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冻沙菜
名称出处:《中国经济海藻志》
概况基源:为沙菜科沙菜属植物冻沙菜的全藻体。
原植物:冻沙菜Hypnea japonica Tanaka,又名茜尾菜、撕尾冻、膏菜(广东),钩菜、三家麻、海菜(海南)。
历史:广东东部的沿海居民常采集冻沙菜,将其洗净后煮成膏状物加入其他佐料食用,或以新鲜的藻体与肉及菜共烧,冷却后形成美味的菜肉冻。现为提制琼胶的辅助原料;并具有A、B、及AB型血的凝集素。
形态:藻体鲜红色或暗紫红色,软骨质,高10~20cm。整个藻体无及顶的主干,三~四回互生的羽状分枝,主干与侧枝之间的角度广开。分枝和小枝的基部稍微缢缩,在其顶部常常形成肉质的、较粗大的、弯曲而色淡的钩状膨大部分,钩背上的小刺或有或无。钩的作用为借此以缠结于其他藻体上,相当于高等植物的卷须。末枝的顶端尖锐。内部构造分为皮层和髓部。皮层的最外层为小而具许多色素体的细胞组成;髓部则为大的薄壁细胞,有的细胞壁上具有半月形的加厚部分,谓之镜细胞。藻体的中央具有中轴。但在较老的枝内则中轴不显著。四分孢子囊集中生长在特殊小枝基部的膨大部分,层形分裂,埋在皮层中,囊枝单条,不分枝,向顶端渐尖细。囊果无柄,球状隆起,生于末枝上,多位于基部,但也有生于中部及顶端的。(图见《中国经济海藻志》.Ⅸ.75.图41)
生境与分布:生于马尾藻类的藻体上,也生长在大干潮线下数米深处的珊瑚或沙砾上;在风浪较大的岩石上,常错综缠结形成团块状。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日本也有分布。本种为北太平洋西部特有的亚热带性海藻。
化学性质含K-角叉菜胶(K-Carrageenan)、胆固醇(Cholestero1)。
参考文献
CA 1985;102:42899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