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思茅葛
名称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概况异名:紫铆树、小豆花、紫梗藤(《云南药用植物名录》)。
基源:为豆科葛属植物思茅葛的根。
原植物:思茅葛Pueraria wallichii DC.
历史:本品始载于《云南思茅中草药》,误定为紫铆属马鹿花Butea suberecta(D Dunn)Blatter。《中药大辞典》沿用了这一误名,按其图及描述应为本品。
形态:藤状灌木,高约3m,3出羽状复叶,小叶偏卵圆形,基出3脉在叶下面凸出,全缘,无毛。圆锥花序,花淡紫红色,龙骨瓣劲直,先端圆钝。荚果长圆形。(图见《中药大辞典》.上册.297页.0605条图)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坡林下,分布于云南思茅。
药性性味:甘、涩,平。
功效:驱虫。
主治:蛔虫,寸白虫,小儿疳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