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砒石
名称出处:《开宝本草》
概况异名:砒黄(《日华子本草》),人言(《本事方》),信石(《救急易方》)。
基源:砒石为氧化物类矿物砷华(Arsenolite)或由含硫化物类矿物毒砂(Arsenopyrite)或雄黄(Realgar)经加工升华制成。
历史:砒石最早记载于《开宝本草》。李时珍释其名曰:“砒,性猛如貔,故名。惟出信州(今江西上饶市),故人呼为信石,而又隐信字为人言。”苏颂谓:“惟信州者佳。其块有甚大者,色如鹅子黄,明澈不杂。”陈承云:“取山中夹砂石者,烧烟飞作白霜。”此说明不纯的雄黄经烧而产生“砒霜”。又谓:“初烧霜时,人在上风十余丈外立,下风所近草木皆死;又以和饭毒鼠,死鼠猫犬食之亦死。”说明了砒石是极毒的物品。寇宗奭谓:“生砒谓之砒黄,色如牛肉,……。”此与市售猪肝雄黄相似。又谓:“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烟上飞,着器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者入药为胜。”表明宋时已知用粗质雄黄加热升华制成砒石。各代本草所述与现今砒石一致。直至现在湖南产的夹石雄黄(又称麻子雄黄),含As2S2约40%左右,不作雄黄药用,作为生产砒石(信石)的原料。80年代后期有人研究砒石除砷华之外,尚混有绢云母、石英等矿物。另外还含有20多种微量元素。
形态:砷华属于等轴晶系。晶体为八面体,偶而也有菱形十二面体。通常为无定形的粒状、块状及粉末状。白色,常带淡黄色或淡红色;条痕白色或淡黄色。玻璃光泽或丝绢光泽。断口参差状。硬度1.5。极脆。密度3.7~3.9g/cm3。于193℃升华。
毒砂属于单斜晶系。单晶体常呈柱状、棒状、针状。晶面上有条纹,双晶常呈十字形。集合体往往为粒状或致密块状。锡白色,表面常带浅黄的锖色。断面钢灰色。条痕灰黑色。金属光泽。硬度5.5~6。性脆。密度5.9~6.2g/cm3。以铁锤击之,发生砷之蒜臭。
雄黄参见“雄黄”条。
产状:砷华天然的很少,由含砷的硫化矿物氧化生成。
毒砂是分布最广的含砷矿物。大多数的毒砂见于高温和中温热液矿床中。
产地 江西上铙,湖南衡山、零陵、邵阳,广东连县、阳山,贵州等地。
生药采集:砒石全年均可采挖,采后,除净杂质。但天然砒石(砷华)产量少;多为加工制品。
鉴别
性状:砒石(信石)有红、白之分,药用以红砒石为主。
红砒石 呈不规则块状。淡红色、淡黄色或红黄相间。略透明或不透明。具玻璃样或绢丝样光泽或无光泽。质脆,易砸碎,断面凹凸不平或呈层状。气无。稍加热,有蒜臭气和硫黄臭气。本品剧毒,不宜口尝。
白砒石 无色或白色。有的透明。质较纯,毒性比红砒石剧。
理化:①取砒石少量,置闭口管中加热,生白色升华物(纯品137℃升华)。 ②在木炭上烧之生白色气体,有蒜臭,并于木炭上显一层白色被膜。 ③取砒石少量加水煮沸使溶解,溶液呈弱酸性,通硫化氢则生黄色沉淀。或水溶液加硫化氢试液数滴,即显黄色,加稀盐酸后生成黄色絮状沉淀。再加碳酸钠试液,沉淀复溶解。
加工炮制:一般采用如下两种方法:
①将毒砂砸成小块,除去杂石,与煤、木炭或木材烧炼,然后升华;此法较老,设备简单,有害健康。 ②取雄黄砸成约10cm大小的块状,点燃,雄黄燃烧生成三氧化二砷及二氧化硫,然后通过冷凝管道,使三氧化一砷得到充分冷凝,即为砒石;二氧化硫从烟道排出,此法谓新法。常用的炮制品有砒石(信石)和煅砒石。 ①砒石除去杂质,研细。 ②煅砒石取净砒石,砸碎,装入砂罐内,用盐泥将盖与罐封严,置炉火中煅红,取出放凉,除去封固的盐泥,打口刮下,研为细粉。
贮藏:装缸或坛内,防尘,专柜保存。
化学性质砒石为天然砷华As2O3,其中含As75.74%,O24.26%。据分析红砒石与白砒石含AS2O3在96~99以上[2]。砷华溶于水、碱、碳酸钠、酸或乙醇中[3]。据光谱全分析含有Pb、Zn、Cu、N1、V、W、As、Sb、B1、Mg、Sn、Hg、B、P2O5、Ti、Mn、Zr、Be、Ag、Ba、Sr、Ca、Fe、Al等微量元素[4]。
参考文献
[1] 青藏药用矿物.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45。
[2] 中药志.第4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61:259。
[3] 药材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60:1285。
[4] 中国矿物药.地质出版社,198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