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蜈蚣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异名:螂蛆(《庄子》),吴公(《广雅》),天龙(《纲目》),百脚(《药材学》),嗷高姆(朝名),百脚虫(江苏浙江),天龙(河南),鱼公(湖北)。
基源:蜈蚣科蜈蚣属少棘蜈蚣,多棘蜈蚣的干燥全虫。
原动物:少棘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Koch和多棘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ltidens(Newport)
历史:蜈蚣药用,首载于《本经》。《别录》载:“蜈蚣生太吴川谷及江南,头足赤者良。”李时珍曰:“蜈蚣西南处处有之,春出冬蛰,节节有足,双须歧尾。”按其产地、形态与生活习性,均与现今药用蜈蚣吻合。
形态:少棘蜈蚣体长110~140mm。头部背板略似心脏形,有1对细长多节的触角,触角基部有4个单眼。口在头前方偏腹面的地方,外围有1对大颚和2对小颚。头部后方是胴部,胴部由21个体节组成,每个体节各有脚1对,脚的末端有爪。胴部第1对脚特别强大,形成镰形的毒鄂,伸向头部下方的两侧,它的末端有毒腺开口,用来毒杀小动物和御敌。头背和第1背板金黄色,体的背面黑绿色或暗绿色,腹面和脚淡黄色,脚端黑色。(图见《中国动物药》.68页.图79)
生境与分布:少棘蜈蚣栖息在丘陵地带和多石少土的低山区,喜欢温暖的地方,暴雨前闷热的天气,活动频繁,分布很广,主要以湖北、江苏、浙江、河南、陕西等省产量较多。多棘蜈蚣与少棘蜈蚣是两个近似的地理亚种。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点是:个体较大;尾足的前股节背面内侧棘数、腹面外侧棘数、腹面内侧棘数均较少棘蜈蚣为多;颚肢齿板的齿数亦多。(图见《中国动物药》.68页.图80)多棘蜈蚣栖息在自然村落附近的山坡、田畔、路旁的岩石间,或朽木及草丛中,分布于广西等地。
生药养殖 于冬季选择土质疏松而有杂草或砖石堆的潮湿地方,挖一长沟,沟内埋入鸡毛或鸡骨,上覆松土,蜈蚣嗅到鸡毛、鸡骨的腥味,就聚集而来,取食,栖居,繁殖。第2年春天即可捕捉。家养蜈蚣的方法是:把蜈蚣捉来放入粘有泥土的缸瓮中,以鸡毛、鸡骨等为饲料,蜈蚣生长很快;大型养殖可以筑巢,以0.4cm粗的铁丝为骨架,用水泥浇制或用砖头砌成1m2的池,池内安装活动玻璃小门,便于观察和投料。池两端开口通风透光,开口处要安装窗纱帘,池壁衔接处要密封,以免蜈蚣逃跑。池底放20~30cm厚的泥块,泥块上面用砖头碎瓦有规则地堆叠,留有缝隙,以便蜈蚣活动。蜈蚣为食肉性动物,夜出活动,在晚上8点至次日凌晨3点钟为其索食时间,应在这个时间内喂给青蛙肉、雄的地鳖、青虫、蝴蝶、蛾子、蚯蚓等鲜食,辅以鲜嫩草料。蜈蚣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5~32℃,35℃以上,它就躲在荫凉处,10℃以下,入蛰冬眠。所以夏季养殖池内要经常洒水,保持一定的湿度,并设置小水盆,供蜈蚣饮水。同时饲养密度不宜过大。冬天要在池内放些稻草等保暖物,或点火升温,使室温保持在20℃左右,不使蜈蚣冻死。
采集:4~6月间捕捉,捕得后,用两端削尖的竹片,插入头尾,绷直晒干;或先用沸水烫过,然后晒干或烘干,有些地区于冬季在阴湿处埋下鸡毛、鸡骨等物,引诱蜈蚣在此产卵繁殖,至翌春捕捉。药材主产于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安徽、河南、陕西。
鉴别
性状:干燥全虫呈扁平长条形,长9~17cm,宽0.5~1cm。全体由22个环节组成,最后一节略细小。头部两节暗红色,有触角及毒钩各1对;背部棕绿色或墨绿色,有光泽,并有纵棱2条;腹部淡黄色或棕黄色,皱缩;自第2节起每体节有脚1对,生于两侧,黄色或红褐色,弯作钩形。质脆,断面有裂隙。气微腥,并有特殊刺鼻的臭气,味辛而微咸。以身干、条长、头红、足红棕色、身黑绿、头足完整者为佳。
显微 粉末黄绿色或灰黄色。 ①体壁(几个质外骨骼)碎片黄棕色或淡黄棕色,也有黄绿色、棕色或红棕色。表面观外表皮表面有多角形网格样纹理,直径5~14μm,排列整齐。其下散布细小圆孔,有的细小圆孔边缘微拱起,单个散在或2~4集成群,大小不一,排列不规则;横断面观外表皮棕色,有光泽,有的隐约可见纵纹理,内表皮无色,有横向条纹,内、外表皮纵贯较多长短不一的微细孔道。 ②横纹肌纤维无色或淡棕色,多碎断。侧面观呈薄片状,明暗相间纹理隐约可见,有的较明显,纹理斜形、弧形、水波纹形或稍平直,暗带狭窄,有致密的短纵纹;断面观成群或散在,呈多角形、扁平形或条形,表面较平整。 ③气管壁碎片较平直或略弧形,具棕色或深棕色的螺旋丝,螺旋丝宽1~5μm,排列呈栅状或弧圈状,丝间有近无色或淡灰色小斑点。(图见徐国钧等《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757页.图372)
贮藏: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化学性质含二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组胺(Histamine)样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脂肪油、胆甾醇、蚁酸[1]、δ-羟基赖氨酸(δ-Hydroxylysine)、组氨酸、精氨酸、鸟胺酸、赖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丝氨酸、牛磺酸(Taurine)、谷氨酸[2]、棕榈酸、硬脂酸、油酸[3]。尚含多种元素[4]。
参考文献
[1] 中药志 1961;4:153。
[2] CA 1962;57:18240c。
[3] 药学通报 1983;18(6):27。
[4] 中草药 1986;17(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