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aohua xitong X shexian jiancha
[外文]:radiologic examination of digestive system
主要包括对胃肠道、肝脏、胰腺、胆道系统以及与消化系统有关的脾脏的 X射线检查。对胃肠道、胆道系统的诊断准确性很高。 X射线胃肠道双重对比造影、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选择性腹腔内动脉造影、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成像(CT)等新技术,使X射线检查在胃肠道、胆道、肝脏、胰腺、脾脏等都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X射线检查的优点是痛苦少、易接受、准确性高;缺点是设备较为昂贵,专业人员要受严格的培训,X射线对人体也有一定的损害。虽然这种损害完全可以大大减少甚至避免,但某些对X射线敏感的患者(如造血系统疾病患者)、孕妇等应慎用。
消化系统常用的 X射线检查方法有胃肠道造影、腹部血管造影、电子计算机 X射线断层成像及腹部平片检查。
胃肠道造影由于胃肠道与周围器官组织的密度大致相同,缺乏自然对比,因而普通透视及X射线平片不能清晰地显示它们的影像,必须借助于造影剂才能观察其形态及运动功能的改变。常用的造影剂为硫酸钡,其特点是无毒,并不被人体所吸收。当有胃肠道梗阻或穿孔时,需用含碘水剂作为造影剂,常用的检查方法有食管吞钡检查、上部胃肠道造影检查、小肠造影检查以及钡剂灌肠检查。
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是1960年代发展起来的方法。首先向胃肠道内同时注入两种不同性质的对比剂── X射线不能透过的硫酸钡和X射线极易透过的空气,然后进行X射线检查,可获得清晰的粘膜影像;双重对比造影技术对硫酸钡的质量、浓度,操作者的技术熟练程度以及X射线机的性能等都有严格的要求,能清晰地显示出胃肠道粘膜的细微结构,特别对消化道癌肿的早期诊断起了重要作用。已广泛应用于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及结肠的检查。
胃肠道造影主要观察胃肠道的外形、大小、粘膜表面以及其在体内的位置、走行和运动功能的改变。
尽管食管、胃、小肠、结肠等的外形有区别,但它们均为管状结构,外壁光滑、平坦、柔软。当消化道存在持久性的局部凸出或凹陷时,则可显示病理改变,向管腔外突出的阴影(称龛影)常表示有溃疡形成;不规则、边缘不整齐的龛影多为恶性溃疡。胃肠道憩室显示向腔外突出的阴影,形态规则、光滑、柔软,有时可随肠道蠕动而变形,向腔内突出的阴影,常表现为充盈缺损,多为肿瘤或炎性肿块,在双重对比造影时,则表现为有清晰轮廓的团块阴影,其密度较周围组织稍高。局限性凹陷常称为变形,如十二指肠球疡引起球溃部持久变形,胃溃疡引起环形肌挛缩或瘢痕形成造成切迹等。
胃肠道大小的变化在 X射线造影时表现为狭窄或扩张。造成胃肠道狭窄的原因很多,如肿瘤组织浸润可使局部管腔呈不规则狭窄、管壁僵硬、移动性差,与正常组织界线较为分明;炎性纤维组织增生造成的狭窄,其边缘多不规则,范围较广,与正常组织分界呈过渡性改变;外压性狭窄多为单侧性,粘膜表面正常。功能性痉挛多为对称性,壁柔软,变化为暂时性。造成胃肠道扩张的原因可有肌张力低下或局限性梗阻;如幽门梗阻时,胃极度扩张,并有液体及气体淤积,早期时胃蠕动增强,晚期时胃蠕动减弱。贲门口狭窄或肿瘤造成梗阻时,食管腔扩张并有吞咽后食物贮留现象。
胃肠道粘膜的表面微细形态通过双重对比造影能得到清晰的显示,如胃粘膜表面的胃小区、结肠粘膜表面的无名沟等。胃小区形态的不同常能代表胃粘膜炎症变化的程度,粘膜皱襞的增宽、肥厚常能代表增生性改变,如较柔软、压迫下易变形,则可能为炎症性变化,若僵硬、固定则多为肿瘤浸润所致;皱襞的变平、消失可能为胃萎缩;皱襞集中一处,常由溃疡侵犯粘膜下层或肌层愈合处产生瘢痕收缩所致;集中皱襞先端的肥大、突然中断、变细、融合等症,常由恶性肿瘤细胞的浸润、破坏所致,某些早期胃癌常有此种表现;粘膜表面的限局性斑点状钡剂存留,多为较浅的凹陷性病变所致,如浅溃疡、糜烂等。
X射线所能观察到的功能性改变,包括肌张力、蠕动、排出和分泌等变化。所谓张力的改变是由胃肠道平滑肌收缩能力的紊乱所致,如幽门痉挛、无力胃等,蠕动的改变表现于蠕动波出现的频率、波幅的深浅、波行的速度和方向等方面,如十二指肠球溃疡时可见胃蠕动增强;在肿瘤浸润区,蠕动多减弱或完全消失;在炎症病变区,尤其并发溃疡时,大多伴有局部痉挛和通过排空加快现象(称激惹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时期,此征较明显。分泌的改变多以空腹时胃内滞留液的多少来衡量。溃疡及胃炎时胃液分泌增多,幽门梗阻时,胃内滞留液增多。但在低张双重对比造影时,由于使用低张药物,胃壁处于低张状态,胃液分泌减少,上述各项功能改变多观察不到。
人工气腹造影一种辅助性胃肠道造影方法,向腹腔内注入500~1000ml氧气等清洁无害气体,再同时服入硫酸钡,形成胃肠道内外鲜明对比,其目的是帮助观察胃肠道管壁的病变及腔外肿块。
肝、胆、脾、胰的 X射线检查肝、胆、脾、胰位于腹腔内,没有管道直接与体外相通,因而使检查手段相对复杂。为了增加诊断的准确性,大都提倡综合性检查方法。常用的 X射线检查方法有腹部平片、胃肠道造影、胰胆管造影、腹部血管造影、CT检查等。
腹部平片仅用来粗略观察肝脾胆囊是否增大,并能从积气的胃肠道有无压迫与移位,间接推测肝、胆、脾、胰情况,有时可发现肝、胆、脾、胰的钙化或结石,对诊断相应脏器的结核病、结石症及某些代谢病等有帮助。
胃肠道造影仅在肝胆脾胰的病变发展到较晚期,对邻近胃肠道产生压迫或浸润时才能有所发现。胆囊扩张时可对十二指肠外上方产生弧形压迹。胰头部病变使胃远端、十二指肠降部产生压迹或移位,胰体、尾部病变可对胃近端产生压迹。
胆囊胆道造影分口服法及静脉法两种。常用口服造影剂有碘番酸、碘酚酸等,静脉造影剂为胆影葡胺等。造影剂口服后由小肠吸收进入血循环,或静脉注射后直接进入血循环,然后经肝脏排入胆道内,使胆道系统显影。口服法显示胆囊较为理想,静脉法胆管显影较快,胆囊显影较慢。对诊断胆道系统结石、炎症、肿瘤、狭窄、梗阻、蛔虫病等均较有效。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口服法胆囊显影率为46~85%不等。
经皮穿刺肝胆管造影 (PTC)为6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用1根直径0.7mm的长细针经皮肤穿刺入肝脏内的肝内胆管,而后注入造影剂,首先肝内胆管显影,然后总胆管显影。此法对诊断黄疸系梗阻性或非梗阻性,确定胆管内结石、肿瘤的部位,胆管梗阻的部位、形态等均十分有效。但造影后须仔细观察病人,以警惕肝脏出血、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的产生。
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从70年代开始应用,特别对胆胰结石、肿瘤、炎症、囊肿等病诊断极为有效。
腹部血管造影分静脉造影及动脉造影两大类。静脉造影大都通过体表较大浅静脉穿刺,导入一导管向腹腔内深入达到所需检查的门静脉、下腔静脉或脾静脉,然后注入造影剂泛影葡胺,使相应回流区域──门脉系统、肝脏、脾脏显影,在诊断门脉高压症、肝硬变、肝内肿瘤等疾病上有一定作用。腹部动脉造影技术发展较快,系经股动脉穿刺后插入一根导管,在达到所选择的血管后,用高压注射器注入泛影葡胺,使被检血管显影。现在已能使导管达到更细的血管,显影脏器更集中,更清晰明确,这又称超选择性动脉造影。通过显示血管的形态、移位及异常血管,造影剂的异常集中(浓染像的存在)及有无造影剂漏出血管现象等可有效地诊断肿瘤、炎症、血管病变、消化道出血等。动脉造影清晰地显示2cm大小的恶性肿瘤,为早期发现肝癌、胰癌提供有效手段。
腹部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成像(CT)可清晰地显示腹腔的横断面图像,不仅可观察病变的形状、大小、性质,也可观察同一断面的其他脏器受累情况,一般先从髂嵴开始,向上方每1.5~2cm横断一层。有时为了清晰地显示病变组织,可加服或静脉注射泛影葡胺,以增强分辨率。它对肝、胆、胰、脾等脏器的大小、形态、肿瘤、炎症、结石等的诊断很有效。
注射用造影剂在应用前均应先做过敏试验,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应慎用。
腹部平片检查主要依靠腹内脂肪层和胃肠道内气体的对比辨认某些重要脏器的轮廓,或通过腹腔和胃肠道内气体的液体分布的异常诊断某些严重的疾病。膈肌下或腹腔内见到的游离气体所致的透亮区,常由胃肠道穿孔所致(见图),肠管的异常扩张、肠管内气体平面的存在,常提示有肠梗阻;另外肠扭转、急性胃扩张等也都有其特有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