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bing tongji
[外文]:morbidity statistics
通过对人群中某种疾病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取得某种疾病在人群中存在、发生的频度和特征的数量指标,用以研究居民健康状况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疾病统计能摸清疾病在人群中发生、流行的规律和对居民健康和劳动能力影响程度,居民的健康水平和自然、社会生活、劳动条件对疾病发生及蔓延的影响。它为编制保健工作计划,开展病因研究,拟定旨在降低居民的患病率和因病缺勤率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疾病统计指标的动态分析也是评价医疗卫生工作质量和考核病伤防治措施效果的一种重要分析方法。
疾病统计中的疾病概念疾病是人体受到致病因素侵袭并在一定条件作用下所发生的一种复杂过程,在此过程中损伤、障碍和防御、代偿两类现象同时存在。随着医学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疾病”的概念也在不断地改变。例如,现在应用某些早期诊断方法可以发现一些毫无主观症状的癌症病人。“疾病”作为一个统计观察单位不如“死亡”明确。在进行疾病统计研究时,常是根据不同的目的、具体条件和实际需要来规定“疾病”的概念。例如:门诊疾病、住院疾病、缺勤疾病等的统计对象是指到医疗机构的门诊部、急诊室就诊,或请医师出诊,并经医师诊断为患某种疾病者。住院疾病的统计对象是,经医师诊断后收住院并经诊治的疾病。缺勤疾病的统计对象是,经医师诊断为有病,并开具因病伤休工证明者。在用询问调查方法研究居民中疾病发生和存在状况时,一般规定自觉有病并经医疗机构诊治者,以及自觉有病虽未经医师诊断但采取某种治疗措施者,和虽未经诊断和治疗但休工或卧床一天以上者(学生休课、婴幼儿停止正常活动),都作为疾病调查的统计对象。某种疾病的早期无症状而未能确诊者和症状固定的残疾者,如聋、哑、盲或肢体残缺等,一般不作为疾病调查的统计观察单位。但在残疾调查中,这些又成为专门调查对象。
疾病的特征从疾病统计的角度看,疾病有如下特征。
(1)疾病的多次性。一个人在一定期间内可以患几次不同的病,或重复患一种病,也可以在同一期间内患几种病。
(2)疾病的期间性。不同疾病的病程长短不等,同一种疾病每个病人的病程也不相同,如糖尿病、高血压病等,往往可以延续许多年。对于一些疾病,有确定其潜伏期与传染期的问题。由于这些情况,就有统计期限问题。
(3)疾病转归的多样性。不同疾病的转归不同。如感冒几乎都能痊愈,肝癌则至今较少活过五年或十年;但多数疾病的转归是复杂的,交错的,同一种疾病有的痊愈、有的好转,有的未愈,甚至恶化,死亡。由于这些情况的存在,进行疾病统计研究时,必须明确规定转归标准及反映疾病转归的统计指标。
疾病统计观察单位包括以下内容:
(1)发病与患病。前已提及疾病有期间性,故在确定疾病统计指标时,必须考虑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和患有的期间性。在一定期间内,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和患有的情况如下:
“A”,在一定期间内发病,又在该期间内痊愈(或其他转归)。许多急性传染病及呼吸系、消化系感染均属这种情况;
“B”,在一定期间内发病,但在该期间未愈而延续下去。少数急性病和多数慢性病属于这种情况;
“C”,在规定统计期间前发病,延续至本期间内转归。少数急性病和多数慢性病属于这种情况;
“D”,在规定统计期间前发病,延续至本期间内病仍未愈,延续下去。属于此类型的都是慢性病。
若要统计某病在某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发病情况,则只包括“A”与“B”两种病例,而要统计其患病情况,则应包括“A”、“B”、“C”、“D”四类病例。
(2)病人与病例。疾病统计的计算单位可以是一个人的患病病例数,也可以是一个患病的人。前者以病例为单位,后者以病人为单位。“病例”与“病人”的概念是有区别的。一个“病人”可以同时患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从而作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病例”。
疾病统计资料的搜集与整理疾病统计资料搜集,根据研究目的分为两大类,经常性登记和一时性调查。经常性疾病登记的种类有一般患病率统计、缺勤患病率统计、急性传染病统计、慢性病(如结核病、高血压、肿瘤、糖尿病、精神病等等)统计、门诊疾病统计、住院疾病统计等。一时性专题疾病调查,可用以搜集居民全面的患病资料,如居民两周病伤的调查;也可用以研究单一疾病,如某种慢性病(高血压病)的调查,某疾病(如肺癌)的流行学调查;还可结合重点疾病的防治工作进行,以分析病因,拟定防治措施,指导防治实践与考核防治效果。
疾病资料的整理步骤是:按统一制定的国际疾病分类,确定统计分析用的疾病分组及与疾病有关的特征分组,将疾病资料进行列表、归纳。
疾病统计的基本指标可分为四类:
(1)反映发病与患病水平的指标,有发病率与患病率。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年、季、月等)某人群中发生某种疾病的频率,反映某人群在该期内某病的发病水平。
式中K=100%、1000‰、10000圢...等。
患病率反映人群中某病患病频度的指标。根据观察时间可分为时点患病率(一般通称的患病率)与期间患病率。
式中K=100%、1000‰、10000圢...等。
式中K=100%、1000‰、10000圢...等。
对慢性病来说,往往某一时点检查所得的时点患病率与年度患病率是基本一致的,故一般都以某病(时点)患病率来反映某病在一定人群中的患病水平。
(2)反映疾病危害居民生命严重程度的指标,如某病死亡率(每10万人口中因患某病而死亡者的数目)。某病病死率(某病患者中的病死数,以百分率表示)。
(3)反映疾病对劳动生产力影响程度的指标,如缺勤患病率(平均每百职工因病伤缺勤事例数)、因病伤缺勤率(平均每百劳动日职工因病伤缺勤日数)、平均每例缺勤日数。
(4)反映疾病防治效果的指标:如治愈率、有效率、生存率、病死率等。
疾病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有以“例”为单位统计分析和以“病人”为单位统计分析两种。以“例”为单位统计,可以分析总的患病的水平,分析人群患病的动态变化的规律,分析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分析不同人群患病(或发病)率的特征,结合人群的社会生活劳动等各方面条件,探讨病因,提出防治对策。以“病人”为单位统计分析可以进一步研究人群的健康状况,探讨影响疾病发生蔓延的种种因素,确定重点防治对象,指导计划防治工作,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