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aixibao
[外文]:leukocyte
一类无色、有核的血液细胞,旧称白血球。分为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三类,执行免疫功能。正常人安静时白细胞数量为4~10×109/L(4000~10000/mm3),少于4×109/L(4000/mm3)或多于10×109/L(10000/mm3)表示过少或过多。其中粒细胞占50~70%,淋巴细胞占20~30%,单核细胞占3~8%。白细胞数值生理波动甚大,可受运动、情绪、进餐的影响,在女性更受月经和妊娠的影响。在同一个人,早晨白细胞数值较低,午后较高。白细胞均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不同种类的白细胞担负不同的免疫功能。粒细胞直径约12~14┢m,核?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90829.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史忠蹲矗屑溆邢杆肯嗔朔忠妒?~5个,多为3~4个。单核细胞直径15~20┢m,是血液中最大的细胞,核为圆形或肾型,胞浆呈灰蓝色。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胞浆内都含有许多颗粒,粒细胞颗粒稍大,单核细胞颗粒细小。这些颗粒内含氧化酶、蛋白水解酶和杀菌物质。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胞浆内有复杂的微管和微丝系统,内含肌动蛋白、肌纤蛋白和肌动结合蛋白,这些是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自主运动的物质基础。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具有游走、趋化、蚕噬、消化和杀菌能力,能识别侵入机体的病原微生物、异物、体内衰亡组织和细胞、体内发生突变的畸形细胞,并将其直接吞噬或由一些免疫体液因子(如抗体)介导吞噬,然后消化予以清除,在机体内起着卫士和清道夫作用。淋巴细胞是最小的血细胞,直径约6~8┢m,核圆形或卵圆形,一侧有凹痕。结构致密。淋巴细胞不是终末细胞,在外来因素刺激下可进一步分化增殖。淋巴细胞也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但其发育、成熟途径与其他白细胞不同,一部分生成后随血流到胸腺,在胸腺激素作用下发育成具有功能的T细胞(占周围血淋巴细胞的80~90%),另一部分需在骨髓或肠道淋巴组织内发育成具有功能的B细胞(占血中淋巴细胞10~20%)。T和B细胞生成后,又不断在血液和脾、淋巴组织间循环往复,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
粒细胞
胞浆内含有特殊的嗜色颗粒,可根据颗粒嗜色性的不同分为3种:中性粒细胞,胞浆内用赖特尔氏染色可见大量淡红色或红紫色的细小颗粒;嗜酸性粒细胞,胞浆满布粗大染成鲜红色的嗜酸性颗粒;嗜碱性粒细胞,胞浆内含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嗜碱性颗粒。
生物化学和代谢特点嗜苯胺蓝颗粒从早幼粒细胞阶段开始出现,以后不再生成。为溶酶体,含有多种酸性水解酶、溶菌酶、髓过氧化物酶。至中幼粒阶段粒细胞内出现特异颗粒,即中性、嗜酸和嗜碱颗粒,可据此把粒细胞分为 3种。中性颗粒除含溶菌酶外还有乳铁蛋白、吞噬细胞素和阳离子蛋白。乳铁蛋白与细菌生长所需的铁离子有强大的亲和力,可降低铁的浓度至细菌需要水平以下起到抑菌和杀菌作用;吞噬细胞素有广谱抗菌作用;阳离子蛋白有抗凝、抗菌和抗组织损伤作用。嗜酸性颗粒的基质为富含精氨酸的碱性蛋白,其内含有髓过氧化物酶及磷脂酶D和芳基硫酸酯酶B,参与抗过敏作用。嗜碱性颗粒含有组胺、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A,这些物质释放出后可引起哮喘、荨麻疹等过敏症状,同时又能吸引嗜酸性粒细胞。粒细胞的能量主要来自糖酵解,正常情况下磷酸戊旁路仅供总能量的1~2%,当吞噬时,旁路代谢供能可增至30%,因粒细胞内线粒体少,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供能仅占少部分。
生成和分布人体粒细胞大部分位于骨髓和血管外组织间隙中,少数处于血流中。骨髓内中性粒细胞总数为13.0±5.7×109个/kg,正常时近成熟的中性粒细胞90%储存于骨髓,10%左右释放入外围血,称为血液粒细胞总池。其中一半在血液中自由循环,称粒细胞循环池。另一半粘附于毛细血管壁,称边缘池,二者可自由交换,构成动态平衡。粒细胞从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而来,在成熟过程中,细胞核核仁消失,染色质变粗凝成块,胞浆嗜碱性消失,出现特异颗粒,细胞分裂能力至晚幼粒阶段已消失,骨髓中从原粒至中幼粒可分裂4~5次,1个原粒细胞最终可生成16个晚幼粒细胞。从原粒至成熟粒细胞约需2周,感染时此周期可缩短。粒细胞在血循环内仅停留约6小时,即穿过血管壁进入组织,1~2天后衰亡或被破坏,少部分可随唾液、尿、消化液排出体外。
粒细胞的生成调节干细胞阶段调节见红细胞。
(1)集落刺激因子 (CSF)。粒系祖细胞增殖和分化需一种或几种糖蛋白类物质存在,与粒系细胞有关的刺激因子是粒-巨噬集落刺激因子(GM-CSF)、粒-集落刺激因子(G-CSF)、多系集落刺激因子(multi-CSF)。这些因子由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目前已能提纯,用基因工程手段生产亦已成功,并已用于临床。炎症能刺激这些因子的生成。现已知控制GM-CSF生成的基因在5号染色体长臂上,长度为2.5千碱基(Kb)。CSF除能刺激祖细胞增殖外,对骨髓中有分裂能力的幼稚细胞均能促进增殖,抑制其分化,使细胞周期缩短。并促进成熟细胞的杀菌、趋化性作用。
(2)促白细胞释放因子。一组结构不同但都有促进粒细胞从储存池释放作用的蛋白质,包括白细胞生成素G等。
(3)粒-单系造血的抑制因子。包括乳铁蛋白,存在于粒细胞颗粒中,抑制巨噬细胞产生CSF,抑制粒-单系造血;巨噬细胞释放的前列腺素E,抑制粒-单系祖细胞;乳铁蛋白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抑制粒-单系祖细胞增殖和分化,限制粒、单核细胞生成;粒细胞抑制素抑制幼稚粒细胞合成DNA作用而延长细胞周期,延缓细胞分裂,是一种存在于粒细胞和血清内的小分子多肽。
嗜中性粒细胞的功能嗜中性粒细胞是机体第一线最活跃的游走性吞噬细胞,具有游走、趋化、吞噬和杀菌功能。
(1)游走性。中性粒细胞能作变形运动,形成伪足,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之间钻出血管外,在组织中游走。其变形的物质基础是胞浆内复杂的微管、微丝系统和三种运动蛋白(肌纤、肌动和肌动结合蛋白)。细胞前向运动时,三种蛋白质均集中于细胞前面,并协同收缩,促使伪足形成。
(2)趋化性。嗜中性粒细胞由无规则运动转为朝向刺激方向的直线运动的过程叫趋化。引起趋化的物质有:细菌产生的多肽和脂类、激活的补体、激肽释放酶与激肽、抗原-抗体复合物、淋巴因子和组织细胞损伤后的释放物。
(3)吞噬。一种原始的细胞功能,也是基本防卫机制之一。被吞噬物首先被调理素(常见者为IgG和C3补体)包裹,然后被嗜中性粒细胞识别。嗜中性粒细胞细胞膜表面有许多IgG的Fc段受体和C3受体,与被吞噬物表面有IgG和C3结合,然后嗜中性粒细胞伸出伪足,完全包裹住被吞噬物,被吞噬物脱离细胞膜进入胞浆内形成吞噬小泡,胞浆内一些颗粒附着于吞噬小泡上,溶解小泡膜后颗粒断裂排出过氧化物酶、酸性水解酶、溶菌酶及阳离子蛋白、吞噬细胞素等。这些酶和蛋白质具有溶解、破坏被吞噬物作用。嗜中性粒细胞的杀菌机制分氧化和非氧化杀菌作用。氧化杀菌依赖过氧化氢-卤素-髓过氧化物酶系统,分三个步骤:葡萄糖分解加强供应吞噬时所需能量。磷酸吡啶核苷(NADH、 NADPH)氧化酶活性增强,使NADH、NADPH与氧生成过氧化氢(H2O2)。此外中性粒细胞内的D-氨基酸氧化酶催化细菌壁上的D-氨基酸氧化生成H2O2。髓过氧化酶催化H2O2与氯、碘离子反应生成次氯酸和次碘酸,这两种物质与细菌细胞壁上酪氨酸结合起到破坏细菌细胞壁的作用。非氧化杀菌机制是吞噬小泡形成后泡内pH值下降,其酸化环境适宜杀菌酶作用,溶菌酶、蛋白水解酶、乳酸铁、阳离子蛋白等都有杀菌作用。
嗜酸性粒细胞基本无杀菌能力,但细胞内含有组胺酶、磷脂酶,破坏嗜碱粒细胞所释放的活性物质,起到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速发性过敏反应中的作用,同时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
嗜碱性粒细胞其嗜碱性颗粒内含组胺、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嗜酸细胞趋化因子 A。当使机体致敏的物质再次进入机体后,与IgE结合成复合物,IgE的Fc段与嗜碱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激活嗜碱细胞使其释放各种活性物质(见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
单核细胞
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至粒-单系祖细胞后,进一步分化为单核系祖细胞,再经过原单核细胞和幼单核细胞阶段,分化为成熟单核细胞。单核细胞一生成即离开骨髓入血,生成率为7×109/kg/h。血中的单核细胞大多贴附在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小部分参加循环。单核细胞在血中短期停留后很快进入组织中,发育成巨噬细胞。巨噬细胞体积大,直径20~80┢m,含有一个或几个核,胞浆多,细胞器发达。在各浆膜腔、肺泡、肝、脾、淋巴结、骨髓、骨、神经组织等处都含有丰富的巨噬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是:吞噬和杀死病原微生物;清除衰亡组织;加工和处理抗原并呈递给淋巴细胞,介导细胞免疫;识别和杀伤异己、突变细胞;分泌CSF和前列腺素E,调控粒系和巨噬系造血,运送铁参与红系造血;在创伤愈合和胚胎组织重建中起作用。单核细胞在骨髓生成过程中受GM-CSF、M-CSF调节、组织中巨噬细胞受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调节,包括巨噬细胞激活因子 (MAF)、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和趋化因子调节(见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具有与抗原起特异反应的能力,又称免疫细胞,成人淋巴细胞总数估计超过1012个,总重量在1kg以上,占人体重1.5%(见淋巴细胞)。
白细胞抗原系统
血细胞上载有的遗传决定的同种族中个体间不同的抗原称为同种抗原,分两大类:一类为所有血细胞所共有的抗原系统,如A、B抗原及Rh血型系统的D、H、M、N抗原;另一类与红细胞无关,其中最主要的是白细胞、血小板所共有的抗原,其抗原表现为多态性、称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 (HLA)。已确认其基因存在于人第6号染色体长臂上,在淋巴细胞表面决定簇中表达血清学和化学特性。基因在染色体上有 5个表达位点、称为HLA-A、B、C、D、DR,各位点复等位基因编码的同种抗原有100余个,决定特异性的细胞表面结构。如HLA不同的细胞、组织、器官进入受体,可引起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在供体和受者间导致同种移植免疫排斥。因而检测 HLA是否匹配和其程度是器官组织移植成功与否的决定性条件。目前HLA抗原系统多应用于研究临床上一些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法医学上血缘亲属鉴定及某些肿瘤如淋巴瘤的发生,其重要性愈来愈为人所认识。(见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临床联系
白细胞增多又分:
(1)中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各种细菌感染、组织损伤、出血、肿瘤、血液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溶血性贫血等。
(2)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过敏性疾患如哮喘、血管性水肿、药物过敏、寄生虫病等。临床常见一组所谓特发性嗜酸细胞增多症,往往是由于某些过敏原(如寄生虫、环境异物、真菌等)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动脉炎也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3)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慢粒白血病。
(4)淋巴细胞增多。常见于急性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慢性感染如结核、梅毒、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5)单核细胞增多。常见于伤寒、疟疾、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等。
白细胞减少常见粒细胞减少。
(1)粒细胞生成障碍。干细胞因物理、化学、药物、生物等因素而受损,如放射线、苯中毒、氯霉素、病毒等引起粒细胞缺乏,或由于遗传原因使干细胞造血不良。另一原因为干细胞成熟障碍,如缺乏维生素B12、叶酸,受某些药物如苯妥英钠影响或由于先天原因导致幼稚粒细胞不能发育成熟即在骨髓中破坏。
(2)粒细胞破坏过多。免疫性:血中有针对粒细胞的抗体或抗原抗体复合物粘附粒细胞表面使粒细胞易被破坏,如红斑狼疮,原发性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氨基比林、消炎痛等药物引起粒细胞减少。非免疫性:重度感染消耗粒细胞过多和脾机能亢进或吞噬细胞异常增多如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3)粒细胞分布异常。粒细胞总数未变,但血循环中减少。见于饥饿、疟疾等。
- 参考书目
- 郁知非:《现代血液病学》,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杭州,1989。
- W.J.Williams et al.,Hematology,4th ed.,McGraw-Hill Publishing Company,New York,1990.
参考文章
- 鸡卡氏白细胞虫病的防治鸡
- 卡氏住白细胞虫病鸡
-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的临床应用药学
- 卡氏白细胞虫病如何预防鸡
- 鸡病防治-原虫病-鸡住白细胞原虫病鸡
- 产蛋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的诊治鸡
- 自拟常山白头翁汤治疗鸡住白细胞虫病鸡
- 鸡住白细胞病的流行特点鸡
- 一起雏鸡感染住白细胞虫病的诊治鸡
- 鸡白细胞虫病的诊断与防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