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

医药知识2023-02-03 05:33:37百科

心悸

患者自觉心跳、心慌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包括惊悸和怔忡。因惊恐、情绪激动或劳累等外界刺激而心跳,称作惊悸;无任何诱因心中悸动不安,称作怔忡。心悸属心的病证,但也可因其他脏腑病变影响心脏而致。

汉代《金匮要略》中首先提出惊悸的病名,宋代《太平圣惠方》等书将惊悸、怔忡并论。在病因病机方面,张仲景认为心悸有因虚弱而血不荣心和水饮凌心的不同。元代《丹溪心法》认为,虚证多属血虚,实证多为痰饮。清代《医林改错》、《血证论》又补充了瘀血导致心悸的内容。

心悸以虚为本,以实为标,临床上极易见到本虚标实的病证,应权衡轻重缓急,辨证施治。

虚证

以心气虚、心阴虚为主。

心气虚

多见于心脾两虚、心胆虚怯或心肾两虚的病证。若证见心悸,兼见:

(1)短气,乏力,自汗,不耐劳累,舌质淡,脉弱,为心气虚证。治宜补益心气,常用保元汤加减。

(2)面色苍白,食少便溏,为心脾两虚证。治宜养心健脾,常用归脾汤。

(3)易惊善恐,恶心,咯痰,失眠多梦,为心胆虚怯证。治宜安神镇惊,常用十味温胆汤加减。

(4)面色白,神情倦怠,多寐,面目虚浮,小便不利或尿频,四肢发凉,脉微细,舌质淡嫩,苔薄白,为心肾阳虚证,属危重证候。亟宜强心温肾,常用大剂附子汤温补以壮元阳。

心阴虚

多与肝肾阴虚证并见。若证见心悸,兼见:

(1)心烦,失眠,口干,手足心热,盗汗,舌尖红,脉细数,为心阴亏虚证。治宜养阴安神,可用天王补心丹或朱砂安神丸;心动悸,脉结代,宜养阴复脉,常用炙甘草汤;心烦失眠,用酸枣仁汤养阴安神。

(2)头晕,耳鸣,腰酸,为肝肾阴虚证。治宜滋肾养肝,常用一贯煎加减。

此外,针刺内关、三阴交、神门等穴位,对心气虚、心阴虚所致的心悸,疗效较好。

实证

多为痰饮、瘀血阻于血脉而致。

痰浊阻滞

证见心悸,胸闷,多痰,恶心,舌苔腻,脉滑。治宜化痰安神,常用温胆汤加减。

水饮凌心

心悸阵作,气短,小便不利,面目虚浮,舌质淡,舌苔水滑,脉弦。治宜温阳化饮,常用五苓散合真武汤加减。

瘀血阻滞

心悸,心前区刺痛,胸闷,舌质黯或有瘀斑,脉涩。治宜活血化瘀,常用血府逐瘀汤。

心悸患者应注意早期治疗,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摒弃烟酒嗜好;不宜多食肥甘厚味;重症患者必须卧床休息。

参考文章

  • 为什么心悸患者不能食用萝卜缨?饮食
  • 怎样食疗心悸不宁中老年
  • 中医治疗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悸的验方有哪些内科
  • 为什么心悸患者不能食用蚌肉?饮食
  • 中医对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悸的主要治疗原则是什么内科
  • 经行心悸的病因病机是什么妇科
  • 为什么心悸患者不宜食用狗肉?饮食
  • 中医对心悸的病因是怎样认识的内科
  • 心悸中医中药
  • 中医对心悸的病机是如何论述的内科
本文标签: 心悸  xinji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