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沙旋覆花
名称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概况异名:黄蓬花(《全国中草药汇编》),绞蛆爬(《内蒙古中草药》),秃女子草、黄喇嘛、黄花蒿(《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小旋覆花、山猫眼(河北),额勒森-阿拉坦-都拉苏(蒙族名),巴不那(维吾尔族名)。
基源:为菊科旋覆花属植物蓼子朴的全草及花。
原植物:蓼子朴Inula salsoloides(Turcz.)Ostenf.
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横走,木质化。茎直立,基部木质化,高15~45cm,圆柱形,有纵条棱。叶无柄;叶片披针形或长圆状线形,长3~7mm,宽1~2.5mm,顶端钝或稍尖,基部心形或有小耳,半抱茎,全缘,边稍反卷,稍肉质,表面无毛,背面有腺点及短毛。头状花序1~1.5cm,单生枝顶;总苞倒卵形,总苞片4~5层,线状卵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干膜质,有睫毛,外层的渐小;缘花舌状,长11~13mm,舌片浅黄色,顶端有3小齿;中央花管状,长6~8mm,顶端5裂,裂片尖。瘦果长约1.5mm,具细沟,被腺体和疏粗毛;冠毛白色,长6~8mm。花期5~8月,果期7~9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480页.图6374)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500~2000m的干旱草原、荒漠、戈壁滩地、流沙地、固定沙丘、黄土高原的风沙地和丘陵顶部。分布于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和新疆。原苏联中亚地区和蒙古也有分布。
生药采集:夏、秋季采花;开花前采全草,洗净,切段,晒干。
化学性质地上部分含蒲公英醇、蒲公英醇乙酸酯、蒲公英醇软酯酸酯、胡萝卜甙、木犀草素、豆甾醇、β-谷甾醇、蜂花酸、泽兰内酯。
参考文献
植物学报 1992;34(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