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怎样认识“忧思”与失眠的

医药知识2023-02-08 22:10:56百科知识库

中医是怎样认识“忧思”与失眠的

所谓忧,即焦虑发愁、精神沉郁。悲与忧相似,同为肺志,可相合。思,是指集中精神,运用智慧,考虑问题的精神状态。忧思适度,为常人正常之生理心理现象;若忧思过度,即为非良性心理刺激的思维情绪,首先出现的多是失眠。
  (1)忧思致失眠:情志乃生来俱有,过则为病。善忧之人,一方面是气多消耗,《素问·举痛》曰:“悲则气消……”,气不足则精血虚,阴不敛阳,阴阳不交而失眠;另一方面,忧悲则心神不宁,导致躯体气机逆乱,脏腑失调而致失眠,如《灵枢·口问》说:“……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再者,忧则肝郁气滞,化火扰动心神而失眠,或伤及脾胃,“胃不和则卧不安”。思虑过度则伤脾,心脾血虚,神魂无主,而致失眠;正如《类证治裁》曰:“由思虑伤脾,脾血亏损,经年不寐。”思虑过度,还可致痰热内扰而不眠;《景岳全书》:“思虑过伤,火炽痰郁,而致不寐者多矣。”黄胜来研究失眠症的资料表明:67例成年男女失眠患者,病前性格有忧愁、多虑、内向个性特征者占97%。可见,“忧思”情志与失眠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实中,不少失眠患者躺在床上难入眠,而在不该睡的场合能睡着,如在开会时很快睡着。其原因是,他们在该睡的场合习惯于思维和忧愁烦恼,导致条件反射性的唤醒和失眠(西医称心理生理性失眠);而在不该睡的场合则无这些精神负担,就可入眠。说明“忧思”情志对失眠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2)失眠致忧虑,病因病证互为因果。如上所述,失眠患者,在性格特征上多表现为善忧多虑,他们患失眠,常伴有忧虑情绪,而忧虑情绪又反过来加重失眠,形成恶性循环,使病情复杂、迁延,酿成顽固性失眠。临床上,失眠伴忧虑者极为常见,可见于中医辨证中的任何证型。海南省安宁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对32例(男11例,女21例,均为成年人)失眠患者进行《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评定,结果94%的患者忧郁和焦虑分高于常规。它提示,这些患者存在忧虑过度、过分担忧、细心、刻板、难以下决心等个性情绪特点。这都充分说明忧思(虑)因素在失眠中的重要性。
  (3)社会因素的影响: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断发生着急剧的变化。社会高速发展,信息流量倍增,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人们的心理负担加重,在这种状况下,“忧思”致病因素也就相对显得更加突出。
  总之,临床所见,“忧思”情志与大多数失眠患者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或直接、间接致病,或与其他因素兼挟致病,或病因病证互为因果,且常贯穿于整个病程。我们重视了“忧思”情志对失眠的致病作用,在辨证施治基础上,加强情志调治,使病人充分认识“忧思”等不良情绪的性质、危害性,调动病人自身的积极因素和条件,提高了治疗成功的机会。临床经验证明,“忧思”的情志在失眠的发生、发展、转归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标签: 神经与精神科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