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莲座蓟
名称出处:《内蒙古中草药》
概况异名:食用蓟(《内蒙古中草药》),呼呼斯根纳(蒙族名)。
基源:为菊科蓟属植物莲座蓟的全草。
原植物:莲座蓟Cirsium esculentum(Sievers)C.A.Meyer
形态:多年生无茎或近无茎草本。叶莲座状聚生;叶基渐狭成有翼的长或短柄,柄翼边缘有针刺或3~5针刺组合成束;叶片倒披针形或椭圆形,长6~10cm,宽2.5~3cm,羽状半裂、深裂或几全裂,侧裂片4~7对,裂片偏斜卵形或半椭圆形,中部的稍大,边缘具三角形刺齿及针刺,齿顶针刺长可达1cm,边缘的针刺较短,长2~4mm,基部的侧裂片常针刺化,两面或沿脉被稠密或稀疏的多细胞长节毛。头状花序5~12个,集生于茎顶的莲座状叶丛中;总苞钟状,直径2.5~3cm,总苞片约6层,覆瓦状排列,向内层渐长,外层与中层长三角形或披针形,长1~2cm,顶端急尖,有长约0.5mm的短尖头,内层及最内层线状披针形或线形,长2.5~3cm;花冠紫色,长约2.7cm,不等的5浅裂,细管部长约1.5cm,瘦果楔状长椭圆形,长约5mm,宽约1.8mm,压扁,淡黄色,顶端斜截形;冠毛多层,白色、污白色或褐黄色,基部连合成环,整体脱落。花果期8~9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609页.图6632)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500~3200m的平原、山地的潮湿地或水边。分布于中国东北、内蒙古及新疆等地。蒙古、原苏联中亚、西伯利亚也有分布。
生药采集:夏、秋季花盛开或结果时采收全草,阴干。
化学性质含黄酮类。
参考文献
CA 1966;64:16278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