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朱砂
名称出处:《本草经集注》
概况异名:丹砂(《本经》),汞砂(《石药尔雅》),辰砂(《图经本草》)。
基源:朱砂为单硫化物类辰砂族矿物。
原矿物:正品朱砂指天然的辰砂Cinnabat,主含硫化汞(HgS)。灵砂(通称辰砂)是指人工合成品,亦主含硫化汞(HgS)。
历史:朱砂原名丹砂,始载于《本经》。李时珍释名谓:“丹为朱色之名,故称朱砂。”《唐本草》谓:“石砂有十数品:最上者为光明砂,云一颗别生一石龛内,大者如鸡卵,小者如枣栗,形似芙蓉,破之如云母,光明照彻,在龛中石台上生,得此者……,为上。”苏颂曰:“今出辰州(今湖南省沅陵县一带),宜州(今广西宜山县一带)、阶州(今甘肃武都一带),而辰砂为最。生深山石崖间,土人采之,穴地数十尺始见其苗,乃白石,谓之朱砂床。砂生石上,其大块者如鸡子,小者如石榴子,状若芙蓉头、簇族,连床者紫黯若铁色,而光明莹澈,碎之崭岩作墙壁,又似云母片可拆,真辰砂也,无石者尔佳。”以上各本草详细描述了辰砂的产地、产状、形态、光泽和解理,与现今天然产辰砂相同。故认为古代正品为矿物辰砂。
形态:辰砂晶体呈厚板状或菱面体形,并常成双晶。集合体为粒状、致密块状以及粉末状、被膜状等。红色,有时表面呈铅粉的锈色。条痕红色。金刚光泽。硬度2~2.5。密度8.05g/cm3。
产状:辰砂是分布最广的汞矿物。常呈脉矿产于石灰岩、板岩及砂岩中。常与铁石、雄黄、雌黄、黄铁矿、石英、萤石、方解石等共生。产于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灵砂与朱砂不同处,参见“灵砂”条。
生药采集:劈开辰砂石取出岩石中夹杂的朱砂。可用浮选法,将凿碎的矿石放在直径尺余的淘洗盘中,左右旋转,因比重不同,故砂沉于底,石浮于上。除去石质,再将朱砂劈成片块。现多用化学方法生产朱砂。
鉴别
性状:本品呈大小不一的块片状,颗粒状或粉末状,鲜红或暗红色,具金刚光泽,半透明,质重而脆,硬度2~2.5,比重8.1~8.2,条痕红色,无臭、无味。其中呈细小颗粒或粉末状,色红明亮,触之不染手者,习称“朱宝砂”;呈不规则板片状、斜方形或长条形,大小厚薄不一,边缘不整齐,色红面鲜艳,光亮如镜面而微透明,质轻松脆者,习称“镜面砂”;块状较大,方圆形或多角形,颜色暗或灰褐色,质重而坚,不易碎者,习称“豆瓣砂”。以色鲜红,有光泽,体重,质脆者为佳。
加工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磁铁吸去铁屑,研成细粉,或用水飞法水飞,晾干。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性质主要成分为硫化汞,理论上含汞86.2%,硫13.8%,但常夹杂种种物质,其中最常见者为雄黄,磷灰石、沥青质等。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