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指甲花叶
名称出处:《国药提要》
概况基源:为千屈菜科指甲花属植物指甲花的叶、
原植物:指甲花Lawsonia inetmis L,又名散沫花(《南方草木状》、台湾),香桂(福建),柴指甲(台湾),千甲木(海南)。
历史:《南方草木状》中指甲花条云:“其树高五、六尺,枝条柔弱,叶如嫩榆,与耶悉茗、茉莉花皆雪白,而香不相上下,亦胡人自大秦国移植于南海,而此花极繁细,才如半粒米许,彼大多折置襟袖间,盖资其芳馥尔,一名散沫花。”
形态:灌木,高3~5m;小枝略呈四棱形,无毛。叶对生,椭圆形或倒卵形,长2~4cm,宽10~16mm,无毛,具短柄。圆锥花序顶生,无毛;花极香,直径约8mm,花萼无毛,4深裂,裂片长约2mm;花瓣4,白色,宽卵形,长约4mm,边缘内卷,具齿,基部有短爪;雄蕊通常5,较少4或12,着生于萼筒上;子房上位,花柱略长于雄蕊。蒴果球形,不开裂或作不规则开裂,直径约7mm。种子无翅,近圆锥形,长约2mm。花期6~10月,果期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973页.图3676)
生境与分布:中国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江苏、浙江有栽培。
化学性质叶、果皮和种子均含指甲花醌(Lawsone)(1)[1]。叶还含芹菜素-7葡萄糖甙,芹菜素-4’-葡萄糖甙.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木犀草素3’葡萄糖甙、刺槐素7-葡萄糖甙、散沫花蒽酮Ⅰ,Ⅱ,Ⅲ(Laxanthone Ⅰ、Ⅱ、Ⅲ)[2,4]、秦皮素、马栗树皮素、东莨菪素[5]、散沫花香豆素(Lacoumarin)[6]、没食子酸、1,4萘醌(1,4-Naphthoquinone)[7]。
参考文献
[1] 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657。
[2] Heterocycles 1980;14(12):1973。
[3] Phytochernistry 1978;17(8):1440。
[4] Fitoterapia 1980;51(3):153。
[5] Rastit Resur 1982;18(3):377。
[6] Phytochemistry 1976;15(11):1789。
[7] CA 1976;79:6203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