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竹

医药知识2023-02-03 04:59:44百科

玉竹

概况

异名:萎蕤(《本经》)。

基源:为百合科黄精属植物部分种类的根茎。黄精属全世界约50种;中国约31种,药用的有20种以上。

原植物: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Mill.)Druce(Polygonatumofficinale All.)

历史:玉竹原名萎蕤,始载于《本经》。《别录》始称为玉竹。《纲目》云:“其叶光莹而象竹,其根多节,和有荧火玉竹、地节诸名。”并描述其形态“处处山中有之,其根横生似黄精,差小,黄白色,性柔多须,最难燥。其叶如竹,两两相值。”再参考附图,确系本种无疑。本品为常用中药,主产湖南(邵东、祁阳),河南(洛阳、伊川),江苏(海门、南通),浙江(新昌、孝丰);此外安徽、江西、山东、陕西、广东、广西、辽宁、吉林等地均产,以湖南、河南产量大,销全中国并出口;浙江新昌质最佳,但产量少。

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横走,肉质,黄白色,有结节,密生多数须根。茎单一,高20~60cm,生长时向一边倾斜,生叶7~12片。叶互生,无柄;叶片椭圆形至卵状长圆形,长5~12cm,宽3~6cm,顶端钝尖至急尖,基部楔形,叶面绿色,背面灰白色,叶脉隆起,平滑或具乳头状突起。花腋生,通常3朵(偶可达4朵)簇生,总花梗长1~1.6cm,无苞片或具线状披针形的苞片;花被筒状,全长13~20mm,白色,顶端6裂,裂片长约3mm;雄蕊6,着生在花被筒的中部,花丝平滑至乳头状突起;子房长3~4mm,花柱长10~14mm。浆果球形,直径7~10mm,成熟时蓝黑色,具7~9颗种子。花期4~6月,果期7~9月。(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图40)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500~3000m的林下或山野的阴坡上。分布在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及台湾、湖南、湖北。欧亚大陆温带地区也有分布。

生药

栽培:适于凉爽潮湿环境,宜在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栽种,忌连作。用根茎繁殖,于10月下旬~11月中旬或早春时边收边种,折取长约7cm的侧条根茎作种,按行株距25×8cm开沟排入种茎,深5~7cm,每亩用种量300kg,芽头须朝统一方向。生长期注意除草,春季苗出土时及旺盛生长期各追1次人畜粪水,冬季休眠时再撒施厩肥、堆肥,施后培土。在大旱或绵雨时应注意排灌。病害有褐斑病,可用退菌特800倍液防治;玉竹锈病,应剪去病株,喷波美0.1~0.2度石硫合剂。

采集:秋季采挖,除去茎、叶、须根和泥土,晾至外表有粘液掺出,轻撞去毛,分开大小个,继续晾晒至微黄色,进行揉搓,晾晒,如此反复数次,至柔润光亮,无硬心,再晒至足干。或将鲜玉竹放入锅中稍煮片刻,也有将其蒸透后,晾至半干,反复用手揉搓并曝晒,至柔软而透明时再晒干。

鉴别

性状:根茎长圆柱形,略扁,少有分枝,长4~18cm,直径0.3~1.6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半透明,略粗糙,具细纵皱纹及微隆起的环节,节间长0.3~1cm,有白色圆点状须根痕,有时可见圆盘状的地上茎痕。质坚而脆,易折断,断面角质样,受潮后则变柔软,气微,味甘而有粘性。以条长、肥壮、色黄白者为佳。

显微 本品横切面:表皮细胞扁圆形或扁长方形,外壁稍厚,角质化。薄壁组织中散有多数粘液细胞,直径80~140μm,内含草酸钙针晶束。维管束外韧型,稀有周木型,散列。

理化:取样品粉末适量,加甲醇50ml,回流4小时,弃去甲醇,药渣用水适量煎2小时,滤过,得滤液约20ml,加乙醇使成65%乙醇液,得白色絮状沉淀,冷藏过夜,滤过,沉淀加2mol/L硫酸1ml,置沸水浴中加热2小时,成透明溶液,加水少量,用碳酸钡中和至pH6-7,滤过,滤液中加氢型强酸阳树脂1小勺,放置1夜,滤去树脂,浓缩后点于whatman NO∶1滤纸上,以苯酚.水-浓氨水(40g∶10ml.5滴)为展开剂,下行展开,展距20cm,用邻苯二甲酸.苯胺试剂喷后,加热显色,以半乳糖醛酸、甘露糖、葡萄糖、果糖为对照。(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161)

加工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闷润至透,切厚片,干燥。此外,尚有蜜制、酒制、蒸制等炮制方法。

贮藏:置通风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化学性质

主要含甙、黄酮甙、酸类和粘液质。有铃兰苦甙(Convallamarin)、铃兰甙(Convallarin)。黄酮甙有山柰酚甙和槲皮素甙[1,2]。酸类有铃兰氨酸(Azetidine-2-carboxylic acid)、白屈菜酸(Chelidonic acid)[3]、烟酸[4]、氨基酸[3]。粘液质为多糖类,由D-果糖、D.甘露糖、D-葡萄糖、D-半乳糖醛酸组成[4],有玉竹多糖PW-Ⅰ和PW-Ⅱ[3]。其它尚含维生素A原、淀粉、烟草胺[5]和Ca、P、K、Mg、Mn、Si等[2]

附 叶中含牡荆素(Vitexin)、皂草甙(Saponarin)、牡荆素-2-葡萄糖甙(Vitexin 2”-glucoside)、黄精素(Polygonattiin)[3]和铃兰氨酸(氮杂-2环丁烷羧酸)[1]

参考文献

[1]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552。
[2] 中药研究文献摘要.1975~1979科学出版社,1986:255。
[3]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9:13(1):87。
[4]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549。
[5] CA 1985;103·102083s。
[6] 中药成分之化学.第2辑.台湾新医药出版社,1979:740。

本文标签: 玉竹  药性  临床应用  药理  化学性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