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医药知识2023-02-03 02:54:31百科

白头翁

概况

异名:野丈人(《本经》)。

基源:为毛茛科白头翁属植物部分种类的根。白头翁属全世界约43种;中国约10种,其中6种药用。

原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Bge.)Regel(Anemone chinensis Bge.),又名毛姑朵花(东北),老公花(山东),头痛棵(河南),羊胡子花(陕西),大碗花、老冠花、将军草(江苏)为正品白头翁。另外兴安白头翁Pulsatilla dahurica(Fisch.ex DC)Spreng.(Anemone dahurica Fisch.ex DC.),又名姑朵花(东北),白头翁(通称)。朝鲜白头翁Pulsatilla cernua(Thunb.)Bercht.et Optz.(Anemone cernua Thunb.;Pulsatilla koreana Nakai ex Mori),又名姑朵花(东北),白头翁(通称)。细叶白头翁Pulsatilla turczaninovii Kryl.et Serg.,又名白头翁(内蒙古)。蒙古白头翁Pulsatilla ambigua Yurcz.ex Pritz.,又名白头翁、北白头翁(《中药志》),高山白头翁(《新疆中草药》)。钟萼白头翁Pulsatilla campanella Fish.ex Regel et Tiling,又名白头翁(新疆),在部分地区分别以根作白头翁应用。

历史:白头翁之名始载于《本经》,列为下品。自古用作治痢要药。《伤寒论》已有“热痢下重者白头翁主之”的记述。《唐本草》中所述:“其叶似芍药而大,抽一茎,茎头一花,紫色似木槿花,实大如鸡子,白毛寸许皆披下似纛头,正似白头翁”即系本品正品。此外,本草记述的白头翁尚有其它多种来源,这与目前市场上白头翁药材来源较复杂的情况有相似之处。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50cm,全株密被白色长柔毛。主根粗壮,圆锥形,有时扭曲,外皮黄褐色。基生叶4~5,通常在开花时才生出,有长柄;叶片宽卵形,3全裂,顶生小裂片具短柄;广倒卵形,基部楔形,3深裂,裂片顶端具2~3圆齿;侧生小叶片无柄或近无柄;表面无毛,背面有长柔毛;花茎1~2,高10cm以上,花后伸长,密被长柔毛;总苞由3小苞片组成,基部愈合抱茎,小苞片常3深裂;花单一,钟形,直径3~4cm;萼片6,排成二轮;花瓣状,紫色,卵状长圆形,长3~5cm,宽1~1.5cm,外面密被长柔毛;雄蕊长约为萼片之半。聚合果直径9~12cm,瘦果纺锤形,扁,长3.5~4mm,有长柔毛,顶端有细长的羽毛状宿存花柱,长3.5~6cm。花期3~5月,果期5~6月。(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彩图31)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野、山坡及田野间,喜生向阳处。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及湖北北部和四川。朝鲜和原苏联远东地区也有分布。

兴安白头翁与白头翁的主要区别在于:本种植株高25~40cm。叶的边缘有毛,叶的中裂片3全裂,叶的末回裂片宽在2mm以上;萼片蓝紫色;宿存花柱长2.5~3cm,上部有贴伏的短毛。(图见《中药志》.第1册.388页.图301-2)分布于黑龙江及吉林东部。朝鲜、原苏联西伯利亚东部也有分布。

朝鲜白头翁与白头翁的主要区别在于:萼片紫红色。(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388页.图301-3)分布于吉林东部,辽宁南部。朝鲜、日本、原苏联远东地区也有分布。

细叶白头翁与白头翁的主要区别在于:植株高15~25cm;叶为三回羽状复叶,羽片3~4对;总苞筒长5~6mm;萼片蓝色;宿存花柱长约3cm,有近开展的长柔毛。(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388页.图301-1)分布于黑龙江西部、吉林西部、辽宁西部、内蒙古、河北北部、宁夏。蒙古、原苏联西伯利亚地区也有分布。

蒙古白头翁与白头翁的主要区别在于:植株高6~22cm;叶为二回羽状复叶,羽片3对;花近直立;萼片紫色,长圆状卵形,长2.2~2.8cm,顶端不向外反曲。(图见《中国植物志》.第28卷.64页.图版19∶3-5)分布于黑龙江西部、内蒙古、甘肃北部、青海北部、新疆。蒙古和原苏联西伯利亚地区也有分布。

钟萼白头翁与白头翁的主要区别在于:叶为二回羽状复叶,羽片3对;花稍下垂;萼片紫褐色,椭圆状卵形,长1.4~1.9cm,顶端向外弯曲。(图见《中国植物志》.第28卷.66页.图版196)生于海拔1900~2600m间的山地草坡。分布于新疆西部。蒙古北部、原苏联中部地区也有分布。

此外江西等地有用蔷薇科植物委陵菜Potentilla chinensis Ser.的根或带根全草,福建等地有用蔷薇科翻白草Potentilla discolor Bge.的块根或带根全草,四川一些地区有用毛茛科植物打破碗花花Anemone hupehensis Lemoine和菊科植物山秋Anaphalis margaritacea(L)Benth.et Hook.f.等的根或全草,陕西宝鸡等一些地区有用菊科植物祁州漏芦Rhaponticum uniflorum(L.)DC.及毛茛科植物野棉花Anemone vitifolia Buch.-Ham.和大火草Anemone tomentosa(Maxim.)Péi的根,云南用菊科植物毛大丁草Gerbera piloselloides Cass.的根或全草作“白头翁”用。以上种类药材一般自产自销。

生药

栽培:宜温和干燥的环境,能耐寒、耐旱,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粘壤土为好,用种子繁殖,于3月下旬~4月上旬播种,按行距15cm开浅沟条播,将种子拌入草木灰或细土后均匀播下,覆以薄土,稍加镇压,盖上稻草,浇水。出苗后揭草,结合松土除草进行间苗,按株距12~15cm定苗。每年夏、秋季各追肥1次。当植株现蕾时需及时摘除,以利根部发育。

采集:春、秋季采挖,除去叶及残留的花茎和须根,保留根头白绒毛,去净泥土,晒干。药材主产于吉林、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江苏、河南、安徽。

鉴别

性状:根类圆柱形或圆锥形,稍扭曲,长6~20cm,直径0.5~2cm;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具不规则纵皱纹或纵沟,有支根或支根痕,皮部易脱落,露出黄色的木部,有网状裂纹或裂隙;根头部稍膨大,密生白色毛茸,顶端残留鞘状叶柄残基;质硬而脆,断面较平坦,皮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木部淡黄色;气微,味微苦涩。以根粗长、质坚实、外表灰黄色、头部有白毛者为佳。

显微 根(中部直径约7mm)横切面:表皮、皮层、内皮层通常已脱落。韧皮部宽广,外侧细胞棕色,壁木栓化;韧皮纤维单个散在或数个成束,直径15~35μm,壁较厚,有的根无纤维。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射线较宽;导管呈圆多角形,单个散在或数个成群,直径25~85μm;木纤维直径至42μm,壁稍厚,非木化。较粗的根的中央常为薄壁细胞。(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图299)

粉末:灰黄白色,气微,味微苦涩。 ①韧皮纤维单个散在或数个成束,大多存在于薄壁组织间,淡黄色。呈梭形,末端斜尖或钝圆,也有较平截或微呈分枝状,长100~390μm,直径16~42μm,壁厚6~13μm,少数较薄,木化,有的层纹致密,孔沟明显。 ②非腺毛系根头残存的叶柄基或幼叶的毛茸,无色或棕黄色。单细胞,细长,较平直,大多碎断,直径13~33μm,壁厚2~14μm。木化,少数非木化,有的表面可见螺状或双螺状纹理,近基部壁有的一边甚厚而另边较薄,也有壁极厚胞腔不明显,末端稍膨大或拐曲。 ③导管主为具缘纹孔导管,也有网纹及螺纹导管,直径10~72μm,导管分子长短不一,有的端壁狭尖作尾状,穿孔板位于侧壁。 ④后生皮层细胞少数,微黄色或金黄色。表面观呈类多角形,壁非木化。 ⑤淀粉粒少数。单粒类圆形,直径3~22μm,脐点及层纹均不明显;复粒少数,由2~4分粒组成。(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27)

理化:取样品粉末0.1g,加70%乙醇5ml,振摇2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1ml,点于硅胶G板上,以氯仿~甲醇-水(7∶3∶1)下层液为展开剂,展开后,用10%硫酸液喷雾,加热显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25)

加工炮制:①切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闷润至透,切厚片,干燥。 ②制炭 取白头翁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外呈黑色,内呈黑褐色为度,喷洒少量凉水,灭尽火星,取出,晾过夜。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性质

白头翁全草含原白头翁素(Protoanemonin)[1],根含三萜皂甙约9%。其皂甙为白头翁皂甙I为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3β,23-二羟基-Δ20(29)-羽扇豆烯-28-酸[2];白头翁皂甙B4为3(S),23-二羟基羽扇豆-20(29)烯-28-酸3-O-[α-L-吡喃鼠李糖基(1→α)-α-L-吡喃阿拉伯糖基]-28-0-[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基(1→6)-β-D-吡喃葡萄糖酯甙,白头翁皂甙A3为3(S),23-二羟基羽扇豆-20(29)烯-28酸的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甙[3];白头翁皂甙Ⅲ为3β,23-二羟基羽扇豆20(29)-烯-28酸-3-O-α-L-吡喃阿拉伯糖甙[4]。三萜酸除3β,-23-二羟基羽扇豆-20(29)-烯-28-酸(1),即23-羟基白桦酸外,尚有3-羰基-23-羟基羽扇豆-20(29)-烯-28-酸(2)[3,4]

朝鲜白头翁根含有3-0-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萄吡喃糖基-(1→4)-α-L-阿拉伯吡喃糖基长春藤皂甙元(Hederagenin)-28-O-α-L鼠李吡喃糖基-(1→4)-β-D-葡萄吡喃糖基-(1→6)-β-D-葡萄吡喃糖甙及3-0-α-L-鼠李吡喃糖基(1→2)-α-L阿拉伯吡喃糖基长春藤皂甙元-28-0-2-L鼠李吡喃糖基-(1→4)-β-D-葡萄吡喃糖基-(1→6)-β-D-葡萄吡喃糖甙[5]。朝鲜白头翁还含有豆甾醇、β-谷甾醇、长春藤皂甙元(Hederagenin)、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及少量乙酰齐墩果酸[6],还含有长春藤皂甙元-3-0-α-L-鼠李吡喃糖基-(1→2)-α-L-阿拉伯吡喃糖甙及长春藤皂甙元-3-0-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萄吡喃糖基-(1→4)α-L-阿拉伯吡喃糖甙[5]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第1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265。
[2]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990;21(5):264。
[3] 化学学报 1990;48:501。
[4] Chin Chem Lett 1991;2(5):375。
[5] Chem Pharm Bull 1978;26(6):1666。
[6] 药学杂志(日) 1968;88:1078。

本文标签: 白头翁  药性  临床应用  药理  化学性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