蜋1分(去翅足,微炒),人参1分(去芦头),葛根半两(锉),桂心1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中风、伤寒,眼目不开,手足厥冷,口多出涎,啼声不出,齿噤,或时觉躁闷。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加生姜少许,煎至4分,去滓,分2次温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处方47、补肺丸处方钟乳粉半两,人参半两,白石英半两,阿胶(炙令燥)1两,五味子1两,甘草(炙,锉)3钱,细辛(去苗叶)2钱。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肺虚喘咳少气。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甘草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八
处方48、厚朴散别名厚朴汤
处方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白术3分,贝母3分(煨微黄),紫菀1两(去苗),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人参1两(去芦头),杏仁3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咳嗽,呕吐,寒热,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厚朴汤(《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处方49、附子理中汤处方茯苓2钱,白芍药2钱,附子2钱,人参2钱,白术4钱。
功能主治疮疡,脾胃虚寒,或误行攻伐,手足厥冷,饮食不入,或肠鸣腹痛,呕逆吐泻。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口齿类要》
处方50、活心丸处方人参、牛黄、熊胆、珍珠、灵芝、红花、附子、蟾酥、麝香、冰片等。
制法将上药分别粉碎过筛,混匀,制成浓缩丸剂。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强心运气。具有抗心肌缺血,改善微循环,缓解心绞痛,提高心功能等作用。主冠心病及其他心脏病引起的心绞痛,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2粒,1日1-3次,或遵医嘱。
摘录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
处方51、豆蔻散处方肉豆蔻(去皮)5个,木香半两,人参半两,厚朴(姜制)半两,赤茯苓(去皮)半两,桂半两,炙甘草半两,槟榔5钱,诃黎勒皮半两,青皮(去白)半两,陈皮(去白)半两,郁李仁(汤浸,去皮,麸炒黄)半两,半夏(汤洗了,同生姜捣如泥堆,新瓦上文武火焙黄)半两。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治气补劳,通血脉,益脾胃,去痰实。主五种膈气。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入盐少许,如茶点服;若入生姜、大枣同煎服亦佳,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宝鉴》
处方52、豆蔻散处方肉豆蔻(去皮)3个,木香半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炙)半两,人参半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桂(去粗皮)半两,甘草(炙,锉)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诃黎勒3枚(炮,去核),槟榔2枚(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治气补劳,通血脉,益脾胃。主五种膈气。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如茶点服;若入姜、枣同煎亦佳。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二
处方53、安胎养血益母丸处方益母草1斤(阴干,取净末8两),当归身2两,川芎1两5钱,生地1两5钱,白芍1两5钱,壳砂1两5钱,白术(炒)1两,条芩1两5钱(酒炒),人参(去芦)8钱,阿胶(炒珠)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保养血气。
用法用量每服80丸,空心白汤送下。怀孕2-3个月即便可服,至10个月,俱可服。如腹痛,加川断肉(酒浸)1两;如有白带,加椿皮(炒)1两;如漏胎,月月来,见红者,加荆芥(炒焦)1两,地榆(炒)1两。
摘录《宋氏女科》
处方54、补中丸处方川芎5钱,白芍药5钱,黄耆5钱,当归5钱,人参5钱,陈皮5钱,白术1两,地黄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虚损诸疾。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温水送下,常服。
摘录《袖珍》卷四引《圣惠》
处方55、阿胶汤处方阿胶(炙燥)1两,干姜(炮)1两,远志(去心)4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人参1两,甘草(炙)3两,大麻仁(研)2两。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消肾小便数。
用法用量方中大麻仁用量原缺,据《普济方》补。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处方56、当归芍药汤处方归身1钱,人参1钱,白芍(酒炒)1钱,白茯苓1钱,炙草5分,木香5分,枳壳(炒)7分,黑干姜5钱,陈皮1钱,乌梅1个。
功能主治行气和血。主虚痢,无新旧食积,下痢赤白,腹痛窘迫,脉沉数者。
用法用量水煎,食前服。
摘录《万氏女科》卷三
处方57、当归木香散处方木香、当归、肉蔻、官桂、甘草、人参、白术、白芍、粟壳、茯苓、枳壳、陈皮、阿胶。
功能主治胎前产后痢疾。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女科指南》
处方58、参术启脾丸处方人参(去芦)2两,白术(麸皮炒)4两,黄耆(蜜炙)2两,白茯苓(去皮)2两,山药(微炒)2两,甘草(炙)5钱,陈皮(去半白)1两,黄连(炒)8钱,法制半夏粉1两,砂仁1两,神曲(炒)5钱,白芍药(炒)1两5钱,山楂肉1两,藿香(水洗)3钱,麦门冬(炒,取末)5钱。
制法上各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脾胃,益元气,壮精神,化痰涎,灵饮食。久服肥健延年。
用法用量每服2钱,白汤下,空腹食远皆可服。
摘录《医便》卷五引钱雷方
处方59、降心丹处方熟干地黄(净洗,酒浸,蒸,焙干)3两,天门冬(去心)3两,麦门冬(去心)3两,茯苓(去皮)2两,人参2两,远志(甘草煮,去芦骨)2两,茯神2两,山药2两,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半两,朱砂(研飞)半两,当归(去芦,洗,焙)3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常服镇益心神,补虚养血,益丹田,秘精气。主心肾不足,体热盗汗,健忘遗精,及服热药过多,上盛下虚,气血不降,小便赤白,稠浊不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煎人参汤吞下。
摘录《局方》卷五(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处方60、附子汤处方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桂心1两,白术1两,白芷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葛根1两,人参1两(去芦头),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锉细,和匀。
功能主治伤寒八日,风湿相搏、身痛心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下之脉浮者。
用法用量每服半两,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7分,去滓,分温2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九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