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南五味子
名称出处:《纲目》
概况异名:红木香(《纲目拾遗》),内风消、紫金皮(《植物名实图考》),土木香(《福建民间草药》),内红消(《江西中药》),大(小)血藤(湖北、云南、贵州),小钻、钻骨风、坚骨风、风沙藤、紫金藤(江西、广东、广西、福建),紫金标(江西),紫荆皮、冷饭团、大活血、香藤根、过山龙、黄牛藤(浙江),白山环藤(广东),拳头草(广西)。
基源:为木兰科南五味子属植物南五味子的根或根皮、茎和果实。
原植物:南五味子Kadsura longipedunculata Finet et Gagn.(K.peltigara Rehd.et Wils),又名广福藤(《纲目拾遗》),盘柱南五味子(《中草药学》),长梗南五味子(《中药大辞典》)。
历史:本品载于《纲目拾遗》,一名广福藤,又名紫金皮。谓“立夏后生苗,枝茎蔓延,叶类桂,略尖而软,叶蒂红色,咀之微香,有滑涎,根入药用,洗净,去外粗皮,取内皮色红者用之”。《植物名实图考》载:“紫金皮,江西山中多有之,蔓延林薄,紫根坚实,茎亦赭赤。叶如桔柚,光滑无齿,叶节间垂短茎,结青蒂,攒生十数子,圆球如毯,鲜嫩有汁出。”又谓:“内风消,江西、湖南皆有之,蔓生,紫茎,结实如攒聚如毬,极类紫金皮,惟叶不攒排,有细齿,无光泽。”根据以上植物形态、分布以及《植物名实图考》的附图,紫金皮和内风消实系同一植物,并与本种相似。
形态:常绿木质藤本。根红棕色或灰棕色。小枝褐色或紫褐色,有明显皮孔。单叶互生;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长5~10cm,宽2~5cm,边缘有疏锯齿,偶为全缘,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革质;叶柄长1.5~3cm。花单性异株,单生于叶腋;花梗细长,花后下垂;花被片7~17,黄色,芳香;雄蕊多数,花丝极短,集合成头状;雄蕊群球形,心皮多数。聚合果近球形,直径2.5~3.5cm,熟时深红色至暗蓝色。花期5~7月,果期9~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803页.图1605)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林下或溪旁灌丛中。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生药采集:全年可采叶。
化学性质根含挥发油1.1%,油中主要成分为α-蒎烯、樟脑、β-蒎烯、柠檬烯、龙脑、乙酸龙脑酯(Bornyl acetate)等25种成分。果实含挥发油、有机酸、蛋白质、脂肪油、粘液质、果胶[1]。根中含有3′-羟基4′-甲氧基-3”,4″-次甲二氧基-2,3-二苯甲基丁烷[2]。根皮含南五味子木脂素C、D(Kadsulignan C、D)[3]。茎和根部含五味子素(Schisandrin)、五味子醇B(Schisandrol B)、Gomisin H、Angeloylgomisin H、Gomisin M2、Schisan henol、五味子酯B(Schisantherin B)、Tigloylgomisin P[4]。从植物中还分得安五木脂素((+)-Anwulignan)[5]。茎部还含(24E)-3-Oxo-12α-acetoxylanosta-8,24-dien-26-oic acid、(24E)-3-Oxo-12α-hydroxylanosta-8,24-dien-26-oic acid、Neokadsuranic acid B和Neokadsuranic acid C[6]。根皮和茎部分得五内酯E(Schisanlactone E)、长南酸(Changnanic acid)、五内酯B(Schisanlactone B)、内消旋二氢愈创木脂酸(meso-Dihydroguaiaretic acid)、β-谷甾醇、Binankadsurin A、Benzoylbinankadsurin A、lsovaleroylbinankadsurin A、Isobutyroylbinankadsurin A、Angeloylbinankadsurin A、Isovaleroyloxokadsurane[7,8]。从种子中分得五内酯A、Schizandronic acid、表安五酸(epi-Anwuweizic acid)、二甲基去当归酰五味子酯F、五味子酯J、五内酯F(Schisanlactone F)[9]、Binankadsurin A、Acetyl binankadsurin A、Angeloyl binankadsurin A、五脂酮(Schisanlignone)A、B、Butyryl binankadsurin A[10]。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64。
[2] 中草药 1986;17(5):42。
[3] Can J Chem 1991;69(9):1403。
[4] Planta Med 1986;52(5):410。
[5] 有机化学 1988;8(3):227。
[6] Planta Med 1989;55(3):294。
[7] 化学学报 1991;49(5):502。
[8] Planta Med 1991;57(2):169。
[9] 化学学报 1991;49(3):308。
[10] 化学学报 1991;49(4):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