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的疾病中,有一种最易发生于睡眠时的疾病,医学称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本病初次发作时患者的年龄大多在20~40岁之间。男女均可得病。它是由于血液中的红细胞膜结构的异常,导致红细胞在血管内发生破裂、崩解,产生血红蛋白尿、贫血症状。本病起病缓慢,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发作常常是间歇性的,也可以因症状较轻而未引起病人的注意,也可以贫血出现后多年不发生。因而常不引起患者的重视,延迟诊断和治疗。
那么,血红蛋白尿有哪些特征呢?
血红蛋白尿的主要表现是尿色深如浓红茶以至酱油样。它最多发生于睡眠时,一般于半夜或清晨醒来时解出的尿最易出现这样颜色;如果睡眠改在白昼,则尿色的改变即发生于白昼睡眠后。但当发作严重时,不论夜晚或白昼均可发生,但白昼较轻。血红蛋白尿的发作往往是间歇性的,间歇时间自数周、数月至数年不等。约半数病人于起病时或起病后不久即有血红蛋白尿,但有些患者在贫血出现数月至数年后才出现,个别患者可以在整个病程中始终不出现这种症状,给诊断带来困难。因此对原因不明的慢性贫血患者来说,应长期观察自己夜尿和晨尿的颜色,以便能发现诊断本病的线索。血红蛋白可因精神紧张、感染、发热、输血反应、大量饮酒、过度疲劳、妊娠、疫苗接种、月经、外科手术、服铁剂药物等因素诱发。发作严重时可伴有腹痛、腰痛及高热等症状,部分病人可并发胆石症,急性肾功能衰竭、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栓闭塞等。约有25%的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可继发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称为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综合征(AA-PNH综合征)。
本病目前尚无特殊治疗,但如能早期确诊,某些措施常能使溶血和贫血减轻,从而延长生命。如雄激素能刺激造血功能,对部分患者能使血红蛋白上升,纠正贫血。强的松的应用,能使部分病人溶血减轻。输血不但能直接使贫血减轻,还能通过一系列相关作用,使溶血减轻。近年来已有报道,病人经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相合的异基因骨髓移植后获得治愈,给本病的治疗带来一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