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肉桂
名称出处:《唐本草》
概况异名:牡桂、菌桂(《本经》),紫桂(《药性论》),大桂(《唐本草》)、玉桂(《本草求原》),桂木(《山海经》),梫、木桂(《尔雅》),桂(《南方草本状》),糠桂(《中药大辞典》)。
基源:为樟科樟属植物肉桂的干皮和枝皮。樟属全世界约250种,中国约46种。
原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
历史:肉桂始载于《本经》,列为上品,分为牡桂和菌桂。陶弘景曰“按《本经》惟有菌、牡二桂,而俗用桂大同小异,今俗用便有三种,以半卷多脂者单名桂,入药最多,……。”《唐本草》同意《本经》释:“菌者,竹名,古方用筒桂者是,故云三重者良,其筒桂亦有二、三重卷者,叶中三道文,肌理紧薄如竹,大枝小枝皮俱是菌桂,然大枝皮不能重卷,叶极淡薄,不入药用。今惟出韶州。”“或云牡桂即今木桂及单名桂者也。此桂花、子与菌桂同,唯叶倍长,大小枝皮俱名牡桂。然大枝皮肉粗虚如木兰,肉少味薄,不及小枝皮也,小枝皮肉多半卷,中必皱起,味辛,美。一名肉桂,一名桂枝、一名佳心,出融州,柳州,交州。”《本草拾遗》载:“菌桂、牡桂、桂心、已上三色,并同是一物。”苏颂在《图经本草》释:“今岭所出,则有菌桂、肉桂、官桂、板桂之名,而医家用之,罕有分别者,旧说菌桂正圆如竹,有二、三重者,则今所谓筒桂也。筒、菌字近,或传字之误耳。成云即肉桂也,牡桂皮薄、色黄、少脂肉,气如木兰,味亦相类,削去皮名桂心,今所谓官桂,疑是此也。桂是半卷多脂者,今所谓板桂,疑是此也。李时珍在《纲目》中云:“桂即牡桂之厚而辛烈者,牡桂即桂薄而味淡者,《别录》不当重出,今并为一。”近年出版的《新华本草纲要》载:“现在肉桂商品主产广西,有圆筒形的筒桂(又称桂通或官桂,常由5~6年幼树剥制,应注意官桂一名,两广产的多为本种,他省官桂为同属其它植物),企边桂(两侧向内卷,常由十多年生肉桂树剥制),板桂(老树干皮剥制),……。故认为《唐本草》、《图经本草》疑《本经》菌桂是字形相似的筒桂之讹,是正确的,李时珍谓桂即《本经》牡桂也是对的……。”综合上述文献考证,中国历来医家所用的菌桂、牡桂或筒桂同属一物,即为本种。
形态:乔木,高达18m;树皮灰褐色,枝黑褐色,有纵向细条纹,幼枝多少四棱形,黄褐色,密被灰黄色短绒毛,均有香味。叶柄粗壮,被黄色短绒毛,长1.2~2cm;叶片革质,互生或近对生,长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8~16(34)cm,宽3.5~6cm,先端稍急尖,基部钝圆,边缘稍内卷,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灰绿色,被黄色短绒毛,离基3出脉,在下面明显凸起,细脉横向近于平行。由多花组成腋生或近顶生的圆锥花序,长8~16cm;花梗和花序均被毛;花白色,花被片6,裂片卵状长圆形,两面均被毛,能育雄蕊9,3轮,第三轮雄蕊花丝中上部有1对肾形腺体,花药外向瓣裂,第一、二轮雄蕊花药均内向瓣裂;子房球形,无毛,花柱纤细。果实椭圆形,长约1cm,直径约8mm,成熟时黑紫色,无毛;果托浅杯状,边缘截平或略具齿裂。花期6~8月,果期10~12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818页.图1636)
生境与分布:原产中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和云南等省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为栽培,尢以广西栽培最多。
生药栽培: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和透性良好的红黄壤土为宜。用种子育苗繁殖,在2~3月种子成熟时,随采随播,或用湿沙混藏,但时间不能过久,超过20天则发芽力会丧失。按行株距各15×3~4cm开沟条播,深3~4cm,播后覆土浇水、盖草,每亩用种量20kg。苗高10cm时间苗,每6cm留苗1株。3年后苗高1m时,于春季或秋季移栽,定植行株距各2×3m,栽后浇水定根。肉桂苗期需议棚遮荫,出苗后结合松土除草,揭去盖草,注意浇水及施肥造林后,每年必须中耕除草、追肥3次。病害有立枯病,需拔除病株烧毁,并用鲜石灰粉消毒;褐斑病,可摘除病叶,两者均用1∶1∶150的波尔多液喷雾防治。虫害金龟子,用灯光诱杀,或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杀。
采集:一般于8~10日间,选择桂树.按一定宽度剥取树皮,加工成不同的规格。 ①官桂 剥取栽培5~6年的幼树干皮和粗枝皮,晒1~2天后,卷成圆筒状,阴干。 ②企边桂 剥取十余年生的干皮,两端削齐,夹在木制的凸凹板内,晒干。 ③板桂 剥取老年桂树的干皮,在离地30cm年作环状割口,将皮剥离,夹在桂夹内晒至九成干时取出,纵横堆叠,加压,约1个月后即完全干燥。药材主产于广西、广东、云南。
鉴别
性状:树皮槽状或卷筒状,长30~40cm,宽或直径为3~10cm,厚2~8cm;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有不规则的细皱纹及横问突起的皮孔,有的可见灰白色的地衣斑,内表面红棕色,略平坦,有细纵纹,划之显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侧棕色而粗糙,内侧红棕色而油润,中间有一条黄棕色的线纹(石细胞环带)。有浓烈的特殊香气,味微甜、辛辣。以皮细肉厚,断面紫红色,油性大,香气浓,味甜微辛,嚼之无渣者为佳。
显微 皮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最内层细胞外壁增厚,木化。皮层散有石细胞及分泌细胞。中柱鞘部位有石细胞群,断续排列成环,外侧伴有纤维束,石细胞通常外壁较薄。韧皮部射线宽1~2列细胞,含细小草酸钙针晶;纤维常2~3个成束;油细胞随处可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粉末红棕色,气芳香,味甘、微辣,带粘液性。 ①纤维单个散在,少数2~3个并列成束,呈长梭形,边缘微波状或有凹凸,长195~680μm,直径24~50μm,壁厚,木化,纹孔及孔沟不明显,或孔沟稀少细短,胞腔线形。 ②石细胞呈类方形、类长方形、类圆形、圆多角形或椭圆形,有的一端稍尖突,直径32~88μm,壁厚至25μm,有的一边甚薄,少数胞腔内含草酸钙针晶束。 ③油细胞呈类球形或长圆形,直径68~108μm,含淡黄色挥发油滴。 ④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长至43μm,也有稍粗成杆状;射线细胞中含针晶束较多。另有少数长方片状结晶,宽至6μm。另可见木栓细胞及淀粉粒。(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297)
理化:①肉桂的薄层色谱 1)取样品粉末0.5g,置具塞三角瓶中,加乙醇10ml,冷浸20分钟,时时振摇,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桂皮醛对照品,加乙醇溶解,制成每1ml含1mg的对照品溶液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一硅胶G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85∶15)为展开剂,以桂皮醛为对照。展距10cm,取出,晾干,喷以0.1%2,4二硝基苯肼试液,供试品在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有橙红色斑点。(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202-1) 2)取样品粉末适量,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挥发油,点于硅胶60F254板上,以氯仿甲醇-水(30∶10∶1)为展开剂,以桂皮醛、桂皮酸为对照。展开后,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202-2A) 3)取上述挥发油,用无水乙醇稀释后,点于硅胶G板上,以苯为展开剂,以桂皮醛、桂皮酸为对照。展开后,用2,4-二硝基苯肼试液显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202-2B) ②肉桂与大叶清化桂不同部位的薄层色谱 取样品粉末适量,置挥发油测定器中提取挥发油,用乙醚溶解后,点于硅胶G上,以己烷-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以桂皮醛为对照。展开后,用2,4-二硝基苯肼试剂显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202-3) ③肉佳与桂皮的薄层色谱 取样品粉末适量,用石油醚振摇提取,滤过,滤液于室温下稍加挥散后,点于硅胶G-CMC板上,以苯-乙醇乙酯(9.5∶0.5)为展开剂,以桂皮醛为对照。展开后,用2,4-二硝基苯肼试液显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202-4)
加工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粗皮,淋水润透,切成丝,低温干燥。
贮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性质肉桂皮中含挥发油(见肉桂油),鞣质等。近从肉桂皮中分得十几个具有抗补体活性的二萜化合物,如锡兰肉桂素(Cinnzeylanin)、锡兰肉桂醇(Cinnzeylanol)、肉桂醇(Cinncassiol)A、A1、B(1),C1,C2,C3,D1,D2,D3及肉桂醇A1,B,C1,D1,D2的葡萄糖甙[1]。
(1)
从茎皮中分得3-(2-羟基苯)丙酸及其葡萄糖甙,为具有抑制溃疡因素的活性成分[2]。另分得3,4,5-三甲氧基苯酚-1-0-β-D-芹呋喃糖-(1→6)-β-D-吡喃葡萄糖甙(3,4,5-Trimethoxyenol β-D-apiofu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丁香树脂酚(Syrin-garesinol)等七个芳香族化合物[3];儿茶素、表儿茶素、前矢车菊素(Procyanidin)B1、B2、B4,B5,B7,C1、肉桂醇(Cinnamonol)D1,D2、锡兰单宁(Cinnamtanin)A2,A3、A4、前矢车菊素B2的6-C-葡萄糖甙及8-C-葡萄糖甙,表儿茶素的3-0-β-D-葡萄糖甙、6-C-β-D-葡萄糖甙及8-C-β-D-葡萄糖甙等十几个鞣质类化合物[4,5]。从桂枝中分得反式肉桂酸、香豆素、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胆碱、香草酸(Vanillic acid)、β-谷甾醇、硫酸钾、微量葡萄糖及丁香酸(Syringic acid)。另检测出Ca、Mg、Fe、Si、Na、Al.Zn、Mn、Ba、T1、等16种微量元素[6]。
参考文献
[1] Chem Pharm Bull 1981;29:2451,2686,1980;28:1432,2682。
[2] PLanta med 1989;55(3):245。
[3] Phytochemistry 1983;22(1):215。
[4] 药学杂志(日) 1982;102(2):162。
[5] CHem Pharm Bull 1986;34(2):634,643。
[6] 中药通报 1982;7(2):26,1984;9(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