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甘、微苦,平。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小编整理出含有人参的处方共8991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2101~2160共60个。
处方1、丁沉香丸处方甘草(炒)半两,官桂(去皮)半两,沉香半两,丁香半两,木香半两,槟榔半两,诃子(炮,去核)半两,人参1两半,白术4两(锉碎,炒黄),白豆蔻(去皮)半两,肉豆蔻半两(去皮),青皮(去瓤)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小弹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气不和,心腹疰闷,气胀胸膈,噎塞不利;及积冷气或时攻冲,脾胃气逆,不思饮食,霍乱不止,脏腑滑泄;酒食所伤,醋心不消,冷痰并多。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生姜汤嚼下。
摘录《博济》卷二
处方2、大防风汤处方熟地黄2两,防风2两,白术2两,当归2两,杜仲(制)2两,黄耆(炙)2两,白芍药2两,羌活1两,牛膝(制)1两,人参1两,甘草1两。
功能主治诸虚损风冷,腰膝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加生姜7片,大枣1枚,水煎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二六引《如宜方》
处方3、丁香理中汤处方人参、白术(炒)、黑姜、炙草、丁香。
功能主治中脘停寒,喜食辛物,入口即吐哕。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医钞类编》卷十
处方4、羚羊补肝散处方羚羊角3两(镑),人参3两,茯苓2两,防风2两,细辛1两,黑参1两,车前1两,黄芩1两,羌活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肝风内障。
用法用量食后米汤调服2钱。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处方5、保安四圣饼处方人参1两,白术1两,茯苓1两,炙甘草5钱,南星(炮)5钱,白附子5钱,代赭石(煅,醋淬)1两,蛇含石(煅)2钱。
制法上为末,端阳日粽捣为饼,计重1钱。
功能主治吐、泻、惊、疳;吐泻日久,恐传慢惊。
用法用量每服1饼,吐,生姜汤送下;泻,米饮送下;惊,薄荷汤送下;疳,米泔水送下。
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六
处方6、黄连散处方黄连1两(去须,微炒),牡蛎3分(烧,为粉),龙骨1两,当归3分(锉,微炒),人参3分(去芦头),赤石脂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下痢,谎语,心中虚热。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粥饮调下,木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三
处方7、理中快斑汤处方人参、白术、黄耆、炙草、肉桂、丁香、干姜、泽泻、豆蔻、诃子、木香。
功能主治小儿痘疹,误食生冷致脾虚不能起发者。
摘录《种痘新书》卷六
处方8、黄耆散处方黄耆1两(锉),人参3分(去芦头),牡蛎粉3分,肉苁蓉1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熟干地黄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皱皮脐),石南3分,防风半两(去芦头),五味子半两,白茯苓1两,白芍药半两,桂心半两,石斛1两(去根,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磁石1两(捣碎,水淘去赤汁)。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虚劳损,小便余沥,阴蒌湿痒,四肢羸弱,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二十九
处方9、丁香汤处方丁香1分,甘草(炙)1分,人参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气胀,胸膈腹满。
用法用量周岁内儿,每服半钱匕,水半盏,煎至3分,去滓温服,日3次。3-4岁儿,渐加至1钱匕。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五
处方10、倍子散处方川倍子1两,人参1钱,冰片1钱,乳香3钱(制),川贝2钱,真血竭5钱,三七1两,儿茶1两,藤黄3钱,轻粉1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收贮备用。
功能主治十大恶疮。
用法用量用刀去疮边腐肉,先上此药,再贴阴阳起死膏。
摘录《外科十三方考》
处方11、虎潜丸处方虎骨、白术、白茯苓、甘草、归身、川乌头、生地黄、白芍、黄耆、杞子、人参、杜仲、牛膝。
制法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脾胃不足,虚损。
用法用量口服。
摘录《周慎斋遗书》卷五
处方12、保心丹处方蟾酥1分,牛黄1分,绿豆粉1钱,穿山甲1钱,天竺黄2钱,胎骨1分,人参5分。
制法如初起只用蟾酥,酒化为丸,不用人参,至8-9日毒盛元虚,始用粪清水制人参3次,晒干,用蟾酥酒化为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痘疮毒盛稠密,不能起发。
用法用量大者1丸,小者半丸,甘草汤送下。
摘录《痘疹仁端录》卷十四
处方13、黄耆汤处方黄耆(锉)2两,人参1两,桂(去粗皮)半两,甘草(炙)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咽喉中肿痒,微嗽声不出。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半分(拍破),大枣2枚(擘),煎至5分,去滓,空腹食前各1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三
处方14、草豆蔻散处方草豆蔻1两(去皮),木香半两,桂心半两,人参1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白术半两,干姜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霍乱吐泻,脐下气筑,心悸妨闷。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处方15、柴胡散处方柴胡1两(去苗),麻黄1两半(去根节),川升麻1两,人参1两(去芦头),麦门冬1两(去心),甘草3分(炙微赤,锉),枳实3分(麸炒微黄),知母3分,栀子仁3分,鳖甲3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热病数日,未得汗,遍身壮热,呕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七
处方16、大定风丸处方南星1两5钱,白芍1两5钱,木瓜1两5钱,官桂1两5钱,甘草1两5钱,荆芥1两5钱,川乌1两5钱,僵蚕1两5钱,白芷1两5钱,牛膝1两5钱,当归1两5钱,槟榔1两5钱,天麻1两5钱,人参1两5钱,首乌1两5钱,羌活2两,桔梗2两,独活2两,白术2两,防己2两,全蝎2两,木香2两,半夏2两,厚朴2两,杜仲2两,黄芩2两,陈皮3两,枳实3两,麻黄3两,白附子2两5钱,防风2两5钱,苍术1斤,川乌1两,乳香5钱,没药5钱,沉香5钱,血竭5钱。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痛风麻痹,寒湿走注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70丸,酒送下。
摘录《解围元薮》卷三
处方17、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别名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汤、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桂枝新加汤、桂枝芍药人参生姜汤、桂枝加人参芍药新加汤、桂枝芍药人参新加汤、桂枝人参芍药汤、桂枝加芍药人参新加汤、新加汤
处方桂枝3两(去皮),芍药4两,甘草2两(炙),人参3两,大枣12枚(擘),生姜4两。
功能主治益不足之血,散未尽之邪。温补其营卫。主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脉沉迟,或痹,或四肢拘挛、心下痞塞者。
用法用量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汤、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金匮玉函经》)、桂枝新加汤、桂枝芍药人参生姜汤(《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卷四)、桂枝加人参芍药新加汤(《普济方》卷四十三)、桂枝芍药人参新加汤(《医统》卷十四)、桂枝人参芍药汤(《伤寒大白》卷一)、桂枝加芍药人参新加汤(《中国医学大辞典》)、新加汤(《伤寒论方解》)。
各家论述①《尚论篇》:桂枝方中倍加芍药、生姜各1两以去邪,用人参3两以辅正。名曰新加汤者,明非桂枝汤中之归法也。②《金鉴》:汗后身疼痛,是营卫虚而不和也,故以桂枝汤调和其营卫。倍生姜者,以脉沉迟、营中寒也;倍芍药者,以营不足血少放也;加人参者,补诸虚也。桂枝得人参,大气周流,气血足而百骸理;人参得桂枝,通行内外,补营阴而益卫阳,表虚身疼未有不愈者也。③《古方选注》:桂枝汤调和营卫,一丝不乱,桂枝、生姜和卫,芍药、大枣和营。今祖桂枝人参汤法,则偏于卫矣。妙在生姜加1两,佐桂枝以大通卫气,不使人参有实邪之患;尤妙芍药亦加1两,仍是和营卫法。名曰新加者,申明新得其分两之理而加之也。④《医学摘粹》:汗泄血中温气,阳虚肝陷,经脉疑涩,风木郁遏,故用甘草补其脾精,桂枝达其肝气,芍药清风木之燥,生姜行经络之瘀,人参补中气以充经脉也。
临床应用①误治伤正身冷痛《皇汉医学》引《续建殊录》:一老人,大便不通数日,上逆头眩。医与备急丸而自若,因倍加分量而投之,得利,于是身体麻痹,上逆益甚,而大便复结。更医诊之,与以大剂承气汤,1服不得下利,服3帖,下利如倾盆,身体冷痛,不得卧,大便复结。又转医作地黄剂使服之,上逆尤剧,面色如醉,大便益不通。于是请治于先生,心下痞硬,少腹无力,即与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汤,服之3帖,冲气即降,大便通快;经过2-3日,冷痛止,得卧,大便续通快。二旬之后,诸证去而复常。②妊娠恶阻《浙江中医杂志》(1965;8:26):刘某某,24岁。月经3月未行,四肢酸软无力,恶心呕吐,渴不欲饮,口淡无味,不思纳食,眩晕,嗜眠,形寒发热,脉滑而细,舌苔薄白,即予桂枝汤1剂。复诊:诸证较前有所减轻,脉滑而弱,舌质淡红,续予桂枝新加汤2剂,症状消失。于次年分娩,产后健康。③剖腹产后高热《江苏医药·中医分册》(1979;1:43):蔡某某,女,29岁。因妊娠毒血症治疗无效,行剖腹产手术,术后高热持续4天,虽用退热药,静滴葡萄糖、氯霉素等,热势不减,体温39.4℃。苔薄白,脉浮数,发热,汗出,微恶寒,口不渴。病属手术后气血两伤,卫阳不固,营阴不守,风邪乘袭。治宜调和营卫,处方:红参10g、桂枝3g、白芍10g、炙甘草3g、生姜1片、大枣3枚、白薇10g、青蒿5g。服头汁后,体温由39.4℃陡降至37.8℃,续服2剂告愈。
摘录《伤寒论》
处方18、家传保和丸处方人参3钱,白术(去芦)3钱,白茯苓(去皮)1钱半,甘草(炙)1钱,山楂肉1钱,麦芽1钱,神曲(炒)1钱。
制法上为末,另用神曲水煎作糊为丸。
功能主治脾胃素弱,不能传化,饮食略多,便成内伤。
摘录《育婴秘诀》卷一
处方19、凉肝丸处方防风2两,黄芩1两,茺蔚子1两,黑参1两,大黄1两,知母1两,人参1两半,茯苓1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斑疮入眼外障。小儿患斑疮时,不忌口将息,热气在肝,上冲入眼,目痛泪出,赤涩、怕日难开,肝膈壅毒,致成障翳,肿便翳如银色。肝胆伏热而致五软,面红唇红,肌热。
用法用量先用秦皮汤洗之,然后每服10丸,空心以茶送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八引《龙木论》
处方20、调元健脾保肺汤处方白茯苓、人参、黄耆、牡丹皮、陈皮、沙参、白芍(酒炒)、甘草、当归、百合、薏苡仁、麦门冬。
功能主治痧后面色青白,唇淡气弱,瘦弱成疳疾。
用法用量大便不实,泻白色者,加木香、白术、诃子少许;泻黄色者,加酒炒黄芩、车前子。
摘录《痘疹活幼至宝》卷七
处方21、浸黄酒处方人参(拣肥大者,去芦)5钱,白术(去梗,泔浸,土炒)1两2钱,茯苓(坚白者,去皮,为本,水澄去浮,晒干)8钱,大甘草(炙)5钱,当归(全用,酒浸,姜制)6钱,生地黄5钱,熟地黄(拣,酒浸)5钱,白芍(酒炒)5钱,牛膝(去苗,酒浸,焙)8钱,杜仲(姜汁炒,净)6钱,生姜(洗,切)5钱,黄柏(厚者,酒洗,炒)1两,知母(南者,去皮毛,酒炒)8钱,破故纸(盐、酒炒)3钱,甘州枸杞(去萼)1两,茅山苍术(浸,炒)6钱,山药(大者,焙)5钱,琐阳(酥炙)7钱(如无,以苁蓉代),山茱萸(去核)7钱,石菖蒲(去毛,焙)5钱,远志(甘草水煮,去心)5钱,陈皮(去白,盐水浸,焙)7钱,莲肉(去心,焙)8钱,鹿角霜5钱(如无,加菟丝子),天门冬(去心)5钱,麦门冬(去心)5钱。
制法上各制净,各称足,冬用黄酒,夏用烧酒50壶,坛内用生绢袋装药系口,入坛中,春浸14日,夏浸7日,秋浸14日,冬浸21日出。日饮数杯;药滓焙干,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气血,理脾胃,滋肾水,强腰脚,益精神,开心明目。主虚损。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酒送下。可以常服。
摘录《便览》卷三
处方22、金粉散处方麻黄(不去节)、贝母、糯米、郁金(皂角水煮)、杏仁(去皮尖.别研)、甘草(炙)、天南星(姜汁浸1宿,作饼子炙)、人参、地胆、知母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却入杏仁膏同研匀。
功能主治伤风咳嗽,或回嗽后多吐。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半盏,蜂糖2分盏,薄荷2叶,同煎5-7沸服。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六引《惠眼观证》
处方23、理气散瘀汤别名理气止瘀汤
处方人参1两,黄耆1两(生用),当归5钱(酒洗),茯苓3钱,红花1钱,丹皮3钱,姜炭5钱。
功能主治妊妇有跌扑闪挫,遂致小产,血流紫块,昏晕欲绝者。
用法用量理气止瘀汤(《辨证录》卷十二)。胎未堕,宜加杜仲(炒炭)1钱,续断(炒黑)1钱;若服已堕,服原方;血崩不止,加贯众炭3钱;若血闭心晕,加玄胡炭1钱。
各家论述此方用人参、黄耆以补气,气旺则血可摄也;用当归、丹皮以生血,血生则瘀难留也;用红花、黑姜以活血,血活则晕可除也;用茯苓以利水,水利则血易归经也。
摘录《傅青主女科》
处方24、胡麻散处方胡麻1两,桂心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人参(去芦头)1两,泽泻1两,黄耆(锉)1两,白茯苓1两,五味子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地骨皮半两,天门冬(去心)半两,熟干地黄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虚劳不足,咳逆上气,不欲饮食,四肢乏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薤白2茎,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七
处方25、大半夏汤处方半夏5两,白术5两,人参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宿寒在胃,胃寒则不能运化水谷,胃属土而恶湿,以致心中温温欲呕,恶闻饮食,有时吞酸、其脉关上小弦而短。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3盏,煎至1盏,去滓,加白蜜皂子大,停少时温服。
摘录《鸡峰》卷十八
处方26、大灵丹处方当归身4两,人参4两,阿胶3两,川芎1两8钱,牡蛎1两8钱,天麻1两8钱,生地2两,丹皮2两,续断2两,何首乌(9蒸9晒)2两,山栀(炒黑)2两,甘草8钱。
功能主治妇人一切赤白带下,因此久不孕育,及诸虚百损。
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白滚汤送下。
摘录《玉案》卷五
处方27、大补天丸处方黄柏(蜜炒褐色)3两,知母(乳汁炒)3两,龟板(酥炙)3两,怀熟地黄5两,牛膝(酒洗)两半,麦门冬(去心)两半,肉苁蓉(酒洗)两半,虎胫骨(酥炙)两半,山药(炒)两半,茯神两半,黄耆(蜜炙)两半,杜仲(制)2两,甘枸杞子2两,何首乌(制)2两,人参2两,当归(酒洗)1两,天门冬1两,五味子1两,怀生地黄(酒洗,用砂锅煮烂,捣)1两,白芍药(酒炒)2两(冬月只用1两),紫河车1具(取初胎者,米泔洗净,入小砂罐内,水1碗煮沸,候冷取起,放竹蓝中,四围纸糊密,烘干为末,入群药和匀)。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加猪脊髓3条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男妇虚损劳伤,形体羸乏,腰背疼痛,遗精带浊。
用法用量每服80丸,空心淡盐汤送下,冬月酒送下。冬,加干姜半两(炒黑)。
摘录《医统》卷四十八
处方28、茯苓散处方茯苓1两,当归5钱,川芎5钱,桂心5钱,白芍5钱,黄耆5钱,人参5钱,熟地5钱。
功能主治产后蓐劳。生产日浅,运动用力,四肢寒痛,寒热如疟。
用法用量水2钟,加猪肾1双,去脂膜细研,加生姜3片,大枣2个,同煎1钟,去肾、生姜、大枣,加没药5分,煮取7分,去滓,食前分2次温服。
摘录《冯氏锦囊秘录》卷十八
处方29、茯苓丸处方茯苓8分,甘草7分(炙),杏仁50枚,人参7分,厚朴5分(炙),干姜7分,黄耆6分,桂心4分,当归8分,芎藭5分,干地黄8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下焦虚寒损,腹中瘀血,令人喜忘,不欲闻人声,胸中气塞而短气。
用法用量初服20丸,加至30丸,清白饮送下,日2次。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酢物、芜荑。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下焦真阳亏损,则胸中大气不布,而致血涩不调,瘀滞腹内,故需辛温攻补兼施,方克有济。盖参、耆、甘草不得厚朴、杏仁之宣散则滞而不行;芎、归、地黄不得姜、桂之破结,则瘀而不化;茯苓一味,不独治畜血喜忘,并守五脏正气也。
摘录《外台》卷六引《删繁方》
处方30、柏子养心丹别名柏子养心丸
处方柏子仁2钱5分,黄耆1两,茯苓2两,酸枣仁(炒)2钱5分,川芎1两,当归1两,半夏曲1两,甘草1钱,人参(去芦)2钱5分,肉桂(去粗皮)2钱5分,五味子(炙)2钱5分,远志(炙)2钱5分。
制法上为细粉,炼蜜为丸,重3钱,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安神益智。主心血不足,精神恍惚,怔忡惊悸,失眠健忘。
用法用量柏子养心丸(《中国药典》一部)。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31、茯苓丸别名茯苓煎
处方茯苓1两,人参2两,桂肉2两,干姜2两,半夏2两,橘皮1两,白术2两,枳实2两,葛根屑1两,甘草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痰水,令能食,强力养胎。主妊身阻病,患心中烦闷,头重眩目,憎闻饭气,便呕逆吐闷颠倒,四肢委热,不能胜持。
用法用量茯苓煎(《鸡峰》卷十五)。
注意忌海藻、菘菜、羊肉、饧糖、桃、李、雀肉、酥。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此方合理中、六君、枳术、桂苓等汤,统以健脾运痰为务,妙用尤在葛根一味,鼓舞胃中清阳之气,生津止呕,不致潴积汪洋,七味白术散之发源本此,又须先服半夏茯苓汤者,攸赖细辛以搜邪散结,地黄、芎、芍以保护胎息也。
摘录《医心方》卷二十二引《小品方》
处方32、柴胡姜桂汤处方柴胡1钱5分,半夏2钱,人参1钱,黄芩1钱,桂枝2钱,甘草5分。
功能主治疟痢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
用法用量加煨姜3钱,大枣3枚。2服全愈。恶心,加藿香梗3钱;饱闷,加炒枳壳1钱2分。
摘录《慈航集》卷下
处方33、宽肝汤处方人参1两,熟地2两,附子1钱,柴胡5分,甘草3分,肉桂3钱。
功能主治猝犯阴寒之气,两胁痛极,至不可受,如欲破裂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一
处方34、黄耆汤处方黄耆(细锉)半两,人参1两,白术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京三棱(锉)1两,芎䓖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诃黎勒皮半两,前胡(去芦头)半两,桔梗(炒)半两,柴胡(去苗)半两,牡丹皮3分,甘草(炙,锉)3分,芍药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胃热肠寒,食已复饥,小腹胀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2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处方35、大定志丸处方消石1两,丹砂1分,白茯苓(去黑皮)2两,人参2两。
制法上为末,粟米饭为丸,如弹丸大。
功能主治心脏实热,狂言妄语,心神不宁。
用法用量每服1丸,沙糖新汲水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处方36、大黄汤处方大黄(碎锉,炒令香熟)1两,当归(切,焙)半两,赤芍药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栝楼根半两,桂(去粗皮)半两,人参半两,赤石脂半两,麻黄(去节,先煎,掠去沫,焙)半两,牡蛎粉(微炒)半两,紫石英(碎)半两,甘草(炙,锉)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诸种风痫,吐痢寒热百病,不食。
用法用量7-8岁儿每服2钱匕,水1盏,加大枣3枚(擘),同煎至5分,去滓,1日4-5服,带热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一
处方37、大补元煎别名补元煎
处方人参少则用1-2钱,多则用1-2两,山药(炒)2钱,熟地(少则用2-3钱,多则用2-3两),杜仲2钱,当归2-3钱,山茱萸1钱,枸杞2-3钱,炙甘草1-2钱。
功能主治回天赞化,救本培元。主男妇气血大坏,精神失守。
用法用量补元煎(《经验广集》卷一)。元阳不足多寒者,加附子、肉桂、炮姜之类;气分偏虚者,加黄耆、白术,胃口多滞者不必用;血滞者,加川芎,去山茱萸;滑泄者,去当归,加五味、故纸之属;畏酸吞酸者,去山茱萸。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38、腹痛广济散处方人参1两半,厚朴8钱(制),当归3两,陈皮1两半,茯苓1两半,炙甘草5钱,生姜7片,砂糖3两(炒灰)。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胁肋腹痛,脉软弦涩者。
用法用量酒煎3钱,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产妇努力太过,中气大伤,不能统运营血,故胁肋胀满,腹痛不止。人参补中气之虚,厚朴散腹胁之满,当归养血以荣经,陈皮利气以和胃,茯苓渗湿气,炙草益胃气,煨生姜温胃散滞气,砂糖灰去宿生新血以行血滞也。为散酒煎,务使中气内充,则血不复滞,而经脉清和,何患胁肋疼胀不去乎。
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
处方39、大柴胡散处方柴胡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黄芩1两,赤芍药1两,枳实1两(麸炒微黄),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1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黄耆1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热病己得汗,热犹不解,腹胀烦躁,狂言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竹茹1分,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七
处方40、健脾汤处方人参3钱,白术3钱,当归3钱,白茯苓1钱,白芍1钱,神曲1钱,吴萸1钱,大腹皮4分,陈皮4分,砂仁5分,麦芽5分。
功能主治妇人伤食,误服消导药成胀,或胁下积块。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傅青主女科》卷下
处方41、健脾饮处方厚朴(去粗皮,锉碎,每1斤用生姜1斤,切薄片,烂杵,拌匀,酿1宿,慢火炒干,再炒热,用酸醋淬透,仍以慢火炒干)1两,人参(去芦)1两,白茯苓(去皮)2钱半,肉豆蔻2钱半,半夏(制)2钱半,益智仁2钱半,净香附2钱半,良姜(锉片,东壁土炒)2钱,诃子肉2钱,甘草(炙)5钱。
功能主治健脾养胃。主小儿泻利,呕吐,及诸病后气血虚弱,有痰恶心,腹中微痛,饮食减,精神慢。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2片,大枣1枚,煎7分,空心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活幼新书》卷下
处方42、接气饮处方人参5钱,白术5钱,黄耆5钱,麦冬5钱,茯苓3钱,当归3钱,贝母1钱,神曲1钱,炮姜5分。
功能主治妇人气虚,有怀妊至7-8月,忽然儿啼腹中,腹亦隐隐作痛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十二
处方43、柴胡人参汤处方柴胡(去苗)3分,人参3分,生干地黄(焙)3分,桔梗(锉,炒)半两,知母半两,紫菀(去苗土)半两,桑根白皮半两,枳壳(去瓤,麸炒令黄)半两,赤芍药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当归(微炙)半两,附子大者1枚(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产后失于将理,血气虚损,日渐困瘁,少寒多热,烦渴嗽逆,痰壅减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枚(擘破),同煎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四
处方44、骨髓丸处方牛骨髓250g,人参15g,熟地30g,龙骨30g,鹿角胶30g,冬虫夏草30g,制首乌30g,北沙参30g。
制法上为末,用煮熟的牛骨髓或少许蜂蜜为丸。
功能主治养肝肾,益精血。主白血病。
用法用量每服3g,日3次。
摘录《古今名方》引《锦方汇集》
处方45、桂附丸处方桂心1两,附子(炮制,米醋中浸,再泡3-5次,去皮脐)1两,人参1两,黄耆1两,陈皮1两,粉草(炙)1两,白术1两,木香1钱,乳香2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冷漏诸疮。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米饮送下。
各家论述原方有厚朴,无参、耆、陈皮。丹溪云,治冷漏与桂附丸,只有疮久不合,风冷乘之,血气不潮而成也。厚朴虽温,泻卫尤速,恐不若佐以参、耆、陈皮,庶与病情相得,故易之。
摘录《疡科选粹》卷六
处方46、茯神汤处方茯神(去木)1两,人参1两,酸枣仁(炒,去皮,别研)5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虚劳烦躁,不得睡。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加生姜半分(拍碎),煎至7分,去滓,空腹温服,日2次,夜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
处方47、大圣茯苓散处方茯苓、麦冬、香附、陈皮、厚朴、黄耆、紫苏、茯神、黄芩、黄连、川芎、当归、白芍、地黄、人参、白术、木香、甘草。
功能主治安心神,保胎定痛。主妊娠无外感症,血虚内热乘心,忽然心悸如怔忡状,醒则烦闷,睡则多惊,或卧中言语恍惚,加以臌胀腹满,连脐急痛,坐卧不宁,气逆迫胎。
各家论述妊娠患此,由受孕则血聚养胎,血已虚而又有邪热乘之,血虚则生内热。是方麦、神安神清心;四君、黄耆补气生血;芩、连清上、中二焦之热;四物养血益荣;陈、朴消胀除满;木、附通利三焦之气。本病则心悸,标病则胀满迫痛。此方标本两治而胎自安矣。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
处方48、救生散处方人参半两(去芦,切片),诃子半两(湿纸裹,煨熟,去核),白术半两(锉,炒黄),陈皮半两(去白,炒),大麦糱半两(炒黄),神曲(细锉,炒黄色)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安胎益气,易产。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煎6分,去滓温服。入月加1倍,用水2盏,煎1盏,温温空心服之。
摘录《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卷五
处方49、茯苓汤别名茯苓加减汤
处方赤茯苓(去黑皮)3两,陈橘皮(去白,焙)3两,泽泻3两,桑根白皮(锉)3两,芍药4两,白术4两,人参2两,桂(去粗皮)2两,石膏8两,半夏6两(汤洗7遍)。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胃中积热,食已辄饥,面黄肌瘦,胸满胁胀。
用法用量茯苓加减汤(《宣明论》卷一)。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
处方50、救生散处方厚朴(去粗皮,用甘草5寸拍破,水2碗,慢火煮令水减半,去甘草不用,只取厚朴干)1钱,白术(片切,蜜炙黄色用)1钱,人参1两,陈皮3分,五味子3分,紫菀3分,干姜3分,杏仁3分,桂心半两,甘草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吐泻后,壮热多睡,困倦,眼目上视,时发惊悸,手足瘈疭。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入生姜3片,大枣1个,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鸡峰》卷二十三
处方51、柴胡加大黄芒消桑螵蛸汤处方柴胡2两16钱,黄芩1两,人参1两,甘草(炙)1两,生姜1两(切),半夏1合(洗),大枣4枚(擘),芒消2两。
功能主治伤寒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而微利,服柴胡加芒消汤不解者。
用法用量前7味,以水7升,下芒消3合,大黄4分,桑螵蛸5枚,煮取1升半,去滓,温服5合,微下即愈。
各家论述《古方选注》:用柴胡汤,其邪必从少阳而来,热及于阳明者,加芒消;热实于阳明者,加大黄。其邪入阳明,而后可议下。然里虚之应下者,加芒消当佐人参以安中,若加大黄,当佐桑螵蛸固阴续绝以安下,此少阳而有阳明症者,下之之方也。
摘录《千金翼》卷九
处方52、草豆蔻散处方草豆蔻1两(去皮),高良姜1两(锉),丁香1两,白术1两,人参1两(去芦头),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缩砂1两(去皮),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木瓜2两(干者)。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霍乱,吐泻后转筋。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热生姜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处方53、大补元丸处方人参(去芦)2两,黄耆(去芦)4两,白术4两(泔浸),当归(酒洗)2两,生地黄(酒洗)3两,陈皮(去白)2两,白芍(酒炒)1两,黄柏(酒炒)2两,知母(酒炒)2两,山药2两,山茱萸(净肉)2两,枸杞2两,牛膝(酒洗)2两,杜仲(姜汁炒)1两5钱,远志(去心)2两,石菖蒲(去毛)2两,巴戟(去心)3两,破故纸(炒)2两,菟丝子(炒)2两,桔梗2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历节风。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用白滚汤送下;或淡酒、姜汤、清米饮送下亦可。
摘录《仁斋直指附遗》卷四
处方54、金沸草汤处方金沸草、橘红、官桂、人参、桔梗、白芍、半夏(少用)、细辛、赤茯苓。
功能主治胎前有痰,呕逆不定。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
处方55、柴胡散处方柴胡1两(去苗),白术3分,木香半两,紫菀2分(洗,去苗土),赤茯苓3分,赤芍药1两,鳖甲1两半(涂醋炙令黄,去裙襕),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人参3分(去芦头),前胡3分(去芦头),诃黎勒1两半(煨,用皮),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枇杷叶半两(拭去毛,炙微黄),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肺劳,胸膈壅滞,痰嗽不止,四肢无力,少思饮食。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柴胡汤”。
注意忌饴糖、羊肉、苋菜。
摘录《圣惠》卷二十六
处方56、鹿茸丸处方白马蹄5两,蒲黄4两,鹿茸4两,禹余粮4两,白马鬐毛4两,小蓟根4两,白芷4两,续断4两,人参3两,干地黄3两,柏子仁3两,乌贼骨3两,黄耆3两,茯苓3两,当归3两,艾叶2两,苁蓉2两,伏龙肝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血伤不止,兼赤白带下不绝,面黄体瘦,渐成劳疾。
用法用量每服20丸,加至40丸,空心饮送服,1日2次。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此方温中散瘀,兼得其奥,允为调适久崩之合剂。
摘录方出《千金》卷四,名见《普济方》卷三三○
处方57、黄耆汤处方黄耆3两,五味子2两,人参2两,麦门冬(去心,焙)2两,桑根白皮2两,枸杞1两1分,熟干地黄(焙)1两1分。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补肺平心。主肺消,饮少溲多。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2盏,煎取1盏,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八
处方58、大定心散处方人参(去芦头)1两,茯神1两,熟干地黄1两,远志(去心)1两,龙齿1两,白术1两,琥珀1两,白芍药1两,紫菀(净,去苗土)1两,防风(去芦头)1两,赤石脂1两,柏子仁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功能主治心风虚悸,恍惚多忘,或梦寐惊魇。
用法用量上为散。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惠》卷四
处方59、厚朴汤别名厚朴散
处方厚朴2两(去皮,涂姜汁,炙数遍令香),半夏2两,人参1两,甘草1两(炙)。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太阳病,发汗后,腹胀满。
用法用量厚朴散(《医方类聚》卷五十三引《神巧万全方》)。
摘录《医方类聚》卷五十四引《通真子伤寒括要》
处方60、橘皮散处方陈皮(去白,焙)2两,白术(炒)2两,诃黎勒(炮)1两,干姜(炮)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官桂(去粗皮)1两,木香(炮)1两,甘草(炙)1两,人参1两,槟榔(炮)1枚,草豆蔻(煨)5枚,半夏(汤洗7次,姜汁制)3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脾胃虚寒,洞泻不止,肠内雷鸣,气胀膨满,冷气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煎生姜、大枣汤调下。
摘录《奇效良方》卷十四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