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人们受传统意识的影响,对现代医学科学知识缺乏了解,过分强调“精液”的作用,认为“精液”的流失,会给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实际这种不必要的担忧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分析这种说法的缘由可能是人们对“精”的曲解。
中医认为“精、气、神”为人之三宝,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的来源有二个方面,一是与生俱来,禀受于父母,为先天之精;一是来源于饮食营养物质所化生,主要靠脾胃的运化机能,为后天之精,具有滋养全身组织器官的作用。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出生之前,先天之精为后天之精准备了物质基础,出生后,先天之精需依赖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养和培育,才能不断地发挥其作用。二者结合,藏之于肾,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需要。精能化气,气能生精,精与气相互滋生。人从幼年开始,肾中精气逐渐生长,有齿更、发长的生理变化。发育到青春期,男子性机能趋向成熟,有精液排泄。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男子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女子有月经来潮。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明代医家龚廷贤也认为,“少年壮盛……泄如瓶之满而溢也,”是为无病,对于不是过频的遗精大可不虑。
古代中医房中术,多数赞成夫妻性生活做到有一定节制,认为善于养生的人,要做到积精少泄,节欲固精,精足气旺,精力充沛,神形聪慧。精液不可遗泄过多,精亏不足时需注意调养和补益,夫妻交合过多,男子射精过频会出现疲倦乏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不适,这些对健康来说是不利的。
这里要提出的是要把性高潮时男子排泄的精液与中医所说的“精”区别开来。上面谈到精的生成和作用,提到藏之于肾的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人的五脏六腑均有各自的精气,这种精气就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不可动辄即泄。要把生殖之精与脏腑之精区别开来,把广义之“精”与狭义之精液区别开来。由此看来,“一滴精,十滴血”的说法是不科学的,是没有理论根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