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柳枝
名称出处:《本草拾遗》
概况异名:杨柳(《本草拾遗》),青丝柳(《本草求原》),河柳(江苏),水柳(浙江),垂丝柳(四川),清明柳(云南)。
基源:为杨柳科柳属植物垂柳的枝条。柳属全世界约520种;中国有257种、122变种、33变型,药用的有10种。
原植物:垂柳Salix babylonica L.
历史:原名柳,其子又名柳絮,以柳华一名始载于《本经》,列入下品,《证类本草》列木部下品,《纲目》收载于木部,乔木类,始有垂柳一名。
形态:落叶乔木,高达12~18m,树冠开展而疏散,树皮灰黑色,不规则开裂,芽线形,先端急尖。叶狭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长9~16cm,宽5~15m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楔形,有时歪斜,边缘有细锯齿,两面无毛,下面带白色,侧脉15~30对;叶柄长6~12mm,有短柔毛。托叶仅生在萌发枝上,边缘有齿牙。花序轴有短柔毛;雄花序长1.5~ 2cm,苞片椭圆形,外面无毛,边缘有睫毛;雄蕊2,离生,基部有长柔毛,有2腺体;雌花序长达5cm,有梗,苞片狭椭圆形,腹面有1腺体;子房椭圆形,无毛,花柱短,柱头2~4裂。蒴果长3~4mm,带黄褐色。花期3~4月,果期4~5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362页.图724)
生境与分布:生于水边湿地、路旁。分布于中国各地区,多栽培。
生药采集:全年可采根皮。
化学性质木质部含水杨甙。茎皮、树枝含水杨甙0.12%~4%。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