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凤丫蕨

医药知识2023-02-03 01:57:55百科

普通凤丫蕨

概况

异名:黑虎七、铁杆七、黑龙七、大叶狗牙七(《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凤丫蕨、马力跨、金鸡草、过江龙(《四川常用中草药》)。

基源:为裸子蕨科凤丫蕨属植物普通凤丫蕨的根状茎。

原植物:普通凤丫蕨Coniogramme intermedia Hieron

形态:植株高60~100cm。根状茎短,横走,疏生披针形鳞片。叶远生,叶柄长40~70cm,基部有鳞片或间有棕色斑点;叶片薄革质,长圆状三角形,长可达60cm,宽可达45cm。基部二回羽状,上部一回羽状,羽片有柄,阔披针形,先端尾状长渐尖,边缘有向前弯的细锯齿,基部近圆形;侧脉二回分叉,顶端略加厚成条形水囊并伸于锯齿内。孢子囊群沿侧脉分布至距叶边约3mm处。无囊群盖。(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172页.图343)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350~2500m的湿润山谷林下。分布于中国西南及陕西、甘肃、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

药性

性味:《全国中草药汇编》:“甘、涩,温。”

功效:祛风湿,强筋骨,理气,活血。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腰痛,白带,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新华本草纲要》:“治风湿性关节痛、跌打损伤、疮毒、淋浊、白带:普通凤丫蕨9~15g,水煎服。”

本文标签: 普通凤丫蕨  药性  临床应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