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五味子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异名:辽五味、山花椒(黑龙江),北五味子(通称)。
基源:为木兰科五味子属植物五味子的果实。五味子属全世界约25种,中国约19种。
原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Maximowiczia sinensis Rupr.)和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ils.,又名南五味子(《中药志》)。
历史:五味子始载于《本经》,列入上品。《别录》载:“今第一出高丽,多肉而酸甜,次出青州,味过酸,其核并似猪肾。”《图经本草》载:“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则五味俱也,故名五味子。”以上记载与今药用北五味子基本相同。已载入《中国药典》。
形态: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茎枝红棕色或灰紫色,有皮孔。叶互生,有腺点,叶片薄,阔椭圆形、阔倒卵形至卵形,长5~10cm,宽2~5cm,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疏生有腺体的小齿,上面亮绿色,下面淡绿色。花单性异株,数朵丛生叶腋间而下垂,乳白色,花被片6~9;雄花具雄蕊5枚,花药直接着生在细长的雄蕊柱上;雌花具多数(17~40)分离的心皮,螺旋状排列在花托上,子房倒梨形,受粉后花托渐伸长,结果时成长穗状。浆果肉质球形,熟时呈深红色,内含肾形种子1~2枚。花期5~7月,果期8~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800页,图160)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林中。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及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
华中五味子(南五味子)与五味子相似,区别点为叶质稍厚,叶片倒卵形、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两面绿色。花单生于叶腋,呈橙黄色;花被片6,2轮;雄蕊10~15,花丝极短,着生于肉质雄蕊柱上。(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228页,图149)生于阳坡及较湿润宽叶林或灌丛中。分布于中国西南及陕西、甘肃、江苏、浙江、江西、河南、湖北。
生药栽培:宜凉爽的气候,能耐寒,以深厚、疏松肥沃的壤土为好。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一般于8~9月采收成熟果实,去掉果肉后与湿砂掺混窖藏,待胚根刚露出时播种(春季)。按15~18crn行距条播,深3cm左右,播后覆土,稍加镇压,盖草浇水。每亩种子用量约5kg。幼苗出土时,分次揭去盖草,搭设简易遮荫棚,并适当追肥、浇水、松土除草管理。培育2~3年后,于早春或秋末时移栽定植,按行株距1×0.7m穴栽。每年春季或冬季追施有机肥和磷肥;休眠期间适当剪枝。主要虫害有卷叶虫,可用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喷雾。亦可用压条和扦插繁殖。
采集:霜降后果实完全成熟时采摘,拣去果枝及杂质,晒干。北五味子主产辽宁、黑龙江、吉林;南五味子主产河南、陕西、甘肃。
鉴别
性状:北五味子不规则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mm;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紫红色,皱缩,有时数个粘在一起,果皮肉质柔软,内含种子1~2粒。种子肾形,表面黄棕色,具光泽;种皮坚硬而脆,剥去后可见淡棕色种仁,胚乳油质,胚小,不易察见。果皮气微,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辣而微苦。以色红、粒大、肉厚、有油性及光泽者为佳。南五味子不规则形,较小,直径2~5mm;表面暗红色或棕褐色,果皮肉质较薄,无光泽,内含种子1~2粒。种子肾形,较北五味子种子略小,表面黄棕色,略呈颗粒状。
显微 ①北五昧子横切面:外果皮为1列方形或长方形表皮细胞,壁稍厚,外被角质层,散有油细胞;中果皮薄壁细胞10余列,含淀粉粒,散有小形外韧型维管束;内果皮为1列小方形薄壁细胞。种皮最外层为1列径向延长的石细胞,壁厚,纹孔及孔沟细密;其下为数列类圆形、三角形或多角形石细胞,纹孔较大;石细胞层下为数列薄壁细胞,种脊部位有维管束;油细胞层为1列长方形油细胞,含棕黄色挥发油;再下为3~5列小形细胞;种皮内表皮为1列小细胞,胚乳细胞含脂肪油滴及糊粉粒。(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图150) 粉末:暗紫色,微有香气,味甚酸、咸。 1)种皮表皮石细胞成片,淡黄色或淡黄棕色、表面观呈多角形或长多角形,直径18~32μm,长至48μm,壁厚6~10μm,孔沟极细密,胞腔内含深棕色或棕黑色物;横断面呈长方形,长48~61μm,有的内壁较薄。 2)种皮内层石细胞常紧附于种皮表皮石细胞层,呈类多角形、类圆形、卵圆形、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32~83μm,长77~130μm,少数似短纤维状者可至160μm,壁厚10~20μm,纹孔密而较大。3)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呈类多角形,垂周壁略呈连珠状增厚,表面有角质线纹;表皮中散有油细胞。 4)油细胞散在于表皮中,呈类圆形或圆多角形,直径约至50μm,内含挥发油滴。另可见中果皮细胞、淀粉粒、内胚乳细胞及纤维。(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204) ②南五味子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有角质线纹;油细胞呈类圆形,直径约80μm。种皮表皮石细胞长约50μm,直径20~30μm,外壁较内壁厚,内含棕色至黑棕色物;种皮表皮下石细胞长圆形或类圆形,长50~120μm,直径50~60μm。(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图151)
理化:①五味子的薄层色谱 1)取样品粉末适量,用己烷、乙醚或甲醇为溶媒提取,浓缩提取液,点于硅胶G(加10%石膏)-0.1%CMC板上,以(Ⅰ)甲苯-乙酸乙酯(9:1)或(Ⅱ)甲苯-乙酸乙酯(6:4)为展开剂,展开后,喷以10%磷钼酸乙醇溶液,加热显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261-1) 2)另取样品5g,加水煎煮1小时,滤过,药渣加石油醚提取后定容至10ml,另取样品5g,加石油醚提取后定容至10ml,点于硅胶GF254板上,以苯-乙酸乙酯(6:4)为展开剂,以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为对照。展开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261-2) ②五味子不同部位的薄层色谱 取样品粉末5g,置沙氏提取器中,用75%乙醇回流提取4小时,回收乙醇,再加95%乙醇提取,回收乙醇,得醇浸膏,取浸膏0.1g,加95%乙醇1ml溶解,点于硅胶G(Merck Type 60)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距16cm,喷以变色酸硫酸溶液(变色酸1g溶于水15m1,加浓硫酸15ml,临用新制)后,于120~140℃烘烤10分钟显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261-3)
加工炮制:常用炮制品有五味子、醋五味子、酒五味子和蜜五味子。
①五味子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果柄,洗净,干燥。 ②醋五味子
取净五味子,用米醋拌匀,置适宜的容器中,密闭,隔水加热至黑色,取出干燥。每五味子100kg,用米醋20kg。 ③酒五味子取净五味子,加入黄酒,拌匀,置适宜的容器内,密闭,隔水加热至表面呈紫黑色或黑褐色,取出,干燥。每五味子100kg,用黄酒20kg。 ④蜜五味子
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净五味子,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此外,尚有炒制、蒸制等炮制方法。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醋五味子、酒五味子、蜜五味子,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性质北五味子含木脂素约5%,木脂素类化合物约30种[1-4]:有五味子素(Schizandnn)、五味子醇甲(Schizandrol A)、γ-五味子素(γ-Schizandrin)、五味子乙素(Wuweizisu B)、去氧五味子素(Deoxyschizandrin)、五味子甲素(Wuweizisu A)、五味子醇(Schizandrol)、伪-γ-五味子素(Pseudo-γ-schizandnn)、五味子丙素(Schizndrin C,Wuweizisu C)、五味子醇乙(Schizandrol B)、五味子酯甲(Schisantherin A,)、五味子酯乙(Schisanthenn B)、五味辛(Gomisin)D,E,F,G,H,顺芷酰五味辛H(Tigloylgomisin H)、当归酰五味辛H(Angeloylgomisin H)、苯甲酰五味辛H(Benzoylgomism H)、前五味辛(Pregornisin)、五味辛J、(一)-五味辛Ki、(+)-五味辛K2、K3、(一)-五味辛Li、L2、(±)-五味辛M1、(+)五味辛M2、五味辛N、O、表五味辛O(Epigomism O)、当归酰五味辛P、Q、五味子酯丙(Schisantherin C,Tigloylgomism D)、五味辛R、当归酰五味辛O、当归酰异五味辛O(Angeloyl isogomiisin O)、苯甲酰异五味辛O、五味辛S(1)、T(2)。还含挥发油,油中大部分为萜类成分、尚含少量醛、酮、醇、酸、醋等含氧成分[5]。 其它次要成分有含脂肪油约33%,有机酸9.11%,主要为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琥珀酸[6]。
华中五味子也含多种木脂素,有去氧五味子素、五味子酯甲、乙、丙、丁、戊[1]、d-表加巴辛(d-Epigalbacin)[7],dl-安五脂素(dl-Anwulignan)、襄五脂素(Chicanine)[8]、五味子酮(Schisandrone)(3)[9]、安五酸(Anwuweizic acid)[8]、甘五酸(Ganwuweizic acid)[10],还含五内酯甲、乙、丙、丁(Schisanlactone A、B、C、D、)[11],挥发油中约含65种成分,其中已鉴定的有40种,主成分为罗汉柏烯(Thujopsene)和叩巴萜(Cuparene)[11]。
参考文献
[1]药学学报 1983;23(9):714 。
[2]Chem Pharm Bull 1982;30(9):3207 。
[3]Chem Phyarm Bull 1982;30(9):3202 。
[4]Ch Pharm Bull 1988;36(10):3974 。
[5]药学通报 1988;23(6):338 。
[6]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386 。
[7]植物学报 1982;24(5):451 。
[8]化学学报 1984;42(3):264 。
[9]Planta Med 1985;51(3):217 。
[10]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87;8(5):447 。
[11]有机化学 1987;7(6):469。