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铧头草
名称出处:《中国中药资源志要》
概况异名:犁头草(陕西),烙铁草(四川),白犁头尖(云南),青地黄瓜(《四川中药志》)。
基源:为堇菜科堇菜属植物白花堇菜、长萼堇菜、戟叶堇菜的全草。
原植物:白花堇菜Viola patrinll DC.长萼堇菜Viola inconspicua Blume Cat.戟叶堇菜Viola botonicifolia J.E.Smith
形态: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高7~20cm。根状茎短而稍粗,长4~10mm。叶通常3~5枚或较多,均基生;叶片长圆形,椭圆形,狭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1.5~6cm,宽0.6~2cm,先端圆钝,基部截形、微心形或宽楔形,下延于叶柄,边缘两侧近平行,疏生波状浅圆齿或有时近全缘;叶柄细长,通常比叶片长2~3倍,长2~12cm,上部具明显的或狭或稍宽的翅;托叶绿色,约2/3与叶柄合生,离生部分线状披针形。花白色,带淡紫色脉纹;花梗细弱,通常高出叶,在中部以下有2枚线形小苞片;萼片卵状披针形,基部具短而钝的附属物;上方花瓣倒卵形,基部变狭,侧方花瓣长圆状倒卵形,里面有细须毛,下方花瓣连距长约13cm;距浅囊状,长与粗约3mm;花药长约2mm,药隔顶端附属物长约1.5mm,下方2枚雄蕊背部的距长约2mm;子房狭卵形,基部稍膝曲,上部略增粗,柱头顶部平坦呈三角形,两侧具较狭的边缘,前方具斜而明显的短喙,喙端具较细柱头孔。蒴果长1cm,无毛。种子卵球形,黄褐色至暗褐色。花果期5~9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51卷.65页.图版13∶1~8)
生境与分布:生于沼泽化草甸、草甸、河岸湿地、灌丛及林缘较阴湿地带。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朝鲜、日本、原苏联远东地区也有。
长萼堇菜花紫堇色,叶片三角形或三角状卵形,基部两侧具明显的耳状垂片,叶柄具狭翅;萼片附属物较短,长约1mm。花果期3~11月。生于林缘、山坡草地、田边及溪边。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可与本种区别。
戟叶堇菜花白色或淡紫色,有深色条纹,下方花瓣连距长1.3~1.5cm,距长2~6mm,上方花瓣无须毛;叶狭披针形或三角状卵形。花果期4~9月。生于田野、路边、山坡草地、灌丛、林缘等处。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四川、云南、西藏。可与本种区别。
生药采集:2~7月有花果时采收。
化学性质长萼堇菜花含蜡质。
参考文献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