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长叶复叶耳蕨
名称出处:《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概况异名:小叶金鸡尾巴草(《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稀羽复叶耳蕨(《中国药用孢子植物》)。
基源:为鳞毛蕨科复叶耳蕨属植物长叶复叶耳蕨的根状茎。复叶耳蕨属全世界有40余种,中国约24种。
原植物:长叶复叶耳蕨Arachniodes simplicior(Makino)Ohwi(Rumohra simplicior(Makino)Ching)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80cm;根状茎横卧,连同叶柄基部密被棕色狭披针形或条状钻形鳞片。叶近生;叶柄长30~40cm,禾秆色;叶片厚纸质,卵状椭圆形,与叶柄近等长,宽18~30cm,顶部尾状,下面沿叶轴和羽柄及主脉偶有小鳞片,三回羽裂或基部三回羽状,羽片3~5对,基部一对羽片最大,其基部1对小羽片伸长,下侧一片特长;小羽片三角状椭圆形,边缘浅裂而具芒刺状锯齿。孢子囊群生于小脉顶端,主脉两侧各成1行;囊群盖圆肾形。(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235页.图469)
生境与分布:生于林下或溪沟边。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
药性功效:清热解毒,止血杀虫。
主治:流行性感冒,痢疾,子宫出血,钩虫病,蛔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