栝楼薤白白酒汤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2味。
栝楼薤白白酒汤的基本资料
栝楼薤白白酒汤(《金匮》卷上)别名瓜蒌薤白白酒汤。
处方栝楼实1枚(捣),薤白半斤,白酒7升。
功能主治胸痹。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
用法用量瓜蒌薤白白酒汤(《冯氏锦襄》卷七)。
各家论述《古方选注》:君以薤白,滑利通阳;臣以栝楼实,润下通阴;佐以白酒,熟谷之气上行药性,助其通经活络,而痹自开。
栝楼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卷上)处方栝楼实1枚(捣)薤白12克 白酒700毫升
功能主治通阳散结,行气化痰。治胸阳不振,气滞痰阻,致成胸痹,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者。
用法用量上三味,同煮取200毫升,分二次温服。
备注本方所治胸痹,是由胸阳不振,痰浊上壅所致。方中栝楼化痰通痹,理气宽胸为君;薤白温通胸阳,散结下气为臣;更以白酒辛散上行,既可温煦胸中之阳,且能疏通胸膈之气为佐使。三药相合,使痰浊得化,胸阳得振,气机通畅,则胸痹自除。
栝楼薤白白酒汤相关中药材
1、栝楼别名果裸,王菩,地楼,泽巨,泽冶,王白,天瓜,瓜葵,泽姑,黄瓜,天圆子,柿瓜,野苦瓜,杜瓜,大肚瓜,药瓜,鸭屎瓜,果裸,瓜蒌,狗苦瓜,山金匏,大圆瓜,吊瓜。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栝楼的果实。霜降至立冬果实成熟,果皮表面开始有白粉并为淡黄色时,即可采收。连果柄剪下,将果柄编结成串,先堆积屋内2~3天,再挂于阴凉通风处晾干(2个月左右);然后剪去果柄,用软纸逐个包裹,以保持色泽。防止撞伤破裂,否则易生虫发霉。
生境分布生长于山坡草丛、林边、阴湿山谷中。亦有栽培。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主产山东、安徽、河南等地。
性状干燥果实呈长椭圆形或卵圆形,长约9厘米,直径约6厘米。果皮橙黄色或土黄色,微有光泽,皱缩,顶端有圆形的花柱残存,基部略尖,有果柄的残余,果柄部周围的果皮上有放射状纵沟。质重,剖开后内表面黄白色,并有纤维,肉质胎座多巳缩成粘丝状,种子集结成团。气如焦糖,味略甜。以个大、不破、色澄黄、糖味浓者为佳。
功能主治润肺,化痰,散结,滑肠。治痰热咳嗽,胸痹,结胸,肺痿咳血,消渴,黄疸,便秘,痈肿初起。①《别录》:“主胸痹”②《本草图经》:“主消渴”③成无已:“通胸中郁热”④《伤寒类要》:“治脾瘅溺赤出少,惕惕若恐”⑤《品汇精要》:“消结痰,散痈毒”⑥《纲目》:“润肺燥,降火。治咳嗽,涤痰结,利咽喉,消痈肿疮毒”⑦《江苏植药志》:“治水肿”⑧《山西中药志》:“瓜瓤洗手,治冻裂”
备注同属植物圆子栝楼、长萼栝楼的果实,在少数地区亦作栝楼入药。
2、薤白别名薤根,藠头,大头菜子,野蒜,小独蒜,小蒜,宅蒜,薤白头,薤根,藠子,野薤,野葱,野白头。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或薤的鳞茎。北方多在春季,南方多在夏秋间采收。连根挖起,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用沸水煮透,晒干或烘干。本品须置干燥处,防潮防蛀。
生境分布主产东北、河北、江苏、湖北等地。
性状干燥鳞茎,呈不规则的卵圆形。大小不一,长1~1.5厘米,直径0.8~1.8厘米,上部有茎痕;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半透明,有纵沟与皱纹,或有数层膜质鳞片包被,揉之易脱。质坚硬,角质,不易破碎,断面黄白色。有蒜臭,味微辣。以个大、质坚、饱满、黄白色、半透明、不带花茎者为佳。
功能主治理气,宽胸,通阳,散结。治胸痹心痛彻背,脘痞不舒,干呕,泻痢后重,疮疖。①《本经》:“主金疮疮败”②《别录》:“归于骨。除寒热,去水气,温中散结。诸疮中风寒水肿,以涂之”③《千金·食治》:“能生肌肉,利产妇。骨鲠在咽不下者,食之则去”④唐本草》:“白者补而美,赤者主金疮及凤”⑤《食疗本草》:“治妇人赤白带下”⑥《本草拾遗》:“调中,主久利不瘥,大腹内常恶者,但多煮食之”⑦《本草图经》:“补虚,解毒。”“主脚气;煮与蓐妇饮之,易产”⑧《本草衍义》:“与蜜同捣,涂汤火伤”⑨《用药心法》:“治泄痢下重,下焦气滞”⑩《纲目》:“治少阴病厥逆泄痢,及胸痹刺痛,下气散血,安胎。”“温补助阳道”⑾《本草备要》:“利窍。治肺气喘急”⑿《本经逢原》:“捣汁生饮,能吐胃中痰食虫积”⒀《岭南采药录》:“和生盐捣烂敷疮;被铁针伤,留铁锈于肌肉,敷之可以吸出。能发散解表,健胃,开膈”⒁《南京民间药草》:“打烂外敷,治各种疮疖。另外取野菊花煎水内服”
备注除小根蒜及薤的鳞茎作薤白使用外,尚有山东产的密花小根蒜;东北产的长梗薤白;新疆产的天蓝小根蒜的鳞茎在少数地区亦作薤白使用。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