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银

医药知识2023-02-03 05:13:17百科

水银

概况

异名:汞(《别录》),姹女(《药性本草》),砂汞(《石药尔雅》),灵液(《纲目》)。

基源:水银为自然元素类的液体矿物自然汞。

原矿物:自然汞主要化学成分为单质汞(Hg)。水银正品一般指自然汞。

历史:水银始载于《本经》。李时珍释其名谓:“其状如水似银,故名水银。”《别录》载:“水银生符陵(今四川省彭水县东)平土,出于丹砂。”又云:“今水银有生熟。此云生符陵平土者,是出朱砂腹中,亦有别出沙地者,青白色,最胜。出于丹砂者,是今烧粗末朱砂所得,其色小白浊,不及生者。”说明古代已知水银来之天然产和提炼,苏颂还详述了提炼方法:“经云出于丹砂者,乃是山石中采粗次朱砂,作炉置砂于中,下承以水、上覆以盆,器外加火煅养,由烟飞于上,水银溜于上,其色小白浊。”所述与现今自然汞(水银)相吻合,因而认为古代水银正品为矿物自然汞,自然汞产量少,现今亦是多由含汞矿石辰砂加工提炼制取。水银除医药上使用外,并广泛应用于科学测量仪中。

形态:于常温下为液体矿物,锡白色。金属光泽。不透明。密度为13.6g/cm3。在-39℃时,结晶为固体;350℃挥发成气体。

产状:自然汞单独成矿者甚少,常与辰砂石英伴生,产于含辰砂的砂页岩层及温泉附近。

产地 产于湖北、湖南、陕西、青海、贵州、四川、云南。

生药

采集:通常用辰砂矿石砸碎,置炉中通空气(或加石炭及铁质)加热蒸馏,再经过滤而得。自然汞不甚多见。药材产于贵州、广西、云南、湖南、湖北、四川。

鉴别:水银在常温下为不透明的重质液体,全体银白色,微有亮光,极易流动或分裂为小球,流过处不留污痕,遇热易挥发。不溶于水、乙醇、盐酸,能溶于硝酸、热浓硫酸中,形成汞盐,能与多种金属形成合金。以银白色、光亮、流动灵活、在纸面流过处无痕迹者为佳。

化学性质

为单体金属元素汞(Hg)

参考文献

全国中草药汇编,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134。

本文标签: 水银  药性  临床应用  药理  化学性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