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结血蒿
名称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
概况异名:普尔那(藏族名)。
基源:为菊科蒿属植物毛莲蒿的全草。
原植物:毛莲蒿Artemisia vestita Wall.ex Bess.(A.sacrorum Ledeb.var.vestita Kitag.)
形态:半灌木状草本,全株具浓香。根木质,根状茎粗短。茎丛生,高50~120cm,褐紫色,被蛛丝状微柔毛。叶柄长0.8~2cm,茎下部和中部叶椭圆状卵形或近圆形,长2~7.5cm,宽2~4cm,二回羽状分裂,裂片有时有浅齿,羽轴有栉齿状小裂片,两面密生灰白色绒毛,基部常有栉齿状假托叶。头状花序多数,球形或半球形,直径2.5~4mm,有短梗,下垂,基部有线形小苞叶,于茎上部组成圆锥花序;总苞近球形,总苞片3~4层,卵状披针形至宽卵形,边缘膜质,背面有灰白色短柔毛;雌花6~10朵,花冠狭管状,2齿裂,花柱伸出花冠,顶端2叉,外弯;两性花13~20朵,花冠管状,花药线形,附属物尖,长三角形,花柱顶端2叉,叉端截形。瘦果长圆或倒卵状椭圆形。花期8~9月,果期9~11月。(图见《西藏植物志》.第4卷.757页.图327)
生境与分布:生于中、低海拔的山坡草地、灌丛及林缘等处。分布于甘肃、青海、新疆、湖北、广西及西南各地。南亚及克什米尔地区也有分布。
生药采集:7~9月割取茎叶,切段,阴干。
化学性质根含倍半萜化合物,有Farnochrol(1)和Drimartol A、B(2)[1]。此外尚含叶绿素、胡萝卜素类物质(Carotenoids)、酚类和花青甙(Anthocyanin)[2]。
参考文献
[1] J Nat Prod 1982;45(4):455。
[2] CA 1986;105:187892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