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古榄

医药知识2023-02-03 02:28:08百科

白金古榄

概况

异名:三筒管、百解藤、千金薯、竹叶薯(广西),绊藤香(四川)。

基源:为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长叶马兜铃的块根。

原植物:长叶马兜铃Aristolochia championii Merr.et Chun

形态:木质藤本,长达10m,块根纺锤形,直径3~5cm;嫩枝密被黄褐色倒伏长柔毛;茎初时直立,以后攀援。叶革质,披针形、椭圆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5~30cm,宽2~5cm。花有腐肉臭味,单一或2~5朵排成总状花序;花被管中部急遽弯曲,檐部盘状,圆形,内面紫红色并有暗紫色的网纹,密布疣状突起。蒴果椭圆形,长6~8cm,灰黄色至暗褐色,成熟时6瓣开裂。种子卵形,暗褐色。花期6~7月,果期9~11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24卷.48页.图版51)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500~900m的山谷密林中,亦见于较稀疏干燥林下。分布于广东(信宜)、广西(来宾)、四川(重庆、叙永)、贵州(罗甸、独山)和云南(屏边、西双版纳)。

生药

采集:夏季采集,洗净,切片,晒干。

贮藏:置干燥处,防霉蛀。

化学性质

含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尿囊素(Allantoin)、3,4-次甲氧基-6,8-二甲氧基-1-1甲酯菲、3,4次甲二氧基-6,8-二甲氧基-10-硝基-1-甲酯菲和β-谷甾醇。

参考文献

中草药 1982:13(4):3。

本文标签: 白金古榄  药性  化学性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