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显子草
名称出处:《贵州草药》
概况基源:为禾本科显子草属植物显子草的全草。
原植物:显子草Phaenosperma globosa Munro
形态:多年生。秆单生或少数丛生,直立、坚硬,高100~150cm,具4~5节。叶鞘光滑。常短于节间;叶舌质硬,长达2.5cm,两侧下延而为叶鞘的边缘;叶片长披针形,基部狭窄,先端渐尖细,长10~45cm,宽1~4cm。圆锥花序长达50cm,分枝在下部多轮生;小穗长4~4.5mm;颖具3脉,第一颖长2.5~3mm;第二颖长约4mm;外稃具3~5脉,长约4mm;内稃略短于外稃;花药长约2mm。颖果倒卵球形,长约3mm,黑褐色,表面具皱纹。花果期5~7月。(图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禾本科》.1025页.图512)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草地。分布于中国华东、华中至西南各地。日本、朝鲜也有分布。
生药采集:夏、秋季采收全草。
药性性味:甘、微涩,平。
功效:补虚健脾,和血调经。
主治:病后体虚,经闭不行。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泡酒、炖肉吃。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贵州草药》“治经闭:显子草30g,月月红、公鸡尾毛各6g,猴骨15g。泡酒服。”
单方应用:《贵州草药》:“治病后体虚.岩高梁(显子草)30g。煨水服或炖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