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贝母

医药知识2023-02-03 00:42:46百科

川贝母

概况

异名:川贝(通称)。

基源:为百合科贝母属植物部分种类的鳞茎。贝母属全世界约85种,分布于北温带;中国约20种,全国皆产,所有种类的鳞茎几乎均供药用。

原植物:正品种类一般为4种: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又名松贝母、乌花贝母(《中药志》)。甘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又名岷贝(《中药志》)。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又名卷叶贝母(《中药志》)。梭砂贝母Fritillaria delavayi Franch.,又名炉贝、德氏贝母、阿皮卡(西藏)、雪山贝(云南)。另有两种贝母在部分地区也作川贝应用:太白贝母Fritillaria taipaiensis P.Y.Li(《全国中草药汇编》),又名太贝(《陕西中药名录》)。湖北贝母Fritillaria hupehensis Hsiao et K.C.Hsia,又名板贝、窑贝(《中药志》)。

历史:贝母始载于《本经》,列入中品。宋代《图经本草》中记载了贝母的多种原植物,其中包括了如栝楼的葫芦科植物土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Maxim.)Franquet)和百合科植物大百合(Cardiocrirum giganteum(Wall.)Makino,所绘峡州贝母也系浙贝一类。《唐本草》始释如今之贝母云:“贝母叶似大蒜。四月蒜熟时采良。若十月苗枯,……出润川、荆川、襄川者最佳,江南诸川亦有。”《纲目》除释名外无考,足见李时珍亦未加鉴别或未见标本。《纲目拾遗》将川贝与浙贝明确分开,谓川贝味甘而补,虚寒咳嗽以川贝为宜。

本品为常用中药,除内销外,还有部分出口。由于贝母形态变化较大,如花的颜色可以从紫色逐渐变至淡黄绿色,花被上的小方格、斑点和条纹的多少也有很大变化,难以区别。《西藏常用中草药》把花被黄绿色的类型鉴定为Fritillaria roylei Hook.是不正确的。最早A.Franchet(plant Davidianae2∶130,1877)由于错误鉴定,曾认为F.royleiHook.产于中国四川宝兴,后来许多学者相继抄引,造成混乱,特别是在早期研究中国本草的E.Bretschneidet(Botanicon sinicum 3∶1895)用了这个名称以后,对生药和中草药方面影响较大。从早期研究中国贝母植物碱的一些著作(如赵承嘏、朱子清等的著述)直至晚近一些药书(如四川中药志、刈米达夫的生药学等)都把商品原植物视为Fritillaria roylei Hook.;实际上“川贝”包括本种和许多别的种类,但绝不包括F.roylei Hook.。

形态:暗紫贝母为多年生草本,高15~25cm;鳞茎球形或圆锥形,直径6~8mm。叶除最下部为对生外,均为互生或近于对生,条状或条状披针形,长3.6~5.5cm,宽3~5mm,顶端急尖。花单生于茎顶,深紫色,略有黄褐色小方格;有叶状苞片1,花被片6,长2.5~2.7cm,外轮3片近长圆形,宽6~9mm,内轮3片倒卵状长圆形,宽10~13mm,蜜腺窝不很明显;雄蕊6,花药近基着,花丝有时密被小乳突;柱头3裂,裂片外展,长0.5~1.5mm。蒴果长圆形,具6棱,棱上有宽约1mm的狭翅。花期6月,果期8月。(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99页.图69)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3200~4200m的林中、灌丛下、草地或河滩、山谷等湿地或岩缝中。主要分布于四川西部,云南西部、西北部,中部和东北部和西藏南部至东部,也见于甘肃南部、青海、宁夏、陕西(秦岭)和山西南部。尼泊尔也有分布。

甘肃贝母与暗紫贝母的主要区别在于植株高20~30(~45)cm。鳞茎圆锥形,直径6~13mm。茎最下部的2片叶通常对生,向上渐为互生。叶线形,长3.7~7.5cm,宽3~4mm,顶端通常不卷曲。单花顶生,稀为2花,浅黄色,有黑色紫色斑点;叶状苞片1,顶端稍卷曲或不卷曲;花被片长2~3cm,蜜腺窝不很明显;花丝除顶端外,密被乳头状突起;柱头裂片长不到1mm,极少达2mm。蒴果棱上具宽约1mm的窄翅。花期6~7月,果期8月。(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100页.图70) 生于海拔2800~4000m的灌丛中或草地上。分布于甘肃南部(洮河流域)、青海东部和南部(湟中、民和、囊谦、治多)和四川西部(甘孜、宝兴、天全)。

川贝母与以上两种贝母的主要区别在于鳞茎卵圆形。叶通常对生,少数在中部兼有互生或轮生,先端不卷曲或稍卷曲。花单生茎顶,紫红色,有浅绿色的小方格斑纹,方格斑纹的多少,也有很大变化,有的花的色泽可以从紫色逐渐过渡到淡黄绿色,具紫色斑纹;叶状苞片3,先端稍卷曲;花被片6,长3~4cm,外轮3片宽1~1.4cm,内轮3片宽可达1.8cm,蜜腺窝在背面明显凸出;柱头裂片长3~5mm。蒴果棱上具宽1~1.5mm的窄翅。花期5~7月,果期8~10月。(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99页.图69) 生于林中、灌丛下、草地、河滩、山谷等湿地或岩缝中。分布于四川、云南和西藏。药材主产于西藏南部至东部,云南西北部和四川西部。本品是商品川贝母的主要来源之一。主销华东、华南地区和部分出口。

棱砂贝母与以上三种贝母的主要区别在于鳞茎长卵圆形,直径1~2cm。叶互生,较紧密地生于植株中部或上部1/3处;叶片窄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2~7cm,宽1~3cm,顶端不卷曲。单花顶生,淡黄色,具红褐色斑点;外轮花被片长3.2~4.5cm,宽1.2~1.5cm,内轮花被片比外轮的稍长而宽;柱头裂片长约1mm。蒴果棱上的翅宽约1mm,宿存花被常多少包住蒴果。花期6~7月,果期8~9月。(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101页.图71)。生于海拔3000~4700m的流砂滩上岩石缝隙中。分布于青海南部(杂多、囊谦)、四川西部(甘孜、德格)、云南(丽江)和西藏(拉萨至亚东)。《纲目拾遗》条下引《百花镜》云:“出川者曰川贝”又云:“忆庚子春有友自川中归,贻予贝贝,大如钱,皮细白而带黄斑,味甘,云此种出龙安(今四川安县)乃川贝中第一,不可多得”,恐即此种。

太白贝母、湖北贝母与上述4种的主要区别为:

太白贝母的内花被片近匙形,最宽处在全长上端4/5~5/6处,宽12~17mm,近基部宽3~5mm,在顶端两侧边缘有紫色斑带。花期5~6月,果期6~7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14卷.图26) 生于海拔2400~3150m的山坡草丛中或水边。分布于陕西(秦岭及其以南地区)、甘肃东南部、湖北西部和四川东北部。

湖北贝母植株高26~50cm。叶3~7枚轮生,3至多轮,长圆状披针形,长7~13cm,在上部的叶有时顶端卷曲。花1~4,紫色具黄褐色小方格;叶状苞片通常3枚,顶端卷曲;花被片近长圆形,长4.2~4.5cm,宽1.5~1.8cm,外3片比内3片稍狭;柱头裂片长2~3mm。蒴果长2~2.5cm,宽2.5~3cm,棱上的翅宽4~7mm。花期4月,果期5~6月。(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106页.图75) 分布于湖北西南部、湖南西北部、四川东部。湖北建始、宣恩一带有栽培。

生药

栽培:宜冷凉湿润气候,耐寒、怕炎热。土壤以湿润而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为好。用种子和鳞茎繁殖。四川产区于6~7月采收成熟果实。采后用湿润腐殖质土分层层积处理,贮藏于低温冷凉潮湿的岩洞或室内。11月下旬~12上旬(下雪前)播种。播前将贮藏果实取出,抖出种子后条播或撒播,播后覆土约1cm,再盖草一层,每亩用种子2~2.5kg。早春出苗后揭草,搭棚荫蔽,注意除草与肥、水管理。生长一年后的鳞茎逐年更新,鳞茎逐年增大。培育4~5年后的夏季收获鳞茎。可结合收获,选择无病虫害为害的鳞茎作种,进行繁殖。按行距20cm开浅沟,以株距7cm排种,芽嘴向上,覆土10cm。栽后注意拔除杂草,用稀人畜粪水或尿素肥追施2~3次。夏季多雨时,注意立枯病、根腐病及金针虫、蛴螬等虫害的防治。

采集:采挖季节因地而异,西北地区多在雪融后上山采挖,青海一带一般在7月采挖;四川、云南约在5月采挖。栽培者多于下种三年后秋季苗枯萎时采挖。挖出后,洗净,用矾水擦去外皮;亦有用盐水浸泡后晒干或用木炭烘焙至干,然后用硫磺熏后再晒干。 暗紫贝母主产于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 甘肃贝母主产于西藏南部至东部,云南西北部和四川西部。 川贝母主产于甘肃南部至东部,青海东部和南部以及四川西部。 梭砂贝母产于青海玉树,四川甘孜、德格、昌都、巴塘和云南西部。 太白贝母产于陕西、四川、甘肃等地。

鉴别

性状:①暗紫贝母圆锥形或心脏形,直径5~9mm,高4~8mm。表面类白色,较光滑,外层两枚鳞叶大小悬殊,大鳞叶紧裹小鳞叶,小鳞叶露出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端较尖或钝圆,多闭合,偶见裂开,底部较平整,微凹入。将外层鳞叶剥开,可见细小的鳞叶及心芽。气微,味微甜。 ②甘肃贝母 圆锥形、心脏形或略长卵圆形,直径4~12mm,高4~10mm。表面白色,较光滑,外层2枚鳞叶大小悬殊,紧密抱合,呈“怀中抱月”或2枚鳞叶大小近等,顶端稍尖或钝圆,闭合或开裂,底部较平整,微凹入。味微甜。 ③川贝母圆锥形或心脏形,直径4~6mm,高4~6mm。表面类白色,较光滑,外层2枚鳞叶大小悬殊,紧密抱合,呈“怀中抱月”,或2枚鳞叶大小近等,顶端较尖或钝圆,闭合或开裂,底部较平整,有的不甚平整。味微苦。 ④梭砂贝母不甚规则的长圆形或卵状圆锥形,偶见类卵圆形,直径7~15mm,高9~20mm。表面白色(白炉贝)或带有黄色斑块(虎皮斑贝),较光滑或不甚光滑;外层2枚鳞叶近等大,偶见大小悬殊者,顶端稍尖,开裂,底部不整齐或凸出。味微甜。 ⑤太白贝母 栽培品略呈倒圆锥形,两端平截,直径1.2~2.3cm,高1.3~1.7cm。表面黄白色,有细小颗粒状凸起,外层2枚鳞叶近等大,顶端开裂,底部较平整。味苦。

野生品呈扁卵圆形或圆锥形,直径6~12mm,高4~8mm。表面白色,较光滑,外层2枚鳞叶近等大,顶端开裂,底部平整、味苦。以上均以质坚实、粉性足,色白者为佳。

显微 ①暗紫贝母 鳞叶上表皮细胞:长方形、类方形或长条形,长82~337μm,宽18~55μm,垂周壁多波状弯曲,偶有断续;角质栓偶见,多于纵向壁部位呈细小点状。单位面积表皮细胞203~372个。(图见药学学报1991;26(6)465) 粉末: 1)淀粉粒,单粒三角状卵形、灯泡形、广卵形、贝壳形、椭圆形、不规则四至七边形、类盾牌形、葫芦形、类甑形、菱肉形或类方形,边缘较平整、略凹凸不平或有尖突,有的一端指状突起,偶有两分叉,直径4~60μm,长约至64μm,指状突起长至14μm,脐点点状、人字状、短缝状,偶有马蹄状,位于较小端,少数位于较大端或近中央;层纹较明显;复粒少数,由2~3分粒组成;半复粒较多,脐点2~4个;另有半复粒与分粒合成的颗粒;多脐点单粒转多脐点2~5个,有的一方脐点2~4个;另有半复粒与分粒合成的颗粒,多脐点单位较多脐点2~5(~7)个,位于小端或近中央,3个脐点者大多集成三角形,也有横向或纵向排成一列。 2)气孔类圆形,直径40~52μm,副卫细胞5~7个。(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87) ②甘肃贝母 鳞叶上表皮细胞表面观:细胞长方形或类方形,长55~228μm,宽64~82μm,垂周壁波状弯曲,有的呈断续状;角质栓偶见,多于纵向壁部位呈细小点状。单位面积表皮细胞270~372个。(图见药学学报1991;26(6)∶465) 粉末:微甘。 1)淀粉粒,单粒与川贝母相似,另有灯泡形、类方形,类贝壳形或类盾牌形.多数稍扁(侧面观长圆形),有的较小端较平截或稍尖,少数边缘微凹凸或一边稍隆起,直径4~49μm,长约至56μm;脐点人字状、马蹄状、大字状、十字状、星状、三叉状、点状或裂缝状,位于较小端、中央或较大端;层纹隐约可见;复粒偶见,由2~3分粒组成,半复粒较多,脐点2~4(~8)个;多脐点单粒少数,脐点2~5(~8)个,细点状,偶呈人字状。 2)气孔长圆形,直径43~65μm,长51~70μm,也有类圆形,直径45μm,副卫细胞4~5个。(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84) ③川贝母 粉末:类白色,气微,味微苦。 1)淀粉粒极多,为粉末的主体,单粒大多圆三角形,三角状卵形、类贝壳形、类圆形,广卵形,少数椭圆形,形状较均一,边缘平整,直径5~56μm,长约至51μm;脐点,少数可见,细点状或短缝状,位于较小端;层纹清晰;复粒少数,由2~4分粒组成,一般均细小,也有2分粒组成的大形复粒,直径约34μm,长至74μm;半复粒稀少,脐点2个;多脐点单粒稀少,脐点2个,细点状,位于较小端。 2)气孔大多长圆形,直径32~48μm,长约至61μm,少数扁圆形,直径48~63μm,偶有类圆形,直径40μm,副卫细胞4~6个(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83) ④梭砂贝母 鳞叶上表皮细胞长方形或长条形,长100~273μm,宽22~64μm;垂周壁微波状;角质栓偶见,表面观呈线状或细小颗粒状,少数聚成梭形;平周壁上可见纵向角质纹理。单位面积表皮细胞169~304个。(图见药学学报1991;26(6).465) 粉末 1)淀粉粒,单粒广卵形、灯泡形、类方形、盾牌形、三角状卵形、类贝壳形、类圆形、菱肉形、茄形或类葫芦形,边缘略凹凸不平,有的一边或两边角状突出,直径5~54μm,长约至76μm;脐点明显,每粒可见,人字状、弧线状、马蹄状、大字状、十字状、三叉状或星状,位于较小端、较大端或近中央;层纹隐约可见;复粒少数,由2~3(~5)分粒组成;半复粒较多,脐点2~5个,有的较大一方有脐点2~3个;也有半复粒与复粒相结合;多脐点单粒较多,脐点2~4(~5)个,点状、人字状或三叉状,位于小端或中央。 2)气孔长圆形者直径40~61μm,长约至69μm,类圆形者直径50~60μm,副卫细胞4~6个。(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86) ⑤太白贝母 鳞叶上表皮细胞类长方形或类方形,长73~256μm,宽31~92μm,垂周壁波状弯曲;角质栓未见。单位面积表皮细胞169~270个。(图见药学学报1991;26(6)∶465) 粉末: 1)淀粉粒,单粒与川贝母相似形状较匀一,偶有一边稍尖突,直径6~30μm,长约至34μm;脐点少数明显,点状,位于较大端,也有位于较小端或中央;层纹较明显;复粒较多,由2分粒组成,有的并行合成蝴蝶形,有的连接组成葫芦形,偶有一分粒特小;半复粒较多,脐点2个;多脐点单粒较多,脐点2~4(~10)个,细点状,位于较小端或中央。 2)气孔扁圆形,直径34~48μm,也有圆形,直径约至53μm,副卫细胞4~6个。(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89)

加工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亦有将原药材拣去杂质,用水稍泡,捞出,闷润,剥去心晒干。另有磨粉或切片使用者,磨粉系将原药材筛去灰渣,碾成细粉,过细绢筛;切片系将原药材略淘,润软,切成极薄片,干燥。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化学性质

商品“川贝”的品种很复杂。曾从“青贝”中分得青贝素(Chin peimine),从“黄炉贝”中分得炉贝素(Fritiminine),从“白炉贝”中分得白炉贝素(Beilupeimine),从“黄松贝”中分得黄松贝素等[1]

棱砂贝母含棱砂贝母素(Delavine)、棱砂贝母酮素(Delavinone)、西贝素(Imperialine)和川贝酮素(Chuanbeinone)[2,3]

湖北贝母含浙贝甲素(Peimine)、浙贝乙素(Peiminine)、湖贝甲素(Hupehensine)、湖贝甲素甙(Hupeheninoside)、湖贝乙素(Hupehenirine)、湖贝啶(Hupehenidine)、鄂贝新(Ebeiensine)、湖贝甙(Hupehenonoside)、鄂贝乙素(Ebeinone,Eduardine)及6种非生物碱成分[4,5]

甘肃贝母含岷贝母素甲(Minpeimine)、岷贝素乙(Minpeiminine)、川贝酮素、棱砂贝母酮素、西贝素等[6]

川贝母含贝母素丙(Fritimine)[1]

太白贝母含川贝酮素、棱砂贝母酮素、西贝素等[6]

暗紫贝母含川贝酮素、棱砂贝母酮素、西贝素等[6]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528 。
[2] Chem Pharm Bull 1985;33:2614 。
[3] Tetrahedron Lett 1986;27:2387 。
[4] 药学学报 1991;26(11):829 。
[5] 植物学报 1991;33(12):923 。
[6] 李萍博士论文.中国药科大学,1989。

本文标签: 川贝母  药性  临床应用  药理  化学性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