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土贝母
名称出处:《本草从新》
概况异名:土贝(《百草镜》),大贝母(《纲目拾遗》),苦地胆、草贝(《陕西中草药》)。
基源:为葫芦科假贝母属植物的鳞茎。假贝母属为中国特有,现知2种、1变种。
原植物:假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Maxim.)Franquet[Actinostemma paniculatum(Maxim.)Maxim.ex Cogn.]
历史:土贝母为少用中药。《纲目》以前历代文献没有明确分立川贝、浙贝和土贝。明《本草正》曾载“土贝母”系指“斯贝母”,至清《本草从新》才在“贝母”条下分述“象山贝母”和“土贝母”的性味和功用。而早在陆玑《诗疏》中已述“贝母也,其叶如栝楼而细小。其子在根下如芋子,正白四方,连累相著,有分解。”《证类本草》和《纲目》也曾转引陆玑的描述。《本草图经》也载:“贝母……根有瓣子,黄白色,二月生苗,茎细青色,叶亦青似荞麦叶。”从上述记载和《证类本草》的附图考证都与现在药用土贝母的原植物一致。
形态:多年生攀援草本。鳞茎肥厚,乳白色,由数个一大一小组成对,各对交互对生,逐渐增加层次的瓣片组成;呈不规则球形、直径可达3cm。卷须丝状,单一或2歧。雌雄异株,花序均为疏散的圆锥花序,稀单生;花黄绿色;花萼和花冠相似、裂片卵状披针形,长约2.5mm,顶端具长丝状尾;雄花雄蕊5,花丝1枚分离,其余4枚基部两两成对连合;雌花子房下位,3室,柱头6。蒴果圆柱形,成熟后顶端盖裂。种子4粒,卵状菱形,暗褐色,表面有雕纹突起,边缘有不规则的齿,长8~10mm,顶端有膜质翅,翅长8~10mm。花果期6~9月。(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311页.图239)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草丛中,现已广泛栽培。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河南、湖南、四川。
生药栽培:宜在凉爽湿润的环境和疏松肥沃的腐殖质壤土及砂壤土中生长。种子繁殖,于4月中旬播种,播前用温水浸种8~12h,再行播种,按行距30~40cm开浅沟条播,播后覆土,稍加镇压浇水。每亩用种量2~2.5kg。出苗后注意松土除草,按株距5~7cm间苗,苗高15~20cm时设棚架,供植株攀援生长。6~8月间,可用人畜粪水或腐熟厩肥追施1~2次,施肥后须培土。也可在早春或晚秋,结合收获选取小块茎栽种。
采集:秋、冬季采挖,洗净,将连结的小瓣剥下,蒸透后晒干,或洗净后晒干。药材主产于河南、陕西、山西、河北。
鉴别
性状:块茎不规则的块状,常中部宽阔,长5~15mm,宽7~30mm;表面暗棕色或浅红棕色,煮透者半透明状,凹凸不平,有皱纹;腹面常有一纵凹沟,其基部有浅色的芽痕及鳞茎轴残基;背面多隆起或呈多角形。质坚硬,不易碎断,断面角质样,较平坦。微有焦糊气,味微甜后微苦、辛,稍带粘性。
以个大,质坚实、红棕色、断面角质样者为佳。
显微 鳞叶(中部直径约1cm)横切面:表皮为1小长方形细胞;常有部分表皮及其内侧数层薄壁细胞壁木栓化及微木化。近中央有一较大的外韧型主脉维管束,其四周分布有多数不规则走向的小形维管束。未煮透的鳞叶,薄壁细胞含有多数淀粉粒,呈圆形、卵形、椭圆形、矩圆形或贝壳形,直径3~15~35um,有层纹及点状、裂缝状、飞鸟状或星状脐点。(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图240)
加工炮制:用时将干燥的原药材打碎。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性质含△7,16.25(26),豆甾三烯醇、麦芽醇(Maltol)[1]。近又分离出土贝母皂甙(Tubeimoside)甲、乙、丙、丁、戊。土贝母皂甙甲,为大环内酯型三萜甙[2~4]。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 1987;18(4):6 。
[2] 化学学报 1988;46:772,409 。
[3] Tetrahedron Lett 1986;27(47):5765 。
[4] Chem Pharm Bull 1986;34(19):3974 。
[5] Phytochemistry 1988;27(5):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