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洋蓍草
名称出处:《中国药用植物图鉴》
概况异名:蜈蚣蒿、一苗蒿(《陕西中草药》),锯草(《中国药用植物图鉴》),欧蓍(《湖南药物志》),敏于普尔马克(维吾尔名)。
基源:为菊科蓍属植物蓍的全草。
原植物:蓍Achillea millefolium L.,又名千叶蓍(《东北植物检索表》)。
形态:多年生草本,具细而匍匐的根茎。茎直立,高40~100cm,有细条纹,通常被白色长柔毛,中部以上叶腋常有短缩的不育枝。叶无柄;叶片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或近线形,长5~7cm,宽1~1.5cm,二~三回羽状全裂,末回裂片披针形至线形,长0.5~1.5mm,表面密生凹入的腺体,多少被毛,背面被较密的贴伏长柔毛。头状花序多数,密集成直径2~6cm的复伞房状花序;总苞长圆形或近卵形,长约4mm,疏生柔毛;总苞片3层,覆瓦状排列,椭圆形至长圆形,长1.5~3mm,边缘膜质,淡黄色;托片长圆状椭圆形,背面散生黄色腺点;缘花约5朵,雌性,舌状,舌片近圆形,白色、粉红色或淡紫红色,长1.5~3mm,顶端2~3齿;盘花两性,管状,黄色,长2.2~3mm,5齿裂,外面具腺点。瘦果长圆形,长约2mm,淡绿色,有狭的淡白色边肋;无冠状冠毛。花期7~8月,果期9~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500页.图6414)
生境与分布:生于湿草地、荒地及铁路沿线。分布于中国东北、新疆、内蒙古等地,全国各地见有栽培。蒙古、原苏联、伊朗及欧洲、北非广泛分布,北美广泛归化。
生药采集:6~8月采割带有花序的全草,阴干。
化学性质叶和花序含挥发油,成分有α-和β-蒎烯、柠檬烯、l-龙脑、乙酸龙脑酯、樟脑、按油精、水杨酸、醛类、缬草酸、丁香酚、诺品烯、崖柏酮、石竹烯薁、洋甘菊薁;还含黄酮甙,有芹菜素-7-葡萄糖甙及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荚薁醇(Viburnitol)、蓍素(Achillin)。全草还含3种生物碱:蓍草碱(Achilleine)、蓍亭碱(Achilletine)和矛卡亭(Moscatine)。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