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

医药知识2023-02-02 16:31:46百科

黄芪

概况

异名:绵黄芪(《图经本草》),蜀脂、百本、戴椹(《别录》),黄耆(《本经》)。

基源:为豆科黄芪属中一些同类群植物的根。黄芪属植物全世界约2000种,中国产300余种。

原植物:黄芪有6~7种作为药材收购,其中正品黄芪为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部分地区也用当地的一些种类作为药材收购。主要种类有: ①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unge(Astragaluspropinonus B.Schischk.)又名山爆仗(山东),箭杆花(陕、甘、宁),东山黄芪(《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②蒙古黄芪Astragalus mongholicus Bunge[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unge var.mongholicus(Bunge)Hsiao],又名白皮芪(陕西),混其日(蒙名)。 ③金翼黄芪Astragaluschrysopterus Bunge又名:小黄芪、小白芪(河北、青海、甘肃)。 ④多花黄芪Astragalus floridus Benth. ⑤梭果黄芪Astragalus emestii Comb. ⑥东俄洛黄芪Astragalus tongolensis Ulbr.又名:塘谷耳黄芪。 ⑦扁茎黄芪Astragalus complanatus R.Br.ex Bunge ⑧绵毛黄芪Astragalus sieversianus Pall.此外,各地区作黄芪使用的还有茂汶黄芪Astragalus maowenensis Hsiao,伊犁黄芪Astragalus lepsensis Bunge,云南黄芪Astragalus yunnanensis Franch.等等。

历史:本品以黄耆名始载于《本经》。李时珍释其名曰: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今俗通作黄芪。陶弘景谓:“黄耆第一出陇西(今甘肃东南部)、洮阳(今甘肃临潭),色黄白甜美,今亦难得,次用黑水(今四川黑水)、宕昌(今甘肃岷县之南)者,色白肌理粗,新者亦甘而温补。又有蚕陵白水(均今四川北部)者,色理胜蜀中者而冷补。”而苏倾谓:“今出原州(今宁夏固原)及华原(今陕西耀县)者最良,蜀汉不复采用,直州(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附近),宁州(甘肃、陕西的东西边界)者亦佳。”由此可知,中国古代黄芪正品的产地有从甘肃、四川向宁夏、陕西过渡的情况。综合有关黄芪的产地和形态的考证,并参考《证类本草》中“宪州黄芪”的附图,可以认为正品是膜荚黄芪及蒙古黄耆为主。19世纪以来,黄芪随着频繁的商业交往已成为世界性的药物。本世纪30年代初起,中国开始进行黄芪植物形态、生药性状、内部构造并结合历代本草及近代文献,作了较详细的研究。现在,黄芪的临床、药理及化学研究更加深入广泛,成为研究得最多的中药之一,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对黄芪研究的重视。

形态:膜荚黄芪为多年生草本,高50~80(150)cm。主根深长,绵状疏松,近木质化,粗1~2cm,表皮脏黄褐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支,微被长柔毛,后脱落。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3~27枚,叶片椭圆形,长椭圆形或长卵圆形;长0.5~3cm,宽0.3~1cm;两面及叶轴被白色长柔毛;先端钝尖或平截,具短尖头,全缘;托叶狭披针形,长约0.6cm,被白色长柔毛。总状花序腋生,花5~22朵,小花梗基部具线披针形苞叶;花萼斜钟状,萼齿5,甚短,被黑柔毛;花冠淡黄色或白色,长约1.6cm,旗瓣长圆状倒卵圆形,先端微凹,基部近无爪,翼瓣,龙骨瓣具长爪,均短于旗瓣;二体雄蕊(9∶1);子房被疏柔毛,有子房柄,花柱无毛。荚果卵状半圆形,膜质、膨胀,长2~2.5cm,宽0.9~1.2cm,先端细尖刺状,被黑白色杂短毛。种子5~6粒,肾形,表面黑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424页.图2577)

生境与分布:生于向阳山坡、灌丛、林缘、河滩及草地。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西藏、四川等省区。现已大量栽培。

蒙古黄芪与膜荚黄芪区别为小叶多过25~37枚;叶形较小,长0.4~0.9cm;通常为椭圆形;子房及荚果无毛。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华北及新疆等省区。(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419页.图2568;《中药志》.1982年版.第2册.彩图7)

金翼黄芪小叶11~19枚,椭圆形至宽椭圆形,先端圆钝。花冠黄色,花3~13朵,排为稀松的总状花序;翼瓣的耳与爪近等长,龙骨瓣长于旗瓣和翼瓣。荚果倒卵形,两侧扁平,果柄长于荚果,先端具喙;种子1~2粒。(图见《中药志》.1982年版.第2册.192页.图154)分布于中国西北、河北、山西及四川。药材名小黄芪或小白芪。

多花黄芪全植株均被黑白杂毛。茎直立,高达1m。小叶15~43枚,狭长椭圆形,先端急尖或钝,具细尖。花冠黄白色,花14~40朵排成面向一侧的总状花序;旗瓣匙形,翼瓣微弯具尖耳,龙骨瓣略长于旗瓣。荚果纺缍形,长约1.5cm,两端急尖,被贴伏黑长毛。(图见《中药志》.1982年版.第2册.图155)分布于青海、四川、西藏。药材主产于四川北部及西藏昌都地区。

梭果黄芪小叶7~15枚,通常长圆形。总状花序具花10余朵;苞片长于花梗2倍,匙形,先端圆;花萼钟形,萼齿被黑硬毛;花冠黄白色,旗瓣倒卵形,与翼瓣、龙骨瓣等长。荚果梭形,长2~2.2cm,两端渐狭,膨胀,密被黑绒毛。(图见《中药志》.1982年版.第2册.193页.图156)分布于四川北部。药材产于四川理塘地区,产量大,供省内及外销。

东俄洛黄芪又名塘谷耳黄芪。茎高60cm以上。小叶7~11枚,长圆披针形至狭卵形,长2~5cm,宽0.9~1.6cm。总状花序花多数,密集而下垂;花萼钟形,上部及萼齿被黑硬毛。(图见《中药志》.1982年版.第2册.193页.图157)分布甘肃南部、青海东部和四川西北部。亦有少量栽培。药材称白大芪、马芪或土黄芪。

扁茎黄芪高30~100cm,被白色疏柔毛。小叶9~21枚,椭圆形,长0.7~2cm,宽0.3~0.8cm,下面被白长毛。总状花序花较少,3~7朵;总花梗被毛;萼齿与萼筒近等长,被白柔毛;花冠淡黄色,旗瓣近圆形,先端圆,基部具短爪;荚果纺缍形,长2~3.5cm。(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419页.图2567)分布于华北、陕西、甘肃、宁夏及辽宁。在辽宁西部及内蒙古哲盟称其药材名为黑皮芪、铁皮芪或生芪。

绵毛黄芪又名塔城黄芪,分布于新疆。

云南黄芪小叶11~13枚,卵圆形,长和宽约0.4~0.9cm,先端与基部均圆渐尖;托叶宽卵形。总状花序明显长于叶,花3朵着生于被毛的花序轴顶端;萼齿短于萼茼,被白色长柔毛;花冠桔黄色,长约2cm,旗瓣无爪;子房有柄。荚果卵形。(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图2569)生于海拔3000~4300m山坡、草地。分布于云南、四川。

生药

栽培:宜凉爽干燥气候,耐寒,耐旱,忌酷热,怕涝。适宜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中生长,忌连作。用种子繁殖,在4~5月或9~10月播种,条播或点播。条播以行距45~60cm开浅沟,深约3cm;点播按行株距60×30cm开穴,每穴播种5~6粒。每亩用种量1.5~2kg。播后覆薄土,稍加镇压,再用草盖沟、盖穴。干旱时需浇水保湿。苗高5~7cm时,结合中耕除草进行间苗,条播以株距15cm留苗1株;点播每穴留苗3~4株。生长期中注意松土除草,根据苗情追肥2~3次,雨季需及时排水,以免积水烂根。病害根腐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白粉病,可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虫害主要有地老虎,用90%晶体敌百虫拌毒饵诱杀;蚜虫、豆荚螟,可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防治。

采集:春、秋两季均可采挖根,除净泥土及细根,切去根头,晒至六、七成干,分别大小,理直,捆成小捆,再晒干。 黄芪、内蒙黄芪主产于山西、甘肃、黑龙江、内蒙古;辽宁、吉林、河北等地也产。 金翼黄芪又称小白芪或小黄芪,产于甘肃、河北、青海。 多花黄芪产于四川。唐谷耳黄芪又称白大芪、马芪、土黄芪,产于甘肃、青海。

鉴别

性状:黄芪、内蒙黄芪根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长30~90cm,直径1~3.5cm;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老根中心偶有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以根条粗长、皱纹少,质坚而绵,粉性足、味甜者为佳。 金翼黄芪根圆柱形,长20~30cm,直径0.5~1cm;表面灰黄棕色至浅棕褐色,有纵皱纹,上部有细密环纹。质硬而略韧,粉性,断面纤维性强。气微,味甜,嚼之有豆腥味。 多花黄芪根表面淡棕色或灰棕色,横断面皮部淡黄白色,隐约可见浅棕色放射状纹,木部淡棕黄色,形成层区呈棕色环。味淡,略带微涩。 唐谷耳黄芪根圆柱形,表面灰棕色至灰褐色,有明显纵皱,常可见栓皮剥落后留下的棕褐色疤痕。横断面皮部和木部淡棕色,形成层处呈棕色环,断面粗纤维状。味甜。

显微 黄芪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皮层较窄。韧皮部射线外侧常弯曲,有裂隙,韧皮纤维成束与筛管群交互排列,近栓内层处有时可见石细胞及管状木栓组织。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2~3个相聚,导管周围有木纤维束。射线中有时可见单个或2~4个成群的厚壁细胞。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1版.189页.图150) 内蒙黄芪根粉末米黄色。 ①纤维较多,细长,稍弯曲,直径8~30μm,壁极厚,初生壁与次生壁多少分离,表面有较多不规则纵裂纹,孔沟不明显,纤维断端常纵裂成帚状。 ②具缘纹孔导管直径240~160μm,导管分子甚短,具缘纹孔排列紧密,可见3~10个纹孔口连接成线状,也有纹孔横向延长成梯纹状。另有较细的网纹导管。 ③淀粉粒较多,单粒类圆形、椭圆形或类肾形,直径3~13μm,复粒由2~4分粒组成。 ④木栓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或类方形,垂周壁薄,有的细波状弯曲。 ⑤厚壁细胞类三角形或类方形,直径约至60μm,壁厚至10μm,微木化,层纹可见,孔沟稀少。(图见徐国钧《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147页.图67)

加工炮制:蜜黄芪 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黄芪片拌匀,稍闷,置锅内用火加热,炒至深黄色,不断手为度,取出放凉。每黄芪片100kg,用炼蜜25k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蜜黄芪,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性质

①膜荚黄芪:根含乙酰黄芪皂甙Ⅰ(Acetylastragaloside Ⅰ)、异黄芪皂甙Ⅰ、Ⅱ(Isoastragaloside Ⅰ、Ⅱ)、黄芪皂甙Ⅰ、Ⅱ、Ⅲ、Ⅳ(膜荚黄芪甙甲,Astramembrannin I)、Ⅴ、Ⅵ、Ⅷ、Ⅷ、大豆甙Ⅰ(Soyasaponin Ⅰ)、大豆甙元B(Soyasapogenol B)[1,2,26]、膜荚黄芪甙乙(Astramembrannin Ⅱ)、环黄芪醇(Cycloastragenol)、环绵黄芪甙元(Cyclosieversigenin)[2],并含芒柄花素(Formononetin)、毛蕊异黄酮(Calycosin)、2′,4′-二羟基-5,6二甲氧基二氢异黄酮,以及羽扇豆醇、棕榈酸、正十六醇、β-谷甾醇、胡萝卜甙、叶酸、胆碱、甜菜碱、香豆素类成分、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3~71125,27];其茎叶含鼠李柠檬素-3-葡萄糖甙(Rhamnocitrin-3-glucoside)、槲皮素-3葡萄糖甙(Quercetin-3-glucoside)[8,9],从地上部分分得Cycloastragenol-3-O-β-D-glucoside[10]。 ②蒙古黄芪:根含黄芪皂甙Ⅰ、Ⅱ、Ⅳ(AstragalosideⅠ、Ⅱ、Ⅳ)、大豆甙Ⅰ(SoyasaponinⅠ)[18,9];山柰酚、槲皮素、异鼠李素、鼠李柠檬素(Rhamnocitrin)[14]、芒柄花素(Formononetin)、毛蕊异黄酮(Calycosin)、毛蕊异黄酮葡萄糖甙、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葡萄糖甙、2′-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7-Oβ-D-葡萄糖甙、(3R)-2,3′-二羟基-7,4′-二甲氧基异黄酮、(6aR,11aR)-10-羟基3,9-二甲氧基紫檀烷[15]、尖剑豆酚-7-O-葡萄糖甙(3S-(-)Mucronulatol-7-O-glucopyranoside)、7-O-Methylisomucronulatol、Isomucronulatol-7,2′-di-O-glucoside、5′-Hydroxy-isomucronulatol-2′,5-di-Oglucoside、3,9-dimethylnissolin[16]、(3R)-(-)-7,2′-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酮7-O-β-D-葡萄糖甙[17];另外从中分得多种多糖[12,13,28]:黄芪多糖Ⅰ、Ⅱ、Ⅲ(AstragalanⅠ、Ⅱ、Ⅲ)、葡聚糖AG-1、AG-2、杂多糖AH-1、AH-2等;尚含β-谷甾醇、胡萝卜甙、棕榈酸、羽扇豆醇、α-联苯双酯(Dimethyl-4,4′-dimethoxy-5,6,5′,6′-dimethylene-dioxy biphenyl-2,2′-dicarboxylate)、天冬酰胺(Asparagine)、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eacid)、蔗糖[18~20]以及多种微量元素[6,7]。从其地上部分分得山柰素-4′-甲醚-3-葡萄糖甙、异鼠李素-3-β-D-葡萄糖甙、异槲皮素[21]。 ③金翼黄芪:根含金翼黄芪甙A(Astrachrysoside A、3-O-(α-L-Rhamnopyranosyl(1→2)-β-D-xylopyranosyl)-cycloastragenol)(1)、绵毛黄芪甙Ⅹ Ⅴ(Astrasieversianin Ⅹ Ⅴ)、大豆甙Ⅰ(Soyasaponin Ⅰ)、7,2′-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7-O-β-D-葡萄糖甙、β-谷甾醇、胡萝卜甙、并含21种氨基酸[5,22]。 ④多花黄芪:根含黄芪多糖,经水解后有葡萄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等[23]。 ⑤伊犁黄芪:根含黄酮、胆碱、甜菜碱、氨基酸等[24]

参考文献

[1] 化学学报 1983;41(12):1137。
[2] Chem Pharm Bull 1983;31(2):689;716。
[3] 中草药 1983;41(3):1。
[4] 医学中央杂志 1971;271:713。
[5] 中药通报 1984;9(6):30。
[6] 中草药 1985;16(2):6。
[7] 中草药 1987;18(5):41。
[8] 沈阳药学院学报1991;8(2):121。
[9] 药学学报 1988;23(11):873。
[10] 植物学报 1993;35(6):480。
[11] 植物资源与环境 1993;2(4):40。
[12] 有机化学 1982;(1):26。
[13] 药学学报 1982;17(3):200。
[14] XuμПрuодСоедин 1979;(5):726。
[15] 中草药 1984;15(10):20。
[16] Phytochemistry 1991;30(8):2777。
[17] J Nat Prod 1991;54(3):810。
[18] 中草药 1987;18(1):5。
[19] 中草药 1982;13(8):3。
[20] 药学学报 1990;25(9):694。
[21] 中草药 1990;21(6):9。
[22] 药学学报 1990;25(6):445。
[23] 中药材 1987;3:41。
[24]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95。
[25] 华西药学杂志 1990;5(4):211。
[26] 化学学报 1985;43(6):581。
[27]中草药 1985;16(6):38。
[28] 化学学报 1988;46(11):1101。

本文标签: 黄芪  药性  临床应用  药理  化学性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