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百蕊草
名称出处:《图经本草》
概况异名:百乳草(《图经本草》)。
基源:为檀香科百蕊草属植物百蕊草的全草。百蕊草属全世界约300种,中国约14种。
原植物:百蕊草Thesium chinense Turcz.,又名珍珠草(《东北草本植物志》),细须草、肚蹲草(江苏),青龙草(江西、云南),青天白,疳积草(湖南),地石榴(贵州)。
历史:宋《图经本草》本经外类载有秦州百蕊草云:“百乳草生河中府、秦州、剑。根黄白色,形如瓦松,茎叶具青,有如松叶,无花。三月生苗,四月长及五六寸许。四时采其根,晒干用。下乳,亦通顺血脉,调气甚佳。亦谓之百蕊草。”今考其图和描述,应为本种。
形态:多年生半寄生草本,高15~35cm;宿根圆锥状,肉质,长达4cm。茎直立,纤细,具纵棱,全株无毛。叶互生,线形,长3.5~4cm,无柄,叶片稍扭曲,较厚。花腋生,小钟状无梗或近无梗,白色,长约3.5cm;小苞片2枚,长约3.2mm,线形,对生;苞片长6~7mm;花萼裂片5枚;雄蕊4~5枚,长约0.5mm,着生于花被管的中部,药室2,纵裂;雌蕊长约1mm,柱头头状。核果球形,长约2.5mm,有细致花纹,顶端有宿存的花被管。(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535页.图1070)
生境与分布:生于土山坡及干燥疏林中。分布于吉林、辽宁、内蒙、河北、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贵州、云南。原苏联西伯利亚东部、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生药采集:春、夏季采收,晒干。药材产于河北、河南、山西、安徽、浙江、广西、贵州。
鉴别
性状:带果的全草多分枝,长20~40cm,根圆锥形,直径1~4mm;表面棕黄色,有纵皱纹,具细支根。茎丛生,纤细,长12~30cm,暗黄绿色,具纵棱;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叶互生,线状披针形,长1~3cm,宽1~3mm,全缘,灰绿色,近无柄。小花或果实单生于叶腋,近无梗。坚果球形或椭圆形,直径约2mm,表面灰黄色,有网状雕纹,宿存叶状小苞片2枚。气微,味淡。以果实多、色灰绿,无泥砂杂质者为佳。
显微 茎(直径2mm)横切面;有5~10个棱。表皮细胞长方形,外壁稍增厚。表皮内侧为2~3列厚角细胞,棱处更发达;皮层薄壁细胞椭圆形或类圆形。中柱鞘纤维束帽状,位于韧皮部外侧。维管束外韧型。形成层通常不明显。木质部发达,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和木纤维均木化;导管类圆形或椭圆形,单个散在或2~3个成群。木射线宽1列细胞壁稍增厚,木化。髓部薄壁细胞类圆形,初生木质部两侧的薄壁细胞有时有网纹穿孔,髓心常裂成空洞。叶横切面:钝三角形。上下表皮细胞常外突略呈乳头状。叶肉组织分化不明显,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直径约3μm,长约4~6μm。主脉维管束外韧型,木质部不发达。(图见《中药志》.第22册.第2版.图338~340)
理化:取样品粉末0.5g,加甲醇1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用甲醇1ml溶解,点于硅胶G-0.5%CMC板上,以正丁醇-乙酸-水(4∶1∶5)上层液为展开剂,展距15cm,喷以三氯化铝试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378)
加工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切段,晒干。
贮藏:置干燥处。
化学性质含百蕊草素Ⅰ(山柰酚-3-葡萄糖-鼠李糖甙),百蕊草素Ⅱ(紫云英甙Astragalin)、百蕊草素Ⅲ(山柰酚)、丁二酸和D-甘露醇。
参考文献
中草药通讯 197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