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山茱萸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异名:蜀枣(《本经》),实枣儿(《救荒本草》),肉枣(《纲目》),枣皮(《会约医镜》),萸肉(《医学衷中参西录》),药枣(《四川中药志》)。
基源:为山茱萸科棶木属植物山茱萸的果肉。棶木属全世界约60种,中国有22种。
原植物:山茱萸Macrocarpium officinalis(Sieb.et Zucc.)Nakai(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
历史:山茱萸始载于《本经》,列为中品,谓“山茱萸,味酸平,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久服轻身,一名蜀枣,生山谷。”《别录》载山茱萸:“生汉中山谷及琅玡冤句,东海承县,九月十月采实,阴干。”《纲目》称:“山茱萸为肉枣。”观其附图,并参考前述采收季节、地理分布,可知古代药用的山茱萸与现实商品基本相符。
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枝黑褐色。单叶对生,叶片长卵形,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至近圆形,长5~12cm,宽2.5~6cm,上面被稀疏伏毛,下面毛较密,侧脉6~8对,脉腋具黄褐色髯毛。伞形花序腋生,先叶开花,具4枚小型的苞片,苞片卵圆形,褐色;花黄色;花萼4裂,裂片宽三角形;花瓣4,卵形;花盘杯状,肉质;子房下位。核果近长圆形,成熟时鲜红色。花果期6~9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1105页.图3940)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区阴湿地和沟谷地带。产于浙江昌化,人工栽培成为半野生状态。朝鲜也有分布。
生药栽培:宜温和凉爽、湿润气候。适于在疏松肥沃、深厚的砂质壤土种植。用种子繁殖。在3月上旬~4月上旬播种,播前用60℃热水浸种2天后,按行距33cm、深7cm条播,覆土盖草,浇水保湿,每亩用种量25~30Kg。出苗后揭去盖草,进行松土、除草及追肥,当苗高50~60cm时移栽,于冬季或春季进行,按2.5×2m行株距开穴,每穴栽种1株。当幼树长高至1.0m时于立春后剪去顶梢,促使侧枝生长。每年春、秋两季各施肥1次。夏季应喷洒波尔多液预防立枯病,用敌百虫防治尺蠖等虫害。亦可于早春或秋末进行压条繁殖。
采集:10~11月间果实成熟变红后采摘,经霜者质量好,采摘后除去枝梗和果柄,用文火烘焙,冷后,取下果肉,再晒干或文火烘干。药材主产于浙江临安、淳安。河南南阳、嵩县、济源、巩县,安徽歙县、石埭等地亦产。
鉴别
性状:果肉多破裂,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囊状,长1~1.7cm,宽0.5~1cm,厚约1mm;表面紫红色至紫黑色,皱缩,有光泽,有的可见圆形宿萼痕,基部有果梗痕。质柔软。气微,味酸而涩,微苦。 以肉厚、柔软,色紫红者为佳。
显微 果肉横切面:外果皮为1列略扁平的表皮细胞,外被较厚的角质层。中果皮宽广,为多列薄壁细胞,细胞内含深褐色色素块,近内侧有8个维管束环列,近果柄处常见有石细胞和纤维束。(图见《中药志》.第3册.图97) 粉末:淡紫红色,有香气,味酸。 ①果皮表皮细胞 淡橙黄色,表面观呈多角形或稍延长,直径16~27μm,长至38μm,垂周壁略呈连珠状增厚,外平周壁表面有颗粒状角质增厚;横断面观呈扁方形,角质层厚6~8μm,呈脊状伸入到径向壁;气孔偶见,直径约38μm,副卫细胞5~7个。 ②中果皮薄壁细胞 橙棕色,大多皱缩,壁薄。 ③石细胞 呈卵圆形、圆三角形、类方形、长圆形、纺锤形或长方形,直径16~70μm,长约至170μm,壁一般厚3~14μm,纹孔较密,孔沟明显,胞腔大,有的含淡棕色物。 ④草酸钙簇晶 存在于中果皮细胞中,近果处较多,直径8~32μm,有时一个细胞中含有两个或数个簇晶;稀有方晶,直径约至11μm。 ⑤菊糖 类圆形,存在于中果皮细胞中。另可见纤维,导管,内果皮细胞。(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196)
理化:取样品粉末2g,加乙醇20ml,水浴加热15分钟,滤液浓缩至5ml,点于硅胶G板上,以正丁醇-乙醇-水(15∶3.2)为展开剂,展开后,喷以10%香草醛溶液后,再喷12%的硫酸,于105℃烘烤5分钟显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327)
加工炮制:常用炮制品有山萸肉、酒山萸肉、蒸山萸肉。 ①山萸肉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留核,洗净,晒干。 ②酒山萸肉 取净山萸肉,用黄酒拌匀,待酒被吸尽,装罐内或适宜蒸器内,密闭,放水锅内,用武火加热,隔水炖或笼屉蒸,至色变黑润,取出干燥。每山萸肉100kg,用黄酒20kg。 ③蒸山萸肉 取山萸肉,置笼屉或适宜的蒸器内,先用武火,待“圆气”后改用文火蒸至外表呈紫黑色,熄火后闷过夜,取出干燥。
此外,尚有醋制(醋蒸、醋拌)、盐制等炮制方法。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酒山萸肉、蒸山萸肉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性质果实含环烯醚萜甙[1];莫罗忍冬甙(Morroniside)(1)、7-0-甲基莫罗忍冬甙(7-0-Methylmoyroniside)(2)、当药甙(Sweroside)及番木鳖甙(Logonin);此外尚含乌苏酸、酒石酸、苹果酸、没食子酸皂甙多种无机及氨基酸等[2,4,5]。
附 山茱萸叶含番木鳖醛甙(Longiceroside)[3]。
参考文献
[1] 药学杂志(日) 1973;93(1):30 。
[2] 中药志第3册.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153 。
[3] Phytochemistry 1973;12:2064 。
[4] 药学学报,1992;27(11):845 。
[5] 中草药 1990;21(3):113,1989;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