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层塔

医药知识2023-02-03 02:46:09百科

千层塔

概况

异名:虱子草、矮杉树(《四川中药志》)、虱婆药(《湖南药物志》),救命王(福建),生扯拢(贵州)

基源:为石杉科石杉属植物蛇足石杉的全草。石杉属全世界约50种,中国约10种。

原植物: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Thunb.)Trev.(Lycopodium serratum Thunb.),又名蛇足石松(《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宝塔草(广西)。

历史:千层塔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云:“生山石间,蔓生绿茎,小叶钻形,四面如刺,间有长叶及稍头叶,俱如初生之柳叶,可煎洗肿毒跌打及鼻孔作痒”。按上述及附图为本种。

形态:植株高15~35cm,茎直立或下部平卧,单一或一至数回2叉分枝,顶端常具生殖芽,落地即发育成新苗。叶纸质,大小不一,略呈4行疏生,具短柄;叶片披针形,长1~3cm,宽2~4mm,基部变狭,楔形,边缘有不规则的尖锯齿,顶端锐尖头,仅有主脉1条。营养叶与孢子叶同形,绿色。孢子囊肾形,横生于叶腋而大于叶片,淡黄色,光滑,熟时横裂。孢子圆形。(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107页.图214)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350~2200m处密林下或沟谷石上。分布于中国东北、长江流域各省区及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亚洲其它地区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9~10月采收,晒干或鲜用。

贮藏:晒干用者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性质

含千层塔定碱(Serratinidine)、21-表千层塔萜烯二醇(21-Episerratenediol)、16-氧千层塔萜烯二醇(16-()xoserratendiol)、千层塔萜烯二醇、3-乙酰千层塔萜烯二醇、千层塔三醇(Serratriol)、托何醇(Tohogenol)、托何宁醇(Tohogeninol)、16-氧千层塔三醇等[1]、又含石松杂灵(Lycodoline)、石松文(Lycoclavine)、千层塔宁碱(Serrtatinine)、石杉碱甲、乙(Huperzine A.B)、N-甲基石杉碱乙、8-去氧干层塔宁碱(8-Deoxyserratinine)等[2]

参考文献

[1] 植物分类学报 1982;20(4):445 。
[2] 中草药1987;18(2):2。

本文标签: 千层塔  药性  临床应用  化学性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