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痒

医药知识2023-02-03 05:31:45百科

阴痒

外阴及阴道瘙痒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妇科常见病证。多因脾虚肝郁,湿热下注,或肝肾阴亏,精血不足,化燥生风,或感染滴虫、霉菌而致。

有关阴痒的最早记载见于晋代《肘后方》。隋代《诸病源候论》指出阴痒是“虫蚀所为”;明代薛己《校注妇人良方》认为阴痒与肝郁脾虚,湿热下注攸关;清代萧壎《女科经纶》较全面地提出清热渗湿杀虫及滋养肝血、补助脾土等不同治法。目前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阴痒的形成多因脾虚生湿,湿郁化热,或肝郁化热,湿热蕴结,注于下焦,或感染滴虫而致。老年妇女则多因肝肾阴虚,精血不足,血虚生风而致。

阴痒的治疗常分以下几种证型:

(1)湿热下注。证见外阴及阴道瘙痒,甚者灼痛,坐卧不宁,心烦少眠,胸闷不舒,口苦口腻,小便黄赤,大便干燥,带下量多,色黄如脓,有时呈泡沫状,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治宜清热利湿、杀虫止痒,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如经检查确诊为阴道滴虫或霉菌等病,需兼用杀虫药。

(2)阴亏血燥。证见外阴及阴部瘙痒,干涩不舒,甚者灼热痒痛,有的外阴萎缩,皲裂出血,或皮肤变白变薄,兼见头晕目眩,五心烦热,烘热汗出,耳鸣,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失眠,带下量少色淡黄,舌淡苔薄,脉细数。治宜滋阴养血、祛风止痒,方用当归饮子加减。

外治法:

(1)蛇床子洗方或塌痒汤煎水外洗阴部或冲洗阴道。

(2)针灸。常取阴廉、曲骨、会阴等穴。

妇女平时应注意阴部卫生,防止污染。化验白带,以了解有无滴虫、霉菌、蛲虫等感染,如有发现应对症治疗,外阴部病变如湿疹、粗糙、白色病损等,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治疗措施,特别是白色病损、皲裂久治不愈者,还应在病变部位作活体组织检查,查明有无癌变。

参考文章

  • 阴痒中医中药
本文标签: 阴痒  yinyang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