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馒头

医药知识2023-02-03 03:30:05百科

木馒头

概况

异名:木莲、薜荔(《本草拾遗》),鬼馒头(《纲目》),风不动(《中国药用植物志》),石龙藤(《中药志》),常春藤(《广西中药志》),石壁藤(《湖南药物志》),墙脚柱(《闽东本草》),凉粉藤(《江西草药》)。

基源:为桑科榕属植物薜荔的果实。榕属全世界约1000种;中国有80多种、30多变种。

原植物:薜荔Ficus pumila L.(Ficus repens Hort.;Ficus stipulata Thunb.;Plagiostigma pumilum Zucc.),又名凉粉果(《中国树木分类学》),馒头郎、王不留行(广州),凉粉子(《贵州植物志》),络石藤、鬼球(《江苏植物志》)。

历史:《本草拾遗》始载,称木莲、薜荔,谓:“薛荔夤绿树木,三五十年渐大,枝叶繁茂。叶长二三寸,厚若石韦。生子似莲房,打破有白汁,停久如漆。中有细子,一年一熟。子亦入药,采无时”。《图经本草》载:“薛荔,络石极相类,茎叶粗大如藤状。木莲更大于络石,其实若莲房”。《纲目》收载于草部蔓草类,木莲项下,云:“木莲延树木垣墙而生,四时不凋,厚叶坚强,大于络石。不花而实,实大如杯,微似莲蓬而稍长,正如无花果之生者,六七月实内空而红,八月后则满腹细子,大如稗子,一子一须。其味微涩,其壳虚轻,乌鸟童儿皆食之”。《植物名实图考》称:“木莲即薛荔,自江而南,皆曰木馒头。俗以其实中子浸汁为凉粉,以解暑”。所指均为本种。

形态:常绿攀援或匍匍藤本,幼时以不定根攀援于墙壁或树上。叶二型,不结果枝上者小而薄,卵状心形,长约2.5cm或更小,基部稍不对称,叶柄极短;结果枝上无不定根,叶厚革质,卵状椭圆形,长5~10cm,宽2~3.5cm,顶端钝,全缘,上面无毛,下面被黄色柔毛;基生脉3出,侧脉4~5对,在上面下陷,下面突起,网状蜂窝状;叶柄长5~10mm;托叶2,披针形,被黄色丝状毛。榕果单生于叶腋,梨形或倒卵形,长3~6cm,直径3~5cm,顶端平截,略具短钝头或为脐状突起,基部收缩成一短柄,成熟时黄绿色或微红,果柄短粗,基生苞片3,三角状卵形,密被长柔毛,宿存;雄花和瘿花同生于一榕果内,雄花生于内壁口部,多数,排成数行,有梗,花被片2~3,雄蕊2枚;瘿花有梗,花被片3,花柱短而侧生;雌花生于另一榕果中,花梗长,花被片4~5瘦果倒卵形,有粘液。花果期全年。(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487页,图974)

生境与分布:生于旷野或村边残墙破壁及树上。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日本、越南、印度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秋季采收将熟的花序托,剪去柄,晒干。药材主产于江苏、四川、浙江、广东、广西。

鉴别:花序托膨大成梨形或倒卵形,黄褐色至黑褐色,长4~6cm,直径约4cm,顶端近截形,中央有一稍突出的小孔,孔内有膜质的小苞片充塞,孔外通常有细密的褐色绒毛,下端渐狭,具有短的果柄痕迹。质坚硬而轻,内生无数单性花或黄棕色圆球状瘦果。以个大,干燥者为佳。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霉蛀。

化学性质

种子含多糖。

参考文献

新医学 1978;9(6):261。

本文标签: 木馒头  药性  临床应用  药理  化学性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