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叶鹿蹄草

医药知识2023-02-03 03:47:58百科

肾叶鹿蹄草

概况

基源:为鹿蹄草科鹿蹄草属植物肾叶鹿蹄草的全草。

原植物:肾叶鹿蹄草Pyrola renifolia Maxim.

形态:多年生常绿小草本。根状茎极细长,横生。叶2~5枚基生,叶柄长2~5cm;叶片薄革质,肾状圆形或近肾形,长1~3cm,宽1.5~4cm,顶端宽圆形,基部深心形,边缘有稀疏小齿。花葶细长,高10~20cm,有时具1枚苞片;花2~5组成短总状花序,直径1~1.2cm,白色至淡绿色,具短花梗;小苞片线状披针形,长1~2mm,膜质;萼片半圆形或三角状半圆形,长1.2~1.5mm,边缘有疏齿;花冠碗状,花瓣倒卵圆形,长5~6.5mm,宽4~5.5mm;雄蕊10,花丝无毛,花药具小角;花柱长8~11mm,伸出花冠。蒴果扁球形,直径4~6.5mm。花期6~7月,果期7~8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18页.图3989)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900~1400m的山地针叶林下。产于中国东北、内蒙古及河北。原苏联远东、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

化学性质

叶含喜冬草素(Chimaphilin)、水晶兰甙、肾叶鹿蹄草甙(Renifolin)。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236。

本文标签: 肾叶鹿蹄草  药性  化学性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