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enyi
[外文]:pestilence
具有温热病性质的急性传染病。发病急骤,患者临床表现相同,且病情危重,并可引起大流行。如西医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鼠疫、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染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急性传染病出现大流行时,即统称温疫。
疫在古代文献中又称做瘟疫。瘟和疫同义,均指传染病。温疫是指传染病中以热证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瘟疫。以寒证为主要症状者则称做寒疫。寒疫初起虽有发热、恶寒、无汗等表寒征象,但其化热入里,与温疫并无二致,所以近世著作不再有寒疫的论述和报道。
对于温疫和温病的概念,前人曾有过不同的认识。如明代吴又可认为温病即是温疫:“热病即温病也。又名疫者,以其延门阖户,又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之谓也。”(《温疫论·正名》)清代周扬俊则认为温病与温疫不同:“一人受之谓之温,一方受之谓之疫。”清代陆九芝更明确地指出,温病与温疫的区别在于“传染与不传染”。上述观点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因为温病是外感热病的统称,所包括的病种很多,有的传染性强,易于出现大流行,有的传染性弱,也有不传染的,所以把温疫与温病完全不加区分是不对的。但大多数温病都有传染性,不能说温病不传染,只有温疫传染。而且传染与流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现代比较一致的意见是,温病泛指外感热病,无论其传染性强弱、流行性大小,均属温病范围。温疫则属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病情危重凶险并具有大流行特征的一类疾病。
关于疫的记载,早见于周代《礼记·月令》。如“孟春行秋令,则民病大疫”,意即自然气候的严重反常,是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重要原因。《素问遗篇·刺法论》谓:“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更明确地指出了疫病的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汉代以来,历代史书都有疫病流行的记载。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疫病并未形成独立的理论临床体系,一直属于广义伤寒范围。明代吴又可的《温疫论》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专书,书中提出了许多创造性的见解,如在温疫病因上,大胆地否定了传统的六淫病因说,提出疠气(又称戾气、异气、杂气)致疫的观点,在感邪途径上,强调邪从口鼻而入;在治疗原则上,主张疏利祛邪为主等。戾气说已涉及到传染病的特异性致病因子,这在现代病原微生物学建立之前,是一重大创见。但从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角度来说,其实质仍然没有脱离传统的六淫证治的范围。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等,把温疫归属于温病学的范围,纳入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如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将温病分为风温、湿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9种。
现代普遍采取了科学的预防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温疫的流行,不少温疫已绝迹(如鼠疫)。广大医务工作者运用温病学的理论和方法,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肝炎等急性流行传染病取得了很大成绩,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不少新的认识和经验。例如不同温疫的病名基本上采用西医学病名;在诊断上采取中西医双重诊断的方法;在疗效的总结上,采取了成百上千例的大宗病例与典型病案相结合的形式;在治疗上,基本上形成了专方专药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格局,具有高效、速效的注射剂及大输液制剂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汤剂、丸剂、散剂在重危急证的抢救上缓不济急的局面等。
参考文章
- 温疫中医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