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岩豆根
名称出处:《分类草药性》
概况异名:昆明鸡血藤(《植物名实图考》),岩豆藤根(《四川中药志》),鸡血藤根(《福建中草药》),山鸡血藤(《广东药用植物手册》)。
基源:岩豆根为豆科崖豆根属植物香花崖豆藤的根。
原植物:香花崖豆藤Millettia dielsiana Harms ex Diels,又名老人根(广西)、鸡血藤(四川、广西)。
历史:本品始见于《分类草药性》。《植物名实图考》载:“昆明鸡血藤大致即朱藤,而花如刀豆花,娇紫密簇,磕于朱藤,即紫藤耶,褐蔓瘦茎与顺宁鸡血藤异,浸酒亦和血络。”以上记载系本品,而非顺宁鸡血藤。
形态:攀援木质藤本或灌木,长2~5m。羽状复叶,长15~30cm;小叶5,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5~15cm,宽2~5cm,先端钝,渐尖,基部圆形;下面疏被短柔毛或无毛,网脉突起;叶柄和叶轴具槽,被短柔毛;小托叶锥形,与小叶柄近等长。圆锥花序顶生,长达15cm;密被黄褐色茸毛;花单生于花序轴的节上;苞片卵披针形,小苞片极小;花萼钟形,密被锈色茸毛;花冠紫色,长1.2~2cm,旗瓣外面白色,密被锈色茸毛。翼瓣和龙骨瓣镰刀状,基部有耳和爪;二体雄蕊(9+1);子房、花柱线形。荚果条形,略扁,长7~12cm,宽2cm,果瓣近木质,密被黄褐色绒毛。种子4~5,长圆形。花果期6~9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394页.图2518)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300~1800m山坡灌丛、疏林。分布于中国西南、中南、浙江、江西、福建。越南、老挝亦有分布。
生药采集:10~11月采。
化学性质附 茎含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阿夫罗摩辛Afromosin、奥刀拉亭(Odoratin)、毛蕊异黄酮(Calycosin)、大豆黄素、8-甲雷杜辛(8-OMethylretusin)[1]、野靛黄素(Pseudobaptigenin)、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染料木素(Genistein)、美皂异黄酮(Biochanin A)、Isosativan、Isomacromatol、Pendulone、Vestitol等成分[1,2]。又曾记述含鸡血藤醇(Milletol)[3],甾醇类化合物[4]。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 1989;20(2):2。
[2] 中草药 1990;21(9):5。
[3]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64。
[4] Phytochomistry 1973;12(2):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