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五色梅
名称出处:《广西中药志》
概况异名:龙船花(《植物名实图考》),如意花(《岭南采药录》),杀虫花(《南宁市药物志》),臭草(《常用中草药手册》),天竺草(《湖南药物志》)。
基源:为马鞭草科马樱丹属植物马樱丹的叶或带花、叶的嫩枝。马樱丹属全世界约150种,中国约2种。
原植物:马樱丹Lantana camara L.(Lantana aculeata L.),又名五色花、五彩花(通称),五雷箭、臭花根(广西),五色梅花(广州),七变花(《华北经济植物志要》)。
形态:直立或藤状灌木,高1~2m。有时可长达4m,植株具臭味。茎、枝四方形,有短柔毛,通常具短倒钩状刺或糙毛。单叶对生,具柄,长约1cm;叶片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3~9cm,宽1.5~4.5cm,基部心形或截形,边缘有钝齿,叶面上具粗糙皱纹及短柔毛,背面具小刚毛,顶端急尖或渐尖;侧脉5对。头状花序腋生,总花梗粗壮,较叶柄长1~3倍;苞片披针形,有短柔毛;花萼筒状膜质,长约1.5cm,顶端具微短齿;花冠管长约1cm,直径4~6mm,向上略宽展,黄色或橙红色,开花后转为深红色;雄蕊4,着生于花冠管中部,花药卵形;子房2室,无毛,每室1胚珠;花柱短,柱头偏斜。果圆球形,直径约4mm;熟时紫黑色,成熟后常为2骨质分核。花期全年。(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578页,图5110)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80~1500m的空旷地或海边沙地。一般热带地区均有分布。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常见逸生或庭园栽培。供观赏,原产美洲。
化学性质叶含三萜类成分:马缨丹烯A(岩茨烯)(Lantadene A)、马缨丹烯B(Lantadene B)、马缨丹酸(Lantanolic acid)、马缨丹异酸(Lantic acid)[1]、22β-O-当归酰基-3β-羟基-齐墩果酸、22β-O-二甲基丙烯酰基-3β-羟基-齐墩果酸、22β-羟基-3羰基齐墩果酸[2]、五色梅醋酸(Lantanilic acid)[3]、22β-O-(S)-2-甲基丁酰基-3-羰基-齐墩果酸[4]、五色梅酸(Lantoic acid)[5]。茎叶含环烯醚萜甙:黄花夹竹桃臭蚁甙甲(Theveside)[6]。叶用HPLC分析,至少含14种酚性成分以及p-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tzic acid)、p-香豆酸(p-Coumaric acid)及水杨酸[7]。尚含挥发油、还原糖、鞣质,树脂和生物碱[1]。嫩枝也含马缨丹烯A[1]。
参考文献
[1]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383 。
[2]CA 1976;84:161772c 。
[3]Phytochemistry 1976;15(6):987, 。
[4]CA 1984;100:3511m 。
[5]Phytochemistry 1985;24(7):1607 。
[6]CA 1980;93:41520h 。
[7]CA 1989;111:130735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