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忍冬藤
名称出处:《本草经集注》
概况异名:老翁须、金钗股、大薜荔、水杨藤、千金藤(《苏沈良方》),鸳鸯草(《墨庄漫录》),鹭鸶藤(《履巉岩本草》),忍冬草(《证治要诀》),左缠藤(《余居士选奇方》),忍寒草(《洪氏集验方》),通灵草、蜜桶藤(《土宿本草》),金银花藤(《丹溪心法》),金银藤(《乾坤生意秘韫》),金银花杆(《滇南本草》),甜藤(《本草述》),右篆藤(《分类草药性》),右旋藤(《贵州民间方药集》),二花秧、银花秧(《河南中药手册》)。
基源: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的带叶茎藤。忍冬属全世界约200种,中国有100余种。
原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
历史:古代多用茎,或根、茎、叶、花均可,常用的为茎。《本草经集注》:“似藤生,凌冬不凋,故名忍冬。”《唐本草注》云:“此草藤生绕覆草木上,苗茎赤紫色,宿者有薄白皮膜,其嫩茎有毛;叶似胡豆,花白紫。”《救荒本草》记:“草附树延蔓而生,茎微紫色,对节生叶,叶似薜荔叶而青,又似水茶臼叶,头微团而软,背颇涩……开花五出,蒂带红色,花初开白色,经一二日则色黄……。”以上所述均为本种。
形态:藤本。茎中空,老枝棕褐色,呈条状剥裂,幼枝绿色,密被柔毛和腺毛。叶对生;宽披针形、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3~8cm,宽1.5~4cm,叶端渐尖至钝,叶基近圆形,幼时两面有毛,后则上面无毛;叶柄长5mm。花成对腋生,花梗及花均有柔毛;苞片叶状,卵形,长达2cm,小苞片离生;花萼5齿裂,无毛或有疏毛;花冠唇形,3~4cm,初开时白色有时略带紫色,后转变为黄色,芳香,外被柔毛和腺毛,花冠筒细长几与花冠裂片等长,上唇4浅裂而直立,下唇狭而不裂,反转;雄蕊5,伸出花冠外;子房下位,花柱1稍长于花冠。浆果球形,熟时黑色。花期4~6月,果期7~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297页.图6008)
生境与分布:生长于路旁,丘陵、山谷灌丛或疏林中,也有栽培。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
生药栽培:宜温暖稍干燥的气候,适应性强,耐寒。适在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多用扦插繁殖,在春季萌芽前或早秋,将1~2年生健壮枝条,剪成30~40cm长段,摘去下部叶片,按行株距1.5×1m开穴,深25~30cm,每穴扦插3~4株,将插条2/3埋入穴中,然后覆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也可在春季或秋季进行分株、压条及种子繁殖。生长期应结合中耕除草,培土2~3次;天旱时需浇水;初冬或早春,在穴周围开环形沟,施以厩肥或堆肥;返青萌芽后及第1次采花后,分别追施氮肥1次;入冬或初春,应整枝修剪,使主干粗壮,通风透光,形成灌木状。病害有炭疽病、锈病,用1∶1∶150波尔多液喷射防治。虫害蚜虫,可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采集:秋、冬季采割带叶的茎藤,扎成小捆,晒干。药材产于浙江、四川、江苏、河南、陕西、山东、广西、湖南,安徽、甘肃、湖北、江西、福建、山西、云南、辽宁、河北等地也产。
鉴别:茎藤长圆柱形,多分枝,常缠绕成束,直径1.5~6mm;表面棕红色至暗棕色,有的灰绿色,光滑或被茸毛,外皮易脱落,多节,节间长6~9cm,有残叶及叶痕。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空。气微,味淡。以表面色棕红、质嫩带叶者为佳。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性质叶含忍冬甙(Lonicerin)(1)[1,2],木犀草素[3]、环烯醚萜甙(Iridoidglucoside)、马钱甙(Loganin)、生物碱Venoterpine、咖啡酸甲酯(Methylcaffeate)、香草酸(Vanillic acid)[4]。忍冬素(Loniceraflavone、4’,5,6,Trihydroxyflavone)[5]。茎含鞣质,生物碱[2]。
参考文献
[1] 药学杂志(日) 1961;81:558。
[2] 医学中央杂志(日) 1967;227:145。
[3] 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第1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397。
[4] 生药学杂志(日) 1983;37(3):294。
[5] 中草药学,下册,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