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胡燕卵
名称出处:《别录》
概况基源:为燕科燕属动物金腰燕的卵。燕属全世界约20种,中国约4种。
原动物:金腰燕Hirundo daurica japonica Temminck et Schlegel
形态:体长180mm左右,体重21g左右。雌雄相似,上体背面蓝黑色,腰部有栗黄色腰带,各羽微缀以黑色干纹。腹部棕白色,密布黑色纵纹,尾羽分叉呈剪刀形。该鸟的栗黄色腰带甚为夺目,故名为金腰燕。眼暗褐;嘴黑;脚暗红褐至黑褐色。
生境与分布:常栖息于山地村落间。营巢于农舍的横梁或屋檐下。中国各地均有分布。
生药采集:春季在村镇周围屋檐下及房梁上的金腰燕巢中,掏取其卵。中国除新疆、台湾外,各地均产。
鉴别:呈卵圆形,纯白色。
药性主治:《别录》:“主治卒水浮肿。”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别录》:“治水肿:胡燕卵,每服10枚。”
医药家论述陶弘景:“燕有2种,有胡有越,紫胸轻小者为越燕,不入药用。胸斑黑,声大者是胡燕,俗呼胡燕为夏候,其作窠喜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