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石硫黄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异名:石流黄(《范子计然》),石留黄、硫黄(《吴普本草》),昆仑黄(陶弘景命名),黄牙(《丹房鉴源》),黄硇砂(《海药本草》)。
基源:石硫黄为自然元素类硫族的矿物。
原矿物:正品石硫黄是指自然硫。自然硫Sulphur主含硫(S)。
历史:石硫黄始载于《本经》。李时珍释名谓:“硫黄秉纯阳火石之精气而结成,性质通流,色赋中黄,故名硫黄。”陶弘景云:“色如鹅子初出壳者,名昆仑黄”。苏颂谓:“……又有一种水硫黄,……溪涧水中流出,以茅收取熬出,号真珠黄,气腥臭,止入疮药,亦可煎炼成汁,以模写作器……亦如鹅子黄也。”指出石硫黄成因之一,是由生物化学作用沉积的自然硫,但因夹杂有泥质及有机质等混入物,故常带腥臭气,同时需要提炼精制。李时珍云:“凡产石硫黄之处,必有温泉,作硫黄气。魏书云;悦般有火山,山旁石皆焦熔,流地数十里乃凝结,即石硫黄也。”说明是由火山作用而形成的自然硫矿床。在温泉附近亦常见之。综上所述,古代石硫黄的成因、产状、性状等与现今天然产的太物自然硫完全一致。
形态:自然硫晶形呈双锥状或厚板状。通常呈块状、粉末状。常带有各种不同色调的黄色。晶面呈金刚光泽,断面显油脂光泽。硬度~2。性脆。密度2.05~208g/cm3。易熔(熔点119℃)。点烯后呈蓝色火焰、并有二氧化硫臭气。
产状:自然硫常见于地壳的最上部或其表部。其形成有着不同的途径。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沉积硫矿床;另一种为火山成因的自然硫矿床。
产地 山西、台湾、陕西、青海、四川、云南、西藏、湖北。
生药采集:将泥块状的硫黄及矿石,在坑内用素烧罐加热熔化,取其上层的硫黄溶液,倒入模型内,冷却后取出。药材产于内蒙古、陕西、四川、河南、江苏、山西、湖南、广东。
鉴别:本品呈不规则块状,全体黄色,少有带淡绿色或淡棕黄色,表面不平坦,常有细砂孔,有光泽,半透明,解理不完全,断口贝壳状或参差状,硬度1~2,比重2.05~2.08。体轻,质脆易碎,断面常可见针状结晶。具特异臭气,味淡。燃之易熔融,发蓝色火焰,并放出刺激性的二氧化硫臭气。以色黄、质松危、整块、无杂质者为佳。
加工炮制:生硫黄 去净杂质,砸成小块。制硫黄取净硫黄块,与豆腐同煮,至豆腐现黑绿色为度,取出,去豆腐,阴干。每硫黄100kg。用豆腐20kg。
贮藏:置干燥处,防潮,防尘。
化学性质纯品主要含S,并含Fe与Se。商品中有杂质。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