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狗尾草
名称出处:《纲目》
概况异名:莠草、光明草(《纲目》),犬尾草、犬尾曲(《福建民间草药》),光明子(《药材名称》)。
基源:为禾本科狗尾草属植物狗尾草或全色狗尾草的全草。
原植物:狗尾草Setana viridis(L.)Beauv.(Panicum viride L.),又名莠(《诗经》),谷莠子(《植物名汇》),毛娃娃、毛嘟嘟、毛毛草(安徽、江苏)。西藏地区常用金色狗尾草Setaria glauca(L.)Beauv.〔Panicum glaucum L.,Setaria lutescens(Weig.)F.T.Hubb,〕
历史:《纲目》载:“莠草,秀而不实,故字从秀。穗形象狗尾故俗名狗尾,其茎治目痛,故方士称为光明草。”又曰:“原野垣墙多生之。苗叶似粟而小,其穗亦似粟,黄白色两无实。”《植物名实图考》载:“莠,俗呼狗尾草,《救荒本草》收之,今北地饥年,亦碾其实作饭充饥,亦呼云莠草子,其茎可去赘瘤。”以上所述,符合本品。
形态:一年生草本。秆直立或基部膝曲,高20~100cm。叶鞘较松弛,无毛或具柔毛;叶舌极短;叶片扁平,顶端渐尖,基部略呈钝圆形或渐窄,长(3)5~30cm,宽2~15mm,通常无毛。圆锥花序紧密呈圆柱形,长2~15(~20)cm,微弯垂或直立;刚毛长4~12mm,粗糙,绿黄色或变紫色;小穗椭圆形,先端钝,长2~2.5mm;第一颖卵形,长约为小穗的1/3,具3脉,第二颖几与小穗等长,具5~7脉,第一外稃与小穗等长,具5~7脉,并具1狭窄的内稃;第二小花长圆形,顶端钝,具细点状皱纹,成熟时不太肿胀。花果期夏秋季。(图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禾本科》.1076页.图657)
生境与分布:生长于荒野、道路旁。广布于世界各地。
金色狗尾草与狗尾草的主要区别为花序金黄色或稍带褐色,第一颖长为小穗的1/3~1/2;第二颖长为小穗的1/2~2/3,第二外稃背部极隆起,具明显的横皱纹。花果期6~10月。(图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禾本科》.712页.图660)常生长于田野道路边。广布于全中国。欧亚大陆温带和热带之高纬度区域也有分布。
化学性质鲜叶含草酸镁。全草含20%戊聚糖,未成熟的种子含脱落酸(AbscisiC acid)。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